06.02 最全面的利潤表分析

最全面的利潤表分析

一、利潤表的格式,利潤表的格式一般有兩種: 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

1、單步式利潤表是將本期發生的所有收入彙集在一起,將本期所有的成本費用匯集在一起,兩者相減,一次計算出本期的淨損益。

2、多步式利潤表是按照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從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三個層次來分步計算、揭示利潤的形成過程。

在我國,企業利潤表一般採用多步式。 多步式利潤表中,企業經營成果的列示層次和計算 過程如下:

第一步: 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費-營業費用 -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 變動淨收益+投資收益

第二步: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第三步: 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三、利潤表的內容 利潤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收益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5、每股收益

四、利潤表分析的目的與思路 利潤表分析的主要目的: 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及時揭示企業經營管理 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報表分析者做出相應的決策。

利潤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增減變動分析

2.結構變動分析

3.財務比率分析

4.重點項目分析 第二節 利潤表的總體分析 一、利潤表各項目的增減變動分析 利潤表各項目的增減變動分析是對企業盈利狀況及 其變化趨勢所進行的總體性分析。

增減變動分析一般採用比較分析法,通過編制比較利潤表來進行橫向分析。 具體有兩種方式:

1、利潤表水平分析

2、利潤表趨勢分析 利潤表水平分析: 是通過編制利潤的水平分析表,將企業利潤表中 各項目的實際數與計劃(預算)數進行比較,說 明企業完成經營計劃(經營預算)的程度;將利 潤表各項目的本期數與上期數進行比較,說明企 業各損益項目增減變動的情況;將本企業利潤表 各項目的實際數與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 說明企業收益在同行業中的水平。 水平分析表的編制可以採用增減變動額(絕對額) 和增減變動百分比(相對數)相結合的方式。

利潤表趨勢分析: 利潤表趨勢分析是通過編制利潤的趨勢分析表,將企業利潤表中各項目連續若干期的實際數進行比較,說明企業各損益項目增減變動的趨勢。 趨勢比較可以採用環比比較,也可以採用定基比較。 二、利潤表各項目的結構變動分析 企業利潤表各項目的結構變動分析是對企業盈利 構成狀況及其變化所進行的總體性分析。 一般採用比較分析法,通過編制共同比利潤表來 進行縱向分析。 具體有三種方式:

1、利潤表垂直分析

2、利潤收支結構分析

3、利潤業務結構分析 利潤表垂直分析: 利潤表垂直分析是通過編制利潤的垂直分析表,將企業利潤表中各項目的實際數與共同的基準項目實際數(一般為營業收入)進行比較,計算各利潤項目佔基準項目的百分比,分析說明企業財務成果的結構及其增減變化的合理程度。 垂直分析表的編制多采用百分比(相對數)的形式,也稱共同比利潤表。 利潤收支結構分析: 利潤收支結構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各項收入、各項支出與利潤的關係,以及不同性質收支與總收入和總支出的關係。 利潤收支結構分析可以通過編制利潤收支結構分析表,計算各收入項目佔總收入的比重和各支出項目佔總支出的比重,分析說明企業收支的水平及其穩定性、必要性、合理性。 利潤業務結構分析: 利潤業務結構反映企業一定時期不同性質利潤之間的關係,比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等。 利潤業務結構分析可以通過編制利潤業務結構分析表,計算不同性質利潤佔利潤總額或淨利潤的比重,分析說明企業構成的合理性及其盈利水平和收益變化狀況。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獲取利潤的 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採用比率分析。 具體包括四方面:

1、資產經營盈利能力的分析

2、資本經營盈利能力的分析

3、商品經營盈利能力的分析

4、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資產經營盈利能力是指企業運用資產所產生利潤 的能力。其衡量的比率主要是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平均額 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資本經營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的所有者通過資本經營 取得利潤的能力。其衡量的比率主要有淨資產收益 率、投資資本收益率等: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所有者權益平均額 投資資本收益率=息前稅後利潤÷投資資本總額 其中: 投資資本總額=所有者權益+有息負債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是相對於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和 資本經營盈利能力而言的。它不考慮企業的籌資 和投資問題,只研究利潤與收入、利潤與成本之 間的比率關係,其衡量的比率主要有營業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其中: 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 +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每股 收益、每股淨資產、每股現金流量、每股股利、 市盈率、市淨率、股利支付率等: 每股收益=淨利潤÷普通股股數 每股淨資產=股東權益÷普通股股數 每股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淨流量÷普通股股數 每股股利=現金股利÷普通股股數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市淨率=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產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第三節 利潤表重點項目的具體分析 一、營業收入分析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 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 的總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收入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

2、收入的質量分析

3、主營業務收入分析

4、其他業務收入分析 收入的確認與計量分析 : (1)收入確認分析,主要是判斷企業相關報表資料中所列 舉的收入,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 重點分析:收入確認時間的合規性;收入確認方法的合理 性;特殊情況下收入確認問題,如商品需要安裝或檢驗時 收入的確認、買主有退貨權時收入的確認等。

(2)收入計量分析,主要是判斷企業採用的計量收入的方 法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並據此評價 報表中收入信息的準確性。 注意: 應關注現金折扣、商業折扣和銷售折讓等計量的準確性。

收入的質量分析 : (1)收入的效益分析:計算總資產週轉率,評價企 業的經營業績 ;計算營業收入增長率,評價企業經 營業績變動的趨勢 ;計算營業利潤率,評價企業營 業活動的獲利水平 ;計算營業現金比率,評價企業 經營活動獲取現金的能力 。

(2)收入變動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分析營業收入 總量變動的基礎上,採用因素分析法具體確認銷售 數量和銷售價格對其影響程度。 主營業務收入的具體分析 :

(1)是否按規定確認主營業務收入的實現,按已 實現的收入入賬,計入當期損益 。

(2)主營業務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及其變化 趨勢 。

(3)收入品種的構成。

(4)市場佔有情況 。

(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及其變化態勢。

(6)本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同行業相同業務收 入比較及與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比較。

(7)收入的抵銷項目情況。 其他業務收入的具體分析 : 企業的其他業務收入不是企業的主要經營範圍的 收入,其比重較小,不是企業經常性的利潤來 源,通常不作為分析重點。但如果企業其他業務 收入增長速度較快,其比重逐年增加,則應考察 企業經營戰略是否改變。另外,在進行共同比利 潤表分析時,如果發現企業其他業務收入有異動 現象,則應作為重點加以分析。

二、成本費用分析 成本費用是利潤表中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等項目的統稱。 成本費用分析主要包括兩方面: 1、營業成本分析 2、期間費用分析 營業成本分析: (1)產品銷售成本變動分析:對企業全部產品銷售成本的 本年實際情況與上年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從產品類別角度 找出各類產品或各主要產品銷售成本升降的幅度,以及對 全部銷售成本影響的程度。 (2)主要產品生產成本降低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依據因素分析原理,按照產品產量→品種結構→單位成本 的因素替代順序進行成本降低目標完成分析。 (3)主要產品單位成本項目分析: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和製造費用各項目變動的影響因素。 注意: 主營業務成本率指標的變化;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方法的影響。 在製造成本法下,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由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項目構成,各項目 的變動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 (1)直接材料項目。直接材料成本受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單 價兩個基本因素的影響。 (2)直接人工項目。在計時工資制度下,直接人工成本主 要受產品單位工時消耗和小時工資率兩個因素的影響。 (3)製造費用項目。單位產品成本中製造費用項目一般受 產品單位工時消耗(或其他消耗標準)和小時製造費用(或 其他分配率標準)兩個因素的影響。 期間費用分析: 企業的期間費用包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 用。期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並在利潤表 中分別項目列示。期間費用對利潤水平有著直接的 影響,分析時可以採用水平分析法和垂直分析法。 運用水平分析法可將各費用項目的實際數與上期數 或預算數進行對比,來揭示各費用項目的變動情況 及產生變化的原因;運用垂直分析法可將各費用項 目佔費用總額的比重進行對比,來揭示各費用項目 的構成變化及其變化是否合理。 三、利潤分析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利潤是指 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 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

損失等。在企業利潤表中,利潤項目包括營業利 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等項目。 通過利潤表中利潤各項目的分析,可以瞭解企業 利潤形成的過程、利潤增減的原因、利潤變動的 趨勢及利潤質量的高低。 利潤增減變動分析: 分析構成利潤各項目的變動對利潤總額的影響。 將企業利潤指標與同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等進行 比較。 將主營業務收入與企業利潤結合起來分析。 從企業利潤增長率的發展趨勢,分析企業的經營 成長性。 分析時,應注意利潤總額或淨利潤中營業利潤與 非營業利潤的比重。 主營業務利潤的影響因素分析: 主要運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銷售毛利增減變動的影 響因素:

(1)銷售數量變動對銷售毛利的影響

(2)品種結構變動對銷售毛利的影響

(3)銷售價格變動對銷售毛利的影響

(4)銷售成本變動對銷售毛利的影響 每股收益變動分析: 每股收益指標的變動是多個相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運用因素分析法原理來分析各因素對每股收益的影響,從而揭示每股收益變動的具體原因。

四、特殊項目分析 主要包括:

1.非常項目

2.特殊與偶發項目

3.中止經營

4.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

5.報告期內所得稅分攤

第四節 非常因素對利潤的影響分析 一、表外利潤項目的分析 企業在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告批准報 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 以及本年度發生的以前年度重大會計差錯的調整 也包括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中。對於以前年 度損益調整後,計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項 目。這些項目儘管不要求企業在利潤表中加以反 映,但最終會影響企業未分配利潤的項目。對於 財務報告分析者來說,應對這些內容給予一定的 重視。 二、企業利潤操縱的分析

利潤操縱的手段:

1、利用選擇會計政策來調控利潤

2、利用盈餘管理的手段來調控利潤

3、利用關聯方交易來調控利潤

利潤粉飾的方式:

1、利潤最大化

2、利潤最小化

3、利潤均衡化 利潤粉飾的識別

三、企業利潤質量惡化的特徵分析 企業利潤質量惡化的表現為: 企業擴張的速度過快 成本費用的下降異常 企業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 應收賬款規模不正常的擴大 存貨週轉過於緩慢 應付賬款規模的增大 利潤中的非主營業務利潤比重偏大 計提各種準備的比例過低 利潤分配不採用現金股利的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