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平時成績很好但考不上一本,選擇復讀還是讀二本?

詩和遠方勝苟且


我當過很多年班主任,也確實遇到過不少這類的情況。我的看法是要結合多種因素來考慮,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選擇。

首先,我們要看這個學生高考沒有發揮好,是什麼原因。

如果是因為身體生病或突發事件(比如遇到親人過世或自己遭遇小車禍)等,那就應該選擇復讀。這種原因常常是客觀的,學生情緒受到影響而發揮失常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成年人遇到這些事情,尚且難以控制情緒,何況是不諳世事、沒什麼經歷的高中學生?這樣的學生,復讀一年考上本一甚至更好的大學的成功幾率非常高,因為他原來成績不錯,有著非常好的基礎,一般復讀一年會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是因為這個學生過度焦慮而影響發揮,那就不要復讀了,還是選擇一個可以接受的學校和專業吧。因為這樣的學生,往往是心理素質較差,遇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各種擔心焦慮。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明明成績不錯,可就是不自信,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想得特別多。儘管老師們各種開解和勸導,可就是很難解除她的不自信,她就是做不到心無旁騖,分不清主次輕重。這樣的孩子即便復讀,可能還會失敗,因為這是性格缺陷造成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改變性格,再復讀恐怕成功的幾率也不大。

其次,要看這個學生的成績,如果高考分數距離本一線較多,那就不要復讀了,因為畢竟復讀一年也不敢確定準能提高分數。如果高考分數距離本一線很少,那還是復讀一年吧,這種情況成功的幾率往往較高,不試一試,可能會後悔。畢竟,一個人的初始學歷高一點還是要佔優勢的。比如,某中學招聘老師,要求初始學歷必須是本一,初始學歷是本二後來上了研究生的也不要。從現實的角度看,學歷高總是要好一點的,能有機會還是去爭取一下吧。

最後,還要看這個考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和所在的地區。如果家裡不差錢,那就復讀一年,大不了還是這樣的結果。如果家庭條件差,那就上個本二,儘快就業減輕家裡的負擔。還有不同地區的考生,有的可能面臨不同高考模式交接的時候,如果復讀和自己原來的考試模式不同,可能會有影響,這也應該考慮一下。

總之,別管復讀還是上本二,都有道理,這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考慮。不過,一旦做出了選擇,就不要再彷徨不定了,只要自己肯努力,哪條路也可以走成陽光大道。


道道快談


在我看來,如果孩子平時確實學習很好,只是這兩天的考場上沒有發揮好的話,絕對選擇復讀。

不過,家長和孩子一定要溝通好,特別是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有可能明年考的還不如今年!!!


我在前幾天的一個問答中說過,我有個同學,當年復讀了四年,最後才考試成功的。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她們一家很不容易,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啊!沒去參加高考的同學,孩子都滿街跑了,而她卻在拼搏在高考的路上。

不過,好在她最後成功了。


如果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好,那麼,復讀一年之後,不只是能考上一本,而且是完全有可能考上985、211這樣的一本大學。

如此,復讀之後,入校的起點便高了許多,對繼續深造也非常有利。


我的決定就是:

選擇復讀,拒讀二本。


一介書生945


我個人覺得復讀的學生高考時的壓力比應屆生大得多,雖然也有成功的先列但畢竟是少,絕大多數都考得還及不上從前的分所以希望你還是和家人好好商量慎重選擇,二本也有好的專業而且還有考研另一次投胎的機會,命中註定的東西別過分去強求,當然努力是先決條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次的失手未必不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徐蓉芳1


那就說明你不是考試型選手。就算是一直復讀也還是跨不去。如果二本是比較好的院校,當然可以選擇考慮。從大的方面來說,你覺得復讀是在把自己變得更好,一定會考上。但是在明知自己不是考試型選手的同時,還這樣做的話就是浪費青春,浪費時間。這是我的看法,畢竟上了大學之後和高中的知識相連的並不是很緊,而大學是完全開拓你自己的一片天。


偶的碗裡只有甜


關鍵在於個人,如果是我,我說的是我,不會選擇復讀,復讀證明我只有一條出路,就是讀書考個好大學!讀二本,選自己喜歡的專業,就有很多的選擇了,努力刻苦,讀哪所大學都是一樣,一樣能有未來!當然如果你覺得這會是你的遺憾,那建議復讀,留個青春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