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在學校吃過什麼菜?

似一枚有趣的靈魂


好奇心食堂,滿足你的好奇心

食堂菜,被稱為中國第九大菜系。

因為他們不停地挑戰新的菜式,取材之豐富,味道之好(nan)吃(chi),不斷挑戰著學生黨們的味蕾。

那麼除了辣椒炒月餅、橘子炒肉之外,最近食堂菜系又更新了哪些菜譜呢?

堂妹就來為大家盤點下。

萵筍炒熊貓

熊貓?熊貓?確定吃熊貓不會犯法麼?

食堂阿姨真的好可愛,不知道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熊貓能不能下得去口!

絲瓜炒油條

炒油條?早上剩下來的麼?不過賣相看著好像不錯的說。


藍瘦香菇

藍瘦香菇這個詞火了很久了,但是。。。。居然能做成菜,堂妹著實佩服。

一品葫蘆雞

這是雞?堂妹難不成對雞的樣子有什麼誤解嘛?

哈密瓜年糕牛肉粒

好想知道這道菜是神馬味道,好奇ing。


糖醋油條


這個感覺又一次刷新了堂妹對於食堂菜的認識。

有人說,沒有吃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說實話,如果真的食堂出了這些菜,還是會有那麼一丟丟想要去吃的想法呢。


好奇心食堂


記得初中的時候我們是住校的,家裡到學校要走一個小時吧,每個星期天下午就是準備去上學,背上兩碗米,還有一瓶辣椒醬,開始一個星期的學習,米和辣椒醬是我們一個星期的伙食,走起路來整個書包裡發出的是瓶子與飯盒的碰撞聲,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它們比寶更珍貴,一個罐頭瓶子有的背三年都不會壞,那時候什麼都是自己帶。

辣椒醬是我們住校生一個星期的菜,也只有辣椒醬能放一個星期,它不會壞,在我們那裡,只要有家裡有孩子上學的每家都要存放兩大罈子辣椒醬,每個星期天就會在家裡把辣椒醬用油做好,用一個玻璃罐頭瓶子裝好,家裡條件有限,好好一點的辣椒醬裡面會放些豆子,因為是大寢室,床前面有一張桌子,一到吃飯的時候都拿出自己的辣椒醬放在桌子上一排,誰的好吃可就要先完了,雖然是一瓶辣椒醬,相互都會叫上一句吃我的吧,嘗一下我的吧,不過話雖這樣說,心裡還是在想省著點吧,要是大家都是吃我的沒有了,她們不給我吃怎麼辦😁😁在我們那裡初中三年就得吃三年的辣椒醬,沒有別的菜,沒有什麼營養不良,該長的還是長了。不過辣醬油在我們這裡永遠都不會過時,也是一道家鄉特色。

沒有做熟的辣椒醬

做熟加肉的辣椒醬

辣椒醬拌飯


農人2姐


說到這個可多了,從我小學開始呢!學校離家四公里路,小時候艱苦,來回都走路,走了七個年頭,所以每天中午不能回家吃飯,早上帶去中午吃,菜通常是梅菜,酸菜之類,沒什麼變化,到了中學了,離家更遠,15公里,一個禮拜只能回一次家那種,飯是集體蒸飯不多說,菜也是天天酸菜,酸豆角,家裡帶去的,用以前裝豆腐乳的玻璃罐裝,一吃又是一個星期,家裡窮,每個禮拜只有三塊錢零花,怎麼用呢?學校小店有賣菜,兩毛到五毛一勺,雞翅尖五毛一個,豆芽或者其他素菜湯勺兩毛一勺,想吃時就給自己加幾毛錢菜,想要更好的沒有了,中學三年就這樣過,後面讀技校了,06年那會,也是第一次踏入所謂大城市-韶關,確實,城裡的生活跟我們鄉下不一樣,隨之我的生活也相對好一點了,學校飯堂吃飯刷卡,兩塊多錢一餐,兩葷一素,刷卡,那時我有三百一月生活費,好高興,什麼青菜,白菜,雞肉,豬肉啊!雞腿啊,好多好多好吃的,不過肯定要加錢啦!我基本都是吃標準餐,偶爾貪吃一次,畢竟沒多少錢一個月!不知道有沒有跟我類似情況的朋友啊!


山卡拉小徐


吃過一次大白蘿蔔燉肉

那天從食堂打了菜,只見清湯中漂著幾片大肥肉,上面油花花的,那時不容易吃上肉,看著都讒的。一吃果然好吃,不光是大肥肉好吃,白蘿蔔裡滲進了肉味也特別香,從來沒覺得蘿蔔這麼香過。

平時我吃一個白饅頭,那天我就著菜吃完了饅頭,又買了一饅頭泡進肉湯裡,吃了個底朝天。因為好吃,吃得太多了,節省了晚飯。

那個時候,節省了一頓飯,手頭就寬裕些了。


柳絮兒生活談


四季微笑888

剛剛

我們家在縣城,所以上學時屬於走讀生,不可以住校。如同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裡所言: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想進來。住校的羨慕我們走讀的,可以回家吃媽媽燒的飯,而我卻無比羨慕吃食堂的人,就覺得食堂飯無比好吃,每次放學,有住讀生抬著裝菜湯的大桶走過去,香味迎面撲來,觸動我的味蕾,滿口生津。初二時,我媽被我說動讓我中午在食堂吃一頓,我興奮的一夜沒睡好,第二天一早我不要媽媽叫我,自己帶著媽媽幫我準備好的飯盒很快樂的上學,到中午時和住校的同學跑著去食堂吃飯,猶記得那天吃的是食堂自己炸的肉圓,每人4個,菜湯隨便喝,肉圓我吃了2個,味道真好,想著離下午上課的時間還早,我又跑回家把剩下的肉圓帶給姐姐妹妹吃,我媽感動的很,狠狠地誇我,還偷偷給我零花錢。好像就在食堂吃了一個月,母親怕我營養跟不上,讓我回家吃,當時還有些遺憾呢!往事如風,想起過往的種種,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四季微笑888


為此我媽以前經常抱怨我爺爺奶奶為啥不在我爸小的時候教他學做菜。所以她說:為了不讓以後你老婆來抱怨我,你要給我好好學做菜。於是我開始了學做菜之旅。

相信大多數人一開始學做菜都是從雞蛋開始的吧,一切圍繞著雞蛋。像西紅柿炒雞蛋啊,西紅柿蛋湯,青椒雞蛋等等等。我也開始了和雞蛋打交道的日子。

關於雞蛋得一系列菜不愧是初學者必學的,我很快就會了一大堆關於雞蛋的菜。

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糖醋排骨,所以我從雞蛋轉移到如何做糖醋排骨的戰場上。當然總不能天天買排骨給我練手啊,所以只能先掌握糖醋排骨的做法。

終於在一次家庭聚會中我的第一嘗試做糖醋排骨的機會來了。因為親戚太多,我媽忙不過來於是我就負責打下手。到了排骨的時候我堅決搶著做。

當時我先把切好的排骨放入裝滿冷水的湯鍋煮。大概6~7分熟的樣子,把它們撈出來,先把它們放置一會讓表面的湯水淋走。

之後放入早已準備好的油鍋。油鍋中有早已融化的冰糖。此時只能用小火,因為大火容易讓菜糊了。

等到排骨都均勻的塗滿糖衣,倒入生抽,料酒和醋,然後就開始慢慢的翻炒它們,讓它們充分上色。

最會倒入熱水沒過排骨,開始大火煮,煮到湯汁快吸收完的時候放入少許鹽。

等待湯汁吸收完。盛放進餐盤。還記得當時得排骨端上桌子後,很快就被消滅一空。所以我也沒嘗過,但是吃過的親戚都說還不錯。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做過的最好吃的一道菜,因為第一次嘗試以及親戚的肯定,所以即使我沒有嘗過我也始終認為它是我做過最好吃的一道菜。


窈窕淑女人人好逑


在學校吃過好多菜呀。上初中,高中,大學都是寄宿制學校。食堂裡的飯都還挺好吃的。在上初中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吃食堂的炸雞排,蛋炒米飯。在我們初中,每天去的早的話,食堂的雞排都特別的大。然後食堂的阿姨就會給我們挑一些個頭大的,先賣給我。蛋炒飯的話,胡蘿蔔比較多。還有一些香腸丁。反正做出來的炒飯味道特別好。

在高中,我比較喜歡吃我們食堂早起做的羊湯。然後再買一張大餅,早起就是羊湯大餅特別好。然後中午就是一些家常炒菜和米飯,饅頭之類的東西。晚上比較喜歡喝點兒粥,吃點兒包子,餃子。

在大學吃的種類就比較多了,因為大學食堂裡面的小吃特別多。吃的最多的就是烤肉拌飯和脆皮雞。將烤肉胡蘿蔔絲黃瓜絲,加入一些調味料,番茄醬,沙拉醬,然後放在米飯裡邊兒。將成為一道美味的烤肉拌飯。脆皮雞也一樣,就是把烤肉換成脆皮雞。脆皮雞

吃起來相當油膩一點兒。

這就是我在學校吃的比較多的飯菜。








阿楠vlog


我們當時唸書的時候是2000年左右的時候,家裡又不是很有錢的那種,80後的廣大小夥伴們基本上都吃過辣條夾饅頭吧,哈哈。至於食堂的菜嘛,實在是說不出口,因為每星期就兩塊錢的零花錢,能幹什麼呢?

食堂當時還是從家裡交麥子換糧票,然後去食堂吃飯,哪有現在直接辦卡交錢那麼舒服?

記得有一次晚自習下課,去食堂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吃的,遇到我認識的阿姨,給我們做了幾個韭菜盒子,應該就是我記憶力最好吃的了。

小夥伴們有相同經歷的給個贊,哈哈


機哥解說


畢業好多年了,看到這個問題,又讓我回憶了好多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學校食堂,每逢下課去吃飯都是人山人海,排著長隊在那打飯。大鍋菜味道都差不多,要說最好吃的一道菜,我想了一會,想起了一道——幹炸蘑菇。

這應該是我學生時代留下印象比較深的菜品了。雖然現在味道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卻能想起一個宿舍在一塊搶食吃的美好回憶。就記得買回一份幹炸蘑菇,沒吃兩塊,就見底了。所以實在是想不起是嘛味道了。哈哈

下面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追憶一下逝去的時光。

食材:平菇、麵粉、澱粉

配料:花椒粉、食鹽、雞蛋、椒鹽

做法:

1.將平菇摘洗乾淨,用手撕成小塊,鍋中添水水開將平菇下鍋焯水。

2.將平菇控水撈出,用手攥淨水分放到碗裡備用。攥得越幹越好

3.另取一個雞蛋,加入適量食鹽打撒,加入麵粉和澱粉,比例1:2。然後攪拌成拉絲狀態。

4.在盛平菇的碗中,加入適量花椒粉、食鹽、椒鹽,攪拌均勻醃製五分鐘。

5.平菇醃製好了之後,將品谷放入麵糊中,攪拌均勻,是每一塊平菇都能均勻的裹上蛋糊。

6.起鍋燒油,加入寬油,油溫六成,下入沾滿蛋糊的平菇,中火炸制定型即可撈出。

7.全部炸完之後,轉大火,將油溫燒至冒煙,將平菇下鍋復炸一次。炸制兩面金黃,即可控油撈出

關注譚家小廚,每天分享一道廚房小白都能做的家常菜,傳遞做飯的快樂!


譚小廚子


應該是高中的時候,吃的最好的一道菜,其實不應該是菜,就是我現在做的快餐高唐老豆腐

在我們高唐吃早餐,一般都喜歡高唐老豆腐,這是我們本地的一款名吃

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實惠,我上高中大約2000面左右,又是住校

家裡錢又不是太多,基本上早餐都是高唐老豆腐,那時候五毛錢一碗,那時候錢很實,幾毛錢都能買到好東西

物價漲了歸漲了,但是高唐老豆腐,在縣城的價格是一塊五或者兩塊

在外地價格都是兩三塊,有的地方都四塊了

在學校裡,最好的陪伴就是高唐老豆腐和一個或者兩個燒餅,搭配豆漿,高中的生活就是這樣過來的

沒想到十幾年後,我竟然做起了,長期陪伴我的早餐,高唐老豆腐

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高唐名吃老豆腐"經常更新我們店裡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