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原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司令部司令員邱錦才的革命歲月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面對敵頑的反共手段,他帶領家鄉人民開展保田鬥爭,在武裝鬥爭中成長為“虎膽英雄”;

  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帶領隊伍經略閩西南,有力地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作戰;

  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他發揚戰爭年代的工作作風,為家鄉的建設發展努力奮鬥,建言獻策;

  他就是龍巖人民的好兒子,紅土地上的好乾部———邱錦才。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在敵頑反共風暴中成長

1919年12月,邱錦才出生於龍巖縣(今新羅區)南城隔後村。就讀小學期間,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生活拮据,邱錦才不得不輟學去藥房當了學徒,後因不忿資本家的盤剝怒而回家,靠幫人挑擔維持家庭生計。1938年6月,邱錦才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村支部書記。次年,邱錦才出任東陳區總支書記,領導隔後、蘇溪、後門前、新陂、後盂五個村的支部,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鬥爭。

1938年,閩西、閩粵邊、閩贛邊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北上抗日,這是閩西黨組織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根據中央指示作出的部署。然而,閩西的國民黨頑固派則認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北上,正是消滅閩西共產黨的最好時機。於是,一場收租奪田的鬧劇,在國民黨地方當局的策劃下上演了。為了挫敗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保衛土地革命成果,1939年夏至1940年底,邱錦才在龍巖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率總支與農會積極參與保田鬥爭。抗租保田,邱錦才從群眾切身利益,拒交地租入手,進行宣傳發動,以“說理、避拖、嚇唬、打擊”的形式組織農民進行抗爭;拒辦農場,邱錦才東奔西走發動群眾聲援,而後親自參加遊行,憤怒聲討,反對政府沒收農民飯碗田,並主持和參加封鎖龍巖、斷絕城裡一切供應的抗議行動;抗交軍糧,邱錦才發動群眾向東陳區公所請願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在此期間,邱錦才在實際鬥爭中越來越成熟,從敢於鬥爭到善於鬥爭,為後來領導閩西進行武裝鬥爭奠定了基礎。

收租奪田失利,閩西國民黨頑固派並沒有偃旗息鼓,相反,反共事件層出不窮。隨著1942年1月“閩西事變”的爆發,國民黨頑固派徹底撕下了最後的偽裝,9月,他們殺害了中共閩西特委書記王濤並將其頭顱拿到龍巖縣城示眾。龍巖,白色恐怖籠罩,基層黨組織迭遭破壞。身處閩西反共風暴中心的邱錦才處變不驚,先後擔任東城區委委員、書記、特派員,他深入基點村,宣傳發動群眾,開展黨的工作。閩西特委駐在東城區新寮、可坑村一帶的山上期間,邱錦才不僅自己要住山寮隱蔽,夜晚還要潛回城區聯絡接頭戶供應特委的糧菜和生活用品。1943年6月,根據上級指示,邱錦才奉命到武平武東區任特派員,進行隱蔽生產,重操挑腳伕生涯,在險惡的環境中,邱錦才一度失去與閩西特委的聯繫。

1944年5月,邱錦才從武平返回龍巖尋找組織,未遇,不得已在萬安梅村堂兄處挑擔謀生並等待上級來人聯繫。7月2日,邱錦才不幸在溪口鎮被捕,一開始他自稱林玉成,來萬安挑擔維生。不料溪口鎮長是西橋人,認得邱錦才,邱錦才只得另編一套口供,說是“閩西事變”後自己脫離共產黨到廣東做生意去了。為麻痺敵人,他說出了幾個共產黨員的名字,有已經公開身份活動的,也有早已叛變、脫黨的,這並未對革命造成損失。在將被押往龍巖縣城前一天的深夜,邱錦才在獄友的幫助下成功越獄。逃脫後,邱錦才藏身於天馬山的石洞裡,儘管有的時候好幾天吃不上東西,但他常於夜間到村裡向群眾宣傳革命,白天則潛伏在石洞裡。閩西黨組織恢復武裝鬥爭後,特委書記林映雪派人尋找到邱錦才。邱錦才向閩粵邊委領導人魏金水報告了幾年來隱蔽生產和在溪口被捕脫險的經過,地下黨嚴格察看了邱錦才被捕後他所聯繫的組織接頭戶,發現均未受到任何破壞,遂於1944年12月委任他為王濤支隊短槍班長。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王濤支隊的一名虎將

1945年4月,敵福建省保三團主力重機槍連進駐上杭縣豐稔市天后宮,妄圖“清剿”劉永生率領的王濤支隊。對此,劉永生等人決定先發制人地殲滅性打擊這股頑軍。經多方偵察及認真分析敵情後,王濤支隊決定利用圩日奇襲頑敵。農曆三月初二,豐稔圩日。王濤支隊於凌晨3時開飯,飯後向豐稔墟挺進。抵達黃沙埔時,大隊人馬暫時隱蔽於附近山上,由熊克庭和曾祥年前去完成最後一次偵察。待二人回來彙報情況後,劉永生下達了行動命令。根據部署,由突擊隊先行入墟突襲天后宮,突擊隊隊長正是邱錦才。邱錦才將突擊隊分成三組,一組扮成樵夫,二組扮成香客和家禽販子,三組則扮成先生、賬房乃至公務員模樣的各色人,混入趕集的人群中。作樵夫打扮的邱錦才、陳水錦、李苟五三人走在前列,徑直向天後宮大門走去。到得門前,三人裝作歇息,放下擔子擦汗,敵哨兵當即前來驅趕。邱錦才裝聾作啞,並裝作怕被哨兵搶走身上錢財似的按了一下褲頭,這一按,褲頭上滑落了兩塊銀元,哨兵眼一定,當即彎腰去搶。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砰、砰”槍響,邱錦才等人趁著哨兵彎腰的瞬間立即發難,哨兵應聲而倒。“衝!”隨著邱錦才一聲令下,陳水錦和李苟五緊跟邱錦才衝入天后宮前殿,二組、三組的突擊隊員們緊跟著衝入。解決了前殿的敵人後,突擊隊向敵重機槍連駐著的後堂殺奔而去。敵連長王汝橋指揮重機槍瘋狂向外射擊,在過道死角隱蔽指揮的邱錦才抬手又是一槍,準確命中敵機槍手。王汝橋見狀向機槍奔去,被眼疾手快的突擊隊員當場擊斃。戰鬥隨著李苟五向右廂房扔進一顆手榴彈,陳水錦待爆炸過後跟進一通掃射後宣告結束。王濤支隊以零傷亡拿下天后宮,消滅敵軍一個連,繳獲3挺重機槍、20多支步槍、8支短槍,1萬餘發子彈、手榴彈及一大批其它軍用物資。

重機槍連的覆滅,讓閩粵贛三省邊區第一聯防指揮部指揮官陳餘珊目瞪口呆,氣急敗壞的他帶著保三團從龍巖一路趕到豐稔,意圖追擊王濤支隊。劉永生和支隊領導決定利用保三團出擊造成龍巖防務空虛的機會,除留下一個分隊在杭武蕉梅邊活動外,支隊主力兵發龍巖。

農曆三月十九日午夜,王濤支隊100多人在劉永生的帶領下冒著綿綿陰雨,隱蔽到白土鎮(今新羅區東肖鎮)肖坑村的田螺形山上。為隱藏行蹤,劉永生制定了各項嚴格規定,但還是被肖坑的反動保長髮現而向第六(龍巖)專員公署告密。於是,專署自衛大隊長章湯銘便下令駐守在南洋壩的自衛隊和白土鎮、紫崗鄉等警備隊共200餘人於5月1日連夜向肖坑進發並控制山頭,約定黎明前在田螺形合圍王濤支隊。

5月2日拂曉,王濤支隊由磚瓦窯住地回到田螺形山下坑口裡的一塊旱地集合。而此時,曾任龍巖縣委軍事部長,後叛變投敵成了白土鎮反共自衛隊隊長的吳文富也帶著號稱“十八羅漢”的白土警備隊尾隨而至,這是一支多由叛徒、兵痞、惡棍及地頭蛇等組成的反動武裝。在路口警戒的是兩名穿著從豐稔戰鬥中繳獲的國民黨軍服的新戰士,因為雙方都誤認為對方是自己人,“十八羅漢”通過了警戒哨,魚貫而入。但劉永生還是迅速判明情況,立即示意邱錦才帶著短槍班埋伏于山坑兩邊的田埂上佈下口袋陣,教導隊等其餘各班散開準備登山。當“十八羅漢”進入口袋後,隨著劉永生的一聲“站住”,短槍班十多條槍齊齊對準了來敵。最終,“十八羅漢”除一人逃脫外,17人皆被生擒。經審訊,除5名被迫參加的農民被釋放,餘者因罪大惡極被就地處決。“十八羅漢”被殲滅了,但是田螺形山頂卻早已被專署自衛隊等敵人佔領,且正向王濤支隊四路合圍而來。天已放亮,劉永生當機立斷,命令教導隊的兩個班率先搶登山頂,短槍班隨後跟上。戰鬥在田螺形山打響,在重機槍的掩護下,教導隊與短槍班的戰士們奮勇與頑敵拼殺,在擊斃了敵機槍手後,戰局迅速扭轉,邱錦才見狀,立即高喊“衝啊”並奮力躍起,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追擊。戰後統計,王濤支隊共斃敵13人,俘虜23人。繳獲長短槍33支,衝鋒槍1挺,繼奇襲豐稔天后宮後再次取得反頑自衛戰的勝利。

自參加王濤支隊首戰殲滅永定湯湖民團和合溪自衛隊以來,邱錦才漸漸成長為王濤支隊的一員得力戰將,敵人對他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田螺形戰鬥後,敵人從叛徒口中得知邱錦才母親郭金菊的情報後,將郭金菊捉走嚴刑拷打併殘酷活埋。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支持自己的母親犧牲了,邱錦才將悲痛化作更大的力量。調任王濤支隊第二大隊政委後,第二大隊襲擊了龍巖縣城,使國民黨廣州行營代表在北平軍調部面前不得不承認閩西、龍巖還有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存在。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經略閩西南,在家鄉父老的歡迎中凱旋

抗日戰爭勝利了,國民黨卻又於1946年6月26日發動了全面內戰。為響應中共中央指示,配合解放戰爭正面戰場,發展敵後公開游擊戰爭,閩粵贛邊區工委先粵東後閩西南的武裝鬥爭方針,於1947年5月中旬成立粵東支隊。8月20日,閩西地委在永定金豐大山萬里石成立了閩西支隊,支隊長藍漢華,政委林映雪,邱錦才任支隊副政委。

閩西支隊成立後,連續在永定堂堡、湖雷一帶消滅了一批鄉、保武裝,後又在龍巖大池大和坑伏擊駐大池的縣自衛隊巡邏班,再轉戰小池摧毀敵炮樓一座,連續行動在壯大隊伍,加強武器裝備的同時,更是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在短期休整後,閩西支隊將新的作戰目標定在永定陳東坑。10月16日,陳東坑圩天,藍漢華和邱錦才率領12名戰士化裝成趕圩群眾,分成4個戰鬥小組,混在群眾中潛入陳東坑圩場,盯住各自的目標後,突擊戰士們突然發起襲擊,一舉擊斃了號稱永定“反共老虎”之一的便衣隊長蘇煌輝和鄉警等7人,繳獲駁殼槍2支,長短槍數支,子彈數百發。爾後,閩西支隊又連續出擊,摧毀了永定許家山、李家畲、湖雷,龍巖黃畲等地的鄉公所及一批地方武裝,鎮壓了一批地方反動分子。年底閩西支隊在永定七里溪山頂進行整訓。1948年2月,整訓完成的閩西支隊出擊平和大蘆溪鄉公所,繳獲長短槍40多支,子彈4000多發及大批物資,鎮壓罪大惡極的鄉長和兩名鄉隊副;3月,攻打九象鄉公所,斃敵2名,俘敵鄉長、鄉隊副以下20多人,繳槍20多支,子彈600多發;4月起,挺進杭永巖邊開展遊擊活動,牽制國民黨對粵東支隊的“十字掃蕩”,配合了粵東支隊的反“清剿”鬥爭,並鞏固了原來老區,進一步發展了新區;秋,閩西支隊回師永定,9月,永和埔獨立大隊、永和游擊隊併入閩西支隊,藍漢華任支隊長,範元輝任政委,邱錦才任副政委;11月,整訓後的閩西支隊在湖雷、大埔長龍崗、平和九象、大埔廣陵四戰四捷,極大地鼓舞了群眾鬥爭情緒。至年底,閩西支隊發展至650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成立的同時,閩西支隊改編為邊縱第七支隊,邱錦才仍為副政委。改編不久,七支隊便於1949年2月兵出平和象湖山,邱錦才與司令員藍漢華一起指揮戰鬥,第三次攻克象湖山炮樓,共斃傷敵30餘人,俘敵10餘名,繳機槍2挺,長短槍30餘支。而後再戰坎市,斃敵軍事科長,俘坎市鎮長,使巖、永控制區連成一片……

在廣泛開展武裝鬥爭的同時,第七支隊和閩西地委積極貫徹執行邊區黨委的指示,策動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5月22日,閩西義勇軍臨時行動委員會成立,地方實力派傅柏翠為主任委員,先後擔任國民黨閩西專員的李漢衝、練惕生出任副主任委員,同時成立閩西義勇軍司令部,練惕生兼任司令員,率保四團和上杭、永定、武平、龍巖4縣縣長及其武裝4100餘人通電起義,宣佈閩西脫離國民黨統治,接受共產黨領導,執行人民解放軍的任務,上杭、永定、武平也於當天解放。為了統一和加強閩西、閩南地區人民武裝和起義部隊的作戰指揮,經華南分局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聯合司令部於6月3日成立,以邱錦才為司令員,指揮轄下各部隊相繼解放連城、漳平等地,同時與南竄的胡璉兵團殘部作戰,迎接大軍南下,先後配合南下大軍解放長汀、漳浦、詔安等地。1949年9月1日龍巖解放後,邱錦才率領閩西南聯合司令部所屬精銳部隊入城。龍巖人民熱烈歡迎子弟兵的凱旋。

任你風急雨驟 我心始終向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邱錦才轉入地方工作,先後擔任閩西地委委員、社會部長、福建省第八地委常委、公安處長、檢察分院檢察長、龍巖縣委常委、縣長、龍巖專署副專員等職。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保障人民安定生活,邱錦才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繼續發揚戰爭年代的工作作風,在剿匪、鎮反中,堅決執行上級指示,掃除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閩西的反革命殘餘勢力,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使恢復國民經濟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1981年獲得平反後,先後出任龍巖行署副專員、地委副書記。退居二線後,積極為閩西建設建言獻策。邱錦才不曾忘記在戰爭年代一次又一次幫助他和他的戰友的老區人民,他常說:“飲水思源,當年老區人民提著頭幫我們鬧革命。今天,我們不能忘記了他們的貢獻。”他為閩西老區建設出謀劃策,引進資金項目,鼓勵群眾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艱苦奮鬥,振興經濟,直到2012年走完風風雨雨的一生。

(本報綜合整理)(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