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原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司令部司令员邱锦才的革命岁月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面对敌顽的反共手段,他带领家乡人民开展保田斗争,在武装斗争中成长为“虎胆英雄”;

  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带领队伍经略闽西南,有力地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作战;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发扬战争年代的工作作风,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努力奋斗,建言献策;

  他就是龙岩人民的好儿子,红土地上的好干部———邱锦才。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在敌顽反共风暴中成长

1919年12月,邱锦才出生于龙岩县(今新罗区)南城隔后村。就读小学期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生活拮据,邱锦才不得不辍学去药房当了学徒,后因不忿资本家的盘剥怒而回家,靠帮人挑担维持家庭生计。1938年6月,邱锦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支部书记。次年,邱锦才出任东陈区总支书记,领导隔后、苏溪、后门前、新陂、后盂五个村的支部,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38年,闽西、闽粤边、闽赣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这是闽西党组织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根据中央指示作出的部署。然而,闽西的国民党顽固派则认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正是消灭闽西共产党的最好时机。于是,一场收租夺田的闹剧,在国民党地方当局的策划下上演了。为了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保卫土地革命成果,1939年夏至1940年底,邱锦才在龙岩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率总支与农会积极参与保田斗争。抗租保田,邱锦才从群众切身利益,拒交地租入手,进行宣传发动,以“说理、避拖、吓唬、打击”的形式组织农民进行抗争;拒办农场,邱锦才东奔西走发动群众声援,而后亲自参加游行,愤怒声讨,反对政府没收农民饭碗田,并主持和参加封锁龙岩、断绝城里一切供应的抗议行动;抗交军粮,邱锦才发动群众向东陈区公所请愿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在此期间,邱锦才在实际斗争中越来越成熟,从敢于斗争到善于斗争,为后来领导闽西进行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收租夺田失利,闽西国民党顽固派并没有偃旗息鼓,相反,反共事件层出不穷。随着1942年1月“闽西事变”的爆发,国民党顽固派彻底撕下了最后的伪装,9月,他们杀害了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王涛并将其头颅拿到龙岩县城示众。龙岩,白色恐怖笼罩,基层党组织迭遭破坏。身处闽西反共风暴中心的邱锦才处变不惊,先后担任东城区委委员、书记、特派员,他深入基点村,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党的工作。闽西特委驻在东城区新寮、可坑村一带的山上期间,邱锦才不仅自己要住山寮隐蔽,夜晚还要潜回城区联络接头户供应特委的粮菜和生活用品。1943年6月,根据上级指示,邱锦才奉命到武平武东区任特派员,进行隐蔽生产,重操挑脚夫生涯,在险恶的环境中,邱锦才一度失去与闽西特委的联系。

1944年5月,邱锦才从武平返回龙岩寻找组织,未遇,不得已在万安梅村堂兄处挑担谋生并等待上级来人联系。7月2日,邱锦才不幸在溪口镇被捕,一开始他自称林玉成,来万安挑担维生。不料溪口镇长是西桥人,认得邱锦才,邱锦才只得另编一套口供,说是“闽西事变”后自己脱离共产党到广东做生意去了。为麻痹敌人,他说出了几个共产党员的名字,有已经公开身份活动的,也有早已叛变、脱党的,这并未对革命造成损失。在将被押往龙岩县城前一天的深夜,邱锦才在狱友的帮助下成功越狱。逃脱后,邱锦才藏身于天马山的石洞里,尽管有的时候好几天吃不上东西,但他常于夜间到村里向群众宣传革命,白天则潜伏在石洞里。闽西党组织恢复武装斗争后,特委书记林映雪派人寻找到邱锦才。邱锦才向闽粤边委领导人魏金水报告了几年来隐蔽生产和在溪口被捕脱险的经过,地下党严格察看了邱锦才被捕后他所联系的组织接头户,发现均未受到任何破坏,遂于1944年12月委任他为王涛支队短枪班长。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王涛支队的一名虎将

1945年4月,敌福建省保三团主力重机枪连进驻上杭县丰稔市天后宫,妄图“清剿”刘永生率领的王涛支队。对此,刘永生等人决定先发制人地歼灭性打击这股顽军。经多方侦察及认真分析敌情后,王涛支队决定利用圩日奇袭顽敌。农历三月初二,丰稔圩日。王涛支队于凌晨3时开饭,饭后向丰稔墟挺进。抵达黄沙埔时,大队人马暂时隐蔽于附近山上,由熊克庭和曾祥年前去完成最后一次侦察。待二人回来汇报情况后,刘永生下达了行动命令。根据部署,由突击队先行入墟突袭天后宫,突击队队长正是邱锦才。邱锦才将突击队分成三组,一组扮成樵夫,二组扮成香客和家禽贩子,三组则扮成先生、账房乃至公务员模样的各色人,混入赶集的人群中。作樵夫打扮的邱锦才、陈水锦、李苟五三人走在前列,径直向天后宫大门走去。到得门前,三人装作歇息,放下担子擦汗,敌哨兵当即前来驱赶。邱锦才装聋作哑,并装作怕被哨兵抢走身上钱财似的按了一下裤头,这一按,裤头上滑落了两块银元,哨兵眼一定,当即弯腰去抢。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砰、砰”枪响,邱锦才等人趁着哨兵弯腰的瞬间立即发难,哨兵应声而倒。“冲!”随着邱锦才一声令下,陈水锦和李苟五紧跟邱锦才冲入天后宫前殿,二组、三组的突击队员们紧跟着冲入。解决了前殿的敌人后,突击队向敌重机枪连驻着的后堂杀奔而去。敌连长王汝桥指挥重机枪疯狂向外射击,在过道死角隐蔽指挥的邱锦才抬手又是一枪,准确命中敌机枪手。王汝桥见状向机枪奔去,被眼疾手快的突击队员当场击毙。战斗随着李苟五向右厢房扔进一颗手榴弹,陈水锦待爆炸过后跟进一通扫射后宣告结束。王涛支队以零伤亡拿下天后宫,消灭敌军一个连,缴获3挺重机枪、20多支步枪、8支短枪,1万余发子弹、手榴弹及一大批其它军用物资。

重机枪连的覆灭,让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联防指挥部指挥官陈余珊目瞪口呆,气急败坏的他带着保三团从龙岩一路赶到丰稔,意图追击王涛支队。刘永生和支队领导决定利用保三团出击造成龙岩防务空虚的机会,除留下一个分队在杭武蕉梅边活动外,支队主力兵发龙岩。

农历三月十九日午夜,王涛支队100多人在刘永生的带领下冒着绵绵阴雨,隐蔽到白土镇(今新罗区东肖镇)肖坑村的田螺形山上。为隐藏行踪,刘永生制定了各项严格规定,但还是被肖坑的反动保长发现而向第六(龙岩)专员公署告密。于是,专署自卫大队长章汤铭便下令驻守在南洋坝的自卫队和白土镇、紫岗乡等警备队共200余人于5月1日连夜向肖坑进发并控制山头,约定黎明前在田螺形合围王涛支队。

5月2日拂晓,王涛支队由砖瓦窑住地回到田螺形山下坑口里的一块旱地集合。而此时,曾任龙岩县委军事部长,后叛变投敌成了白土镇反共自卫队队长的吴文富也带着号称“十八罗汉”的白土警备队尾随而至,这是一支多由叛徒、兵痞、恶棍及地头蛇等组成的反动武装。在路口警戒的是两名穿着从丰稔战斗中缴获的国民党军服的新战士,因为双方都误认为对方是自己人,“十八罗汉”通过了警戒哨,鱼贯而入。但刘永生还是迅速判明情况,立即示意邱锦才带着短枪班埋伏于山坑两边的田埂上布下口袋阵,教导队等其余各班散开准备登山。当“十八罗汉”进入口袋后,随着刘永生的一声“站住”,短枪班十多条枪齐齐对准了来敌。最终,“十八罗汉”除一人逃脱外,17人皆被生擒。经审讯,除5名被迫参加的农民被释放,余者因罪大恶极被就地处决。“十八罗汉”被歼灭了,但是田螺形山顶却早已被专署自卫队等敌人占领,且正向王涛支队四路合围而来。天已放亮,刘永生当机立断,命令教导队的两个班率先抢登山顶,短枪班随后跟上。战斗在田螺形山打响,在重机枪的掩护下,教导队与短枪班的战士们奋勇与顽敌拼杀,在击毙了敌机枪手后,战局迅速扭转,邱锦才见状,立即高喊“冲啊”并奋力跃起,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发起追击。战后统计,王涛支队共毙敌13人,俘虏23人。缴获长短枪33支,冲锋枪1挺,继奇袭丰稔天后宫后再次取得反顽自卫战的胜利。

自参加王涛支队首战歼灭永定汤湖民团和合溪自卫队以来,邱锦才渐渐成长为王涛支队的一员得力战将,敌人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田螺形战斗后,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邱锦才母亲郭金菊的情报后,将郭金菊捉走严刑拷打并残酷活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支持自己的母亲牺牲了,邱锦才将悲痛化作更大的力量。调任王涛支队第二大队政委后,第二大队袭击了龙岩县城,使国民党广州行营代表在北平军调部面前不得不承认闽西、龙岩还有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存在。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经略闽西南,在家乡父老的欢迎中凯旋

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却又于1946年6月26日发动了全面内战。为响应中共中央指示,配合解放战争正面战场,发展敌后公开游击战争,闽粤赣边区工委先粤东后闽西南的武装斗争方针,于1947年5月中旬成立粤东支队。8月20日,闽西地委在永定金丰大山万里石成立了闽西支队,支队长蓝汉华,政委林映雪,邱锦才任支队副政委。

闽西支队成立后,连续在永定堂堡、湖雷一带消灭了一批乡、保武装,后又在龙岩大池大和坑伏击驻大池的县自卫队巡逻班,再转战小池摧毁敌炮楼一座,连续行动在壮大队伍,加强武器装备的同时,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短期休整后,闽西支队将新的作战目标定在永定陈东坑。10月16日,陈东坑圩天,蓝汉华和邱锦才率领12名战士化装成赶圩群众,分成4个战斗小组,混在群众中潜入陈东坑圩场,盯住各自的目标后,突击战士们突然发起袭击,一举击毙了号称永定“反共老虎”之一的便衣队长苏煌辉和乡警等7人,缴获驳壳枪2支,长短枪数支,子弹数百发。尔后,闽西支队又连续出击,摧毁了永定许家山、李家畲、湖雷,龙岩黄畲等地的乡公所及一批地方武装,镇压了一批地方反动分子。年底闽西支队在永定七里溪山顶进行整训。1948年2月,整训完成的闽西支队出击平和大芦溪乡公所,缴获长短枪40多支,子弹4000多发及大批物资,镇压罪大恶极的乡长和两名乡队副;3月,攻打九象乡公所,毙敌2名,俘敌乡长、乡队副以下20多人,缴枪20多支,子弹600多发;4月起,挺进杭永岩边开展游击活动,牵制国民党对粤东支队的“十字扫荡”,配合了粤东支队的反“清剿”斗争,并巩固了原来老区,进一步发展了新区;秋,闽西支队回师永定,9月,永和埔独立大队、永和游击队并入闽西支队,蓝汉华任支队长,范元辉任政委,邱锦才任副政委;11月,整训后的闽西支队在湖雷、大埔长龙岗、平和九象、大埔广陵四战四捷,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斗争情绪。至年底,闽西支队发展至650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成立的同时,闽西支队改编为边纵第七支队,邱锦才仍为副政委。改编不久,七支队便于1949年2月兵出平和象湖山,邱锦才与司令员蓝汉华一起指挥战斗,第三次攻克象湖山炮楼,共毙伤敌30余人,俘敌10余名,缴机枪2挺,长短枪30余支。而后再战坎市,毙敌军事科长,俘坎市镇长,使岩、永控制区连成一片……

在广泛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第七支队和闽西地委积极贯彻执行边区党委的指示,策动闽西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5月22日,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地方实力派傅柏翠为主任委员,先后担任国民党闽西专员的李汉冲、练惕生出任副主任委员,同时成立闽西义勇军司令部,练惕生兼任司令员,率保四团和上杭、永定、武平、龙岩4县县长及其武装4100余人通电起义,宣布闽西脱离国民党统治,接受共产党领导,执行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上杭、永定、武平也于当天解放。为了统一和加强闽西、闽南地区人民武装和起义部队的作战指挥,经华南分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于6月3日成立,以邱锦才为司令员,指挥辖下各部队相继解放连城、漳平等地,同时与南窜的胡琏兵团残部作战,迎接大军南下,先后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长汀、漳浦、诏安等地。1949年9月1日龙岩解放后,邱锦才率领闽西南联合司令部所属精锐部队入城。龙岩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凯旋。

任你风急雨骤 我心始终向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邱锦才转入地方工作,先后担任闽西地委委员、社会部长、福建省第八地委常委、公安处长、检察分院检察长、龙岩县委常委、县长、龙岩专署副专员等职。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安定生活,邱锦才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工作作风,在剿匪、镇反中,坚决执行上级指示,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闽西的反革命残余势力,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使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1981年获得平反后,先后出任龙岩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退居二线后,积极为闽西建设建言献策。邱锦才不曾忘记在战争年代一次又一次帮助他和他的战友的老区人民,他常说:“饮水思源,当年老区人民提着头帮我们闹革命。今天,我们不能忘记了他们的贡献。”他为闽西老区建设出谋划策,引进资金项目,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艰苦奋斗,振兴经济,直到2012年走完风风雨雨的一生。

(本报综合整理)(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