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也談引進私立高中

“漢川什麼時候引進私立高中”的帖子在論壇已經掛了一些時日,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對此,我也來說幾句。

競爭產生活力,這句話在很多領域都適用,無數的事實也證明了它的正確性,但也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適用,例如私立高中參與高中教育的競爭,就未必能夠帶來有什麼根本性的作用。

不錯,我國目前有不少私立大學辦得十分紅火,但大學和基礎教育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類教育形式。一個普通的人,在經過大學教育以後,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行事的能力,甚至包括性格都會發生改變,而這些對於他們走向社會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廣大的家長願意投資,也捨得投資。並且,公立大學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這給了私立大學很寬廣的生存空間。

基礎教育則不然。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普九”成效顯著,基本可以滿足廣大學生的求學需求。這就決定了私立學校在基礎教育這一塊的生存空間天生不足。公立的基礎教育太強大了,想與之競爭談何容易!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九十年代大量外來人口湧入發達城市時,那時公立學校對非本地戶口的學生要收取高額的借讀費之類,這促使不少成功人士選擇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那時候能夠抓住機會發展起來,也許就能夠一直走到現在。但這樣的機會稍縱即逝,現在想再出現這樣的機會太難了。

漢川不是沒有來私立高中,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孝感也辦過私立高中,武漢甚至出現過大品牌的私立學校,請退休的著名大學校長負責管理,最後都不了了之。

這與他們的辦學宗旨密切相關。發達國家是有錢人辦教育來回報社會,而我國基本上是一些想有錢的人在辦教育,國民中願意給他們錢賺的人實在是太少。就說漢川吧,有錢人佔總人口的比例肯定很小,而這部分有錢人中,有不少人的孩子成績本來就很好,他們在附近的重點中學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很好的教育,絕對不會花大價錢去私立學校,即使私立學校免費請他去,他也不會去。再說,建一所高中學校週期比較長,需要大量的投入,不是一般的投資者可以承受的。現在想借雞下蛋基本不會有機會,比如租一個地方當教室,請幾個退休老師上課,學校掛牌之日,就是它關門之時。

綜上所述,私立高中在現階段的漢川是沒有生存土壤和空間的,意志堅強者可以試一下,但註定不會有什麼大的成效。關於引進私立高中的提議可以休矣!

也談引進私立高中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