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經過周密的部署後,發動了對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的突然襲擊,在這場突襲中,美國太平洋艦隊遭遇重創,雖然美軍航空母艦因不在港中而倖免於難,但海戰打的是各艦種間的團結與配合,而美軍其他艦隻的大量損失與相關技術人員的傷亡顯然在短時間內也是難以恢復過來的,所以日軍方面在太平洋上逐漸獲得了暫時的優勢,那麼這時問題來了,既然日軍突襲珍珠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且已打草驚蛇了,為何不趁此機會調動主力直接攻打美國本土呢?筆者認為,這還要聯繫當時的局勢來說。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攻佔東南亞才是重頭戲

從日軍在偷襲珍珠港之後的戰略部署來看,我們會發現,在完成了對珍珠港的打擊下,日本聯合艦隊立即西返並參與到了對東南亞的美英軍隊的作戰當中。換句話說,日軍對珍珠港的突襲是服務於其奪取東南亞這一主線的,而在奪取東南亞的過程中,珍珠港的美軍艦隊無疑是一巨大的威脅,所以射人先射馬,珍珠港的美軍也便難逃此劫。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遭偷襲的珍珠港美海軍基地)

但是這時問題又來了,日軍為什麼要執著於奪取東南亞呢?因為戰爭打的無非就是對各種戰略資源的消耗,而日本自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以來,到偷襲珍珠港的前夕,日本所消耗的石油與鐵礦石等資源大多來自於美國、荷屬印尼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因此日本的侵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西方世界的推波助瀾。但是隨著日本侵略的進一步擴大,美英等國也感受到了這樣一種威脅,於是開始對日本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經濟制裁(包括石油禁運等),日本顯然也感受到了來自於英美的這樣一種“惡意”,於是在見底的石油等能源儲備的刺激下,日本撕下和平貿易的面具,並悍然出兵東南亞以奪取石油和鐵礦也就不足為奇了。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作戰風險的預估

當然了,如果說當時日軍大本營中,沒有人提出類似咱們的問題這種設想也是不盡然的。可是日軍中雖為戰爭衝昏頭腦者甚多,但冷靜者亦有之。因為如果要繼續進攻美國本土,除往返的燃油與彈藥補給等難以估測外,美國本土海岸地帶的相關軍事設施與駐軍等具體情況也尚未摸清(公平地說,日軍每打一場大仗,戰前的情報工作一般做的都是很到位的,即不打無準備之仗),所以貿然的再進攻,無異於是一場拼上全部身家的豪賭,而日本恰是賭不起的。所以在穩健派的建議下,聯合艦隊的西返也便在意料當中。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日本聯合艦隊)

中途島海戰打破其東進夢想

也就在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後不久,日軍大本營隨即派遣數支小規模作戰部隊奪取了美國阿拉斯加州所屬的阿留申群島(及美國太平洋上其他的一些島嶼),日軍此舉讓美方大為驚恐,因為阿拉斯加州不僅因遠離美國本土燈原因缺少駐軍,而且礦產資源等相對較為豐富。如果為日軍奪取後果將不堪設想。但是所幸的是,日軍並未擴大戰果,而是將海軍主力集中調往中途島方向。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中途島美日空戰的一幕)

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力挫來勢洶洶的日本特遣艦隊,並擊沉了其四艘重量級的航空母艦(美方僅損失一艘),日本海軍也因此役元氣大傷。從此在太平洋戰場上逐漸採取防禦之勢,進攻美國本土的計劃也更無從談起了。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沒有趁勝進攻美國本土?

參考文獻:(英)彼得 達爾曼主編,趙寧譯《“二戰”:偷襲珍珠港》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英)希利著 彭英譯《中途島1942: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海洋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