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馬斯克和扎克伯格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馬斯克和扎克伯格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認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有點杞人憂天。

馬斯克多次在電視採訪中和社交媒體上稱人工智能“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他把向世界提出這樣的警告視作自己的責任。

因此,扎克伯格2014年11月9日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的家中設宴招待馬斯克,作陪的有Facebook當時成立不久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兩名頂級研究人員以及另外兩名公司高管。

在吃飯期間,Facebook“團隊”試圖說服馬斯克相信他對人工智能的看法是錯誤的。但馬斯克的態度沒有任何變化,據參加這次晚宴的Facebook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雅恩·樂庫恩(Yann LeCun)稱,馬斯克當時表示,“我真誠地認為人工智能是危險的。”

馬斯克對人工智能的擔憂很簡單:如果人類開發的機器比人本身更聰明,它們會對人類不利。

馬斯克和扎克伯格從未談及這次晚宴或他們對人工智能不同看法的細節。

超級智能——指不僅僅在具體任務方面,而且在思維能力方面也超過人類的人工智能技術——仍然給人科幻的感覺。但有關人工智能的爭論已遍及科技產業的每個角落。

逾4000名谷歌員工最近簽署一封請願書,抗議公司與美國國防部簽署的一份價值900萬美元的人工智能合同。為了平息員工的不滿,谷歌高管上週表示,合同明年到期後不會再與國防部續簽合同。

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領域,人工智能都有著巨大潛力。美國國防部在尋求科技產業的幫助,新一波兒自動武器在不遠的將來就可能問世。

即使是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已故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等有影響的人士,也表達了對開發“智商”超過人類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擔憂。雖然距離超級智能的問世還有數十年之遙,他們和其他有類似擔憂的人士表示,人類應當未雨綢繆。

2015年,馬斯克幫助成立了一家獨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OpenAI,目標很明確:開發有安全保護措施的超級智能,防止它們失控。

馬斯克當年還在一個討論超級智能的9人小組會議上指出,開發超級智能不僅是可能的,而且非常危險。他後來表示,“我們的行為將產生兩種結果之一:超級智能或人類文明終結。”

在這次會議上被問到人類如何與超級智能共存時,馬斯克表示,我們需要的是在人類大腦與機器之間建立直接聯繫。數月後,他出資1億美元成立了一家創業公司Neuralink,目標是將計算機與人類大腦融合在一起。

當然,人工智能威脅論已經存在多年,但這一說法的支持者的可信度都不如馬斯克——畢竟他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金。

就在參加扎克伯格家宴數週後,馬斯克給樂庫恩打電話,請對方提供能從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開發的頂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名單。

有業內人士稱,支持馬斯克有關人工智能觀點的是哲學家、社會科學家、作者,而非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人員。在人工智能科學家中,人類應當開始擔憂超級智能的觀點“是一種非常邊緣化的觀點”。

自3年前的晚宴以來,扎克伯格和馬斯克之間有關人工智能的爭論已經變味。去年夏季,扎克伯格在自家後院進行的一次直播中稱馬斯克有關人工智能的看法“是相當不可靠的”。

他說,在其發展的早期對人工智能表達擔憂,會危及它能帶來的諸多好處,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能醫療,“我對人工智能持樂觀態度,對於人們對人工智能持否定態度,我感到無法理解”。

馬斯克則回懟扎克伯格稱,“我曾經與馬克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對人工智能的理解相當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