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枪术于内家功夫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 步兵用的叫小花枪。 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 大枪又长又沉, 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 小花枪就短多了, 也细得多, 抖起来容易, 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枪术于内家功夫

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连知道的都很少。这两年不知是何故, 一下子就流行开了, 是个八十岁以下的,幼儿园以上的,都搞几根来玩, 仿佛不“抖大枪”就练不了拳。大枪搞成了潮流,并不是好事,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 我师傅有一根杆子, 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 (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 一看就是懂行的人种出来的, 最少有十年树龄, 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那根杆子是我师当年走遍全国以武访友时,偶然在河北一个小店花了六十块钱高价求来的。据说是一个老师傅种来自用的, 一共就二三十根。 那可真是根好杆子啊!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 笔直如切,枪头不比枪把细多少。发力一抖,杆身直震,杆头振幅虽不大, 但持久; 现在的杆子,生长太快, 里面的纤维少,存不住能量,一受力杆头就弯,摆几下又停了。 大枪杆要是按实战军器的要求来种植,必须从白蜡树苗只有一米高时就开始修剪,不允许长任何侧枝,只能保留树顶的很少的几片叶子,为的是限制其生长速度,并使树干笔直。当军器用的杆子不可种在山上任其乱长, 要时时关照着, 万不能长虫, 一受虫害就留下疤了, 还不能种得太密, 如果光照不好, 就会长弯。 一片向阳地, 种上一百根, 十几年关心下来,能成得了三十根就不错了, 这么辛苦是要值那么大的价钱。八十年代初的六十块钱, 一个半月的工资了。也就我师傅这样的武痴才舍得买,也只有真正好武之人才会去种那没用劳什子。

现在的杆子全是当成材火栽的, 弯弯曲曲,凹凸不平, 买一大捆也选不出一根合用的, 不过的确是一个比一个长。 你用一根两米八的, 他马上来根三米二的, 还有三米五的,网上听说还有用四米的, 真得搞成晾衣杆比赛了。有不懂行的买家, 当然就有乱来的卖家。 共党这几十年真得把传统文化糟蹋得差不多了, 武术相关产业的损失也许比武术本身还大。 (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枪还算好的,虽说时间长,但毕竟简单, 刀剑的制作才真的是乱来一气。一把剑,搞得富丽堂皇,卖到上千块, 却连剑的护手都装反了, 到时候只怕没打着敌人,先就把自己伤了。这种“精装牛屎”只配县份上的科长挂在书房的墙上,和马列全集一起装门面用。按说现在的钢比以前好不知多少,但却没人知道刀剑的每个设计细节是为什么。造好刀剑的老师傅看看就要绝迹了。刀剑里的学问其实讲来也简单,只是没人理解这些安排的用意何在,众看官且听小子慢慢道来。大家知道了中华军器朴实的外表下面惊心动魄的巧安排,以后就不要再拿着小日本的破铁条人云亦云地说好。

日本人什么都跟中国学, 学又学不到家,只得其形, 未得其神。中国人早就不睡地板了,日本人自从学去之后一千多年来就没变过,要知道中国人改进成现在的样子肯定是有道理的。这军器,生死攸关, 前人总结实战经验改成现在这样,肯定有好处,只是日本人不知道罢了。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说, 但自己人就别犯糊涂。

枪术于内家功夫

八般兵器,能赢人的就只有刀枪剑棍, 其他都是拿来玩意的, 当不得真。 老舍先生在《断魂枪》里讲“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难学的。是个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处乱敲,给他根枪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枪有百兵之王的美称,两军对阵最管用就是枪,刀棍还算不上。 枪若使得好的,枪自己就有生命。马踏连营之时,“枪似游龙” ,一条丈长大枪把人马团团护住,枪头寒光到处,鬼哭狼嚎, 大将百战百胜,岂是靠运气。大枪是改朝换代、扫荡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内家大枪法,精忠岳王创,忠臣孝子传,欺哄瞒诈的小人不配知其奥妙。李雅轩不传小人, 就是传,小聪明也未必能懂。

现在流传的内家枪法,许多人喜欢托名在三国名将赵云名下, 唤做“赵子龙十三枪”,也有直接叫“十三枪”,或者根据门派叫成“太极十三枪”等的。十三只是个虚数, 枪法其实就三个基本动作,拦、拿、扎, 其他的动作都可以从这三个中演化出来 。(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赵子龙的时代实在太久远,枪法归宗岳飞则是有根据的。岳武穆王曾专门纂文形容过那时的“河南大枪”,岳王笔下那时的枪和现在的构造用法已经区别不大了。内家枪法成形于宋代,在宋以前, 比如唐代虽也有罗成这样的名枪, 但流行的还是马槊, 如单雄信、尉迟恭。 马槊就是矛, 矛和枪形状完全相同, 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矛、槊用的是硬木, 而枪是有弹性的白蜡杆。众看官万勿小看这点细微之别, 用有弹性的白蜡杆是个革命性的进步,内家功夫从此正式形成 。大枪的神勇全靠内家功夫做底, 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广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也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枪术于内家功夫

枪术于内家功夫

枪术于内家功夫

枪术于内家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