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此人智謀三國排前十,實力不在賈詡之下?他壞事做絕,結局卻成謎

董卓進入洛陽,廢立天子,穢亂後宮,荼毒百姓,將京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在這場人間悲劇中,有一個人扮演了可恥的角色,他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令人驚奇的是,他最終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彷彿從人間蒸發了一般,這在血風腥雨的三國時期,的確很罕見。

那麼,他是誰,究竟做了什麼事,到底有什麼手段,能夠做到這一點,最後又究竟藏身到哪裡去了?

此人便是三國時期,第一個亮相的謀士,董卓的幫兇李儒(單論智謀不論品性,李儒在三國可排前十)。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李儒此人還有一層身份,就是他是董卓的女婿,但正史上,他不過是董卓身邊一個謀士罷了。

李儒此人出身不詳,首次登上歷史舞臺時,其身份標籤的關鍵詞有兩個:博士、郎中令。

東漢時的博士,可不像如今博士,現在所謂博士,就是某個學科的某個領域有所深入研究的人士,比如歷史學博士,或許他就對於秦漢時期經濟學史有所研究,僅此而已,況且,如今博士早已氾濫化,其含金量大大貶值,博士帽早已唬不住人了。

此人智謀三國排前十,實力不在賈詡之下?他壞事做絕,結局卻成謎

但是李儒的這頂博士頭銜,含金量絕對十足,因為東漢時期的博士,是指通學之人,就是文史哲,各個學科都要精通,全國也就那麼幾十人而已。

另外,李儒擔任的官職也不低,郎中令是屬於九卿之一,貨真價實的朝廷命宮,如果沒有董卓進京,李儒也就做個太平官,估計史書上連個名字都不會留下。

然而,李儒註定是要史書留名的,不過留的是惡名罷了。

董卓進京以後,所依仗的不過是手下五千西涼兵罷了,要是時間久了,他能否在京城站得穩腳跟都兩說,所以就想給朝中百官一個下馬威。

洛陽的那些高官,平日裡峨冠博帶,高高在上,根本不把董卓這些地方大兵頭子放在眼裡,如今看到董卓凶神惡煞般模樣,早就嚇蔫兒了。

董卓,決定趁機幹一票大的,廢立天子。

天子本人有無過錯,或者是否能力有問題,這不重要,董卓目的就是要立威。

皇帝我都敢廢掉,看誰還敢與我作對!

消息傳開,朝廷百官立刻分為兩大波人,有人反對,有人贊成,但沉默的是大多數。

就在這次政變中,李儒全然不顧君臣大義,衝到最前面,甘願充當董卓馬前卒,逼迫漢少帝劉辯退位。

此人智謀三國排前十,實力不在賈詡之下?他壞事做絕,結局卻成謎

少帝被逼下臺後,封為弘農王。

董卓的倒行逆施,招來天下人的不滿,以袁紹為首的關東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

氣急敗壞的董卓,下令處死袁紹在京的家人,然後想對弘農王劉辯下手。

在傳統社會,弒君是十惡不赦之罪,一般士人皆不願背上這等罵名,但是這對李儒來說,絲毫不存在心理障礙,他得到董卓命令後,立刻趕往弘農王住處,一杯毒酒結果了他的性命。

後來,董卓垮臺後,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控制了漢獻帝,想提名李儒為侍中,不過,漢獻帝沒有忘記,自己兄長正是死在此人手中,堅決不同意。

李傕雖然蠻狠,但也不敢逼迫太急,只好作罷。

獻帝對李儒恨之入骨,要求嚴懲他,李儒很狡猾,為自己辯解稱,當初鴆殺劉辯,是受到董卓脅迫,自己是無辜的。獻帝雖然對他恨得牙癢癢,但手中無權,奈何不了他。李儒依然逍遙自在。

在《三國演義》中,董卓被王允等人誅殺後,李儒立刻察覺出風向不對,便稱病不出,謝絕一切往來,但是後來被手下的兩個僕人捆綁,壓送到呂布哪裡,被呂布斬殺。

此人智謀三國排前十,實力不在賈詡之下?他壞事做絕,結局卻成謎

但歷史上並非如此,李傕被曹操擊敗後,他的部下都星散了,各自投靠了新的主子。

比如曾經同僚或下級,毒士賈詡,後來投靠了張繡,再後來又投降了曹操。

唯獨沒有了李儒的影子,他此後消失的乾乾淨淨,沒有下絲毫印記。

李傕一完蛋,李儒估計就知道往後,自己無論投靠那一路諸侯,只有死路一條。

因為,無論袁紹、曹操、袁術、呂布這些人,儘管各懷鬼胎,誰都不敢收留一個弒君之人,收留他就意味著自己就是董卓之流。

那麼,李儒到底去了哪裡?

唯有一個可能,就是混到李傕的西涼軍殘部,投奔到張繡營中,隱姓埋名。因為,只有如此,他才能瞞住自己身份,後來張繡與曹操結為兒女親家,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是過得不錯。

估計,李儒就這樣心驚膽戰的苟延殘喘了數年後,一命嗚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