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这种稀罕物一天不采摘就变老,农村老人站在米深的土沟里冒雨采摘


山东曹县朱老家镇是白芦笋种植基地,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白芦笋已有10几年了,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5月份到了芦笋的盛产期。2018年5月7日,笔者看到不少农村老人拿着篮子、铲子挽起裤腿,打着雨伞,带着草帽,冒雨采摘芦笋。

图中老伯告诉笔者,白芦笋从土里发出的新芽拱出地面就要马上采摘,因为白芦笋见到强光就会发红、纤维化而老掉,影响口感和品质,就卖不上好价钱了,甚至无人收购,那样损失就大了,所以不管刮风下雨天天都要采摘,一天两次,非常辛苦。

白芦笋生长在筑好的垄上,田里形成一个个战壕一样的壕沟,年数长的芦笋筑的垄有近一米高,村民们每天在沟里采摘。

采摘时,村民先用一个筒状的专用工具把芦笋一边的泥土挖出来,这种工具有类似于洛阳铲的功能,可以把芦笋周边的泥土带出来,方便采挖。

然后用小铲子往下挖20多公分的土坑,直到芦笋的嫩茎全部露出,一根白芦笋就采收好了,采收的活是最累的,一天弯着腰要干近10个小时。现在由于下雨气温低,一亩地一天的产量大约40斤左右,一个人一天能采摘2、3亩,大约100多斤白芦笋。

老伯告诉笔者,近期阴雨天气多,气温低,芦笋的产量相对较低,价格上涨了几毛钱,现在收购价3块多钱,虽然辛苦能挣到钱心里还是很高兴。

由于下雨,图中大妈全身上下都是泥,篮子里是刚刚采摘的芦笋,白芦笋口感鲜嫩,营养价值极高,素有“抗癌之王”的美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这里的芦笋还出口到世界很多国家。

老伯采摘完芦笋,把筑好的垄用抓钩扒掉,笔者很疑惑,老伯说这是去年才栽种的小芦笋,今年已经采摘一个多月了,继续采摘会影响明年的产量,扒开让芦笋更好的生长,明年的产量会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