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一輛自行車騎50多年的“摳門”院士捐出300萬,他的話讓人淚目……

近些年,不乏科研大家“意外”進入公眾視野。他們雖然深耕於不同領域,卻有著相同的品質:科研中不務虛名、沉心實幹,生活中低調簡單、樸實無華。

在洛陽37路公交車上,如果您看到一位頭髮花白、面容清癯、手裡拎著一個洗得發白的布袋子的老人,也許您不知道他就是為中國航天和化工工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李俊賢,90歲的他偕夫人丁大雲前不久捐出了大部分積蓄300萬元,用於科技創新和幫扶困難職工。

面對記者,李俊賢院士和夫人都誇對方很節儉。提到李俊賢,丁大雲說,老伴兒很節儉,每次開會帶回來的布袋子都不捨得扔,上班拎著就出門了,有的布袋子洗得掉了顏色,他也不在意。

提起丁大雲,李俊賢院士笑著說,老伴兒很節儉,一輛1953年買的飛鴿牌自行車從北京帶到青海,又從青海帶到洛陽,一騎就是五六十年。

一輛自行車騎50多年的“摳門”院士捐出300萬,他的話讓人淚目……

“我這一生為國家做了一點點事。”

“我是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這是李俊賢院士對自己的總結,也是他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的寫照。


你能想象在沙漠種水稻嗎?這個很多人眼中的天方夜譚,如今卻在迪拜近郊成了現實——

受迪拜酋長私人投資辦公室邀請和委託,今年1月,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科學家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成功播種。經過5個月生長,首批水稻已近成熟。近日,相關專家進行了產量測評,帶頭人袁隆平表示,結果超出他的預期。而他們的雄心不止於此,未來將在中東和北非各地打造“人工綠洲”,幫助那裡的人們擺脫貧困與飢餓,同時大力改善當地環境。

一輛自行車騎50多年的“摳門”院士捐出300萬,他的話讓人淚目……

當西方媒體紛紛驚歎於“沙漠種稻”的奇蹟時,很多國人都捕捉到了新聞之外的另一個震撼事實:已屆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居然還在辛勤耕耘,而且心中夢想澎湃如昨,奮鬥熱情依舊高漲。這位“當代神農”,不僅讓更多人遠離了食不果腹之憂,還以自身經歷給了世人另一種精神財富。

正如有網友所言:“很多人都是吃著袁老的大米長大的”。這位老人已經跟水稻打了一輩子交道。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後,考察了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研中,習近平詳細詢問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生長和繁育情況。當聽到南繁院水稻畝產能達到1200到1500斤時,習近平笑著誇讚:“還是袁老師的水稻產量高呀。”

一輛自行車騎50多年的“摳門”院士捐出300萬,他的話讓人淚目……

手握如此厚重的功勞簿,袁老卻像個樸實的農夫,他坦言,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還是15元一件的襯衫。年近九旬的他非但沒有光榮退休,反而志在千里,追求起“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將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雜交稻,多養活5億人。不斷升級的夢想,始終如一的熱忱,袁老的人生詮釋著何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明明已經功成名就,卻甘願再冒風險;明明可以安享人生,卻始終心繫天下,“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到底是什麼讓袁老閒不下來?從袁老那兩個念茲在茲的夢想即可看出,有大情懷、大擔當,才有大魄力。常人所想的功名利祿、生活冷暖,在他看來不過是身外之物,為中國人乃至全人類作出貢獻才是其畢生追求。


從老一輩科研工作者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一股返璞歸真的氣質:懷著拳拳赤子心,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他們是衝在前線的拓荒者;國家發展起來之後,他們是甘為人梯的奉獻者。

一輛自行車騎50多年的“摳門”院士捐出300萬,他的話讓人淚目……

如今,神州大地換了人間。與之相應,一些人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也在變化:將今天定義為“小時代”,滿足於當“自了漢”,以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榮。

必須看到,世情國情在變,但“落後就要捱打”的邏輯沒有變,只有集中力量才能辦成國家民族大事的規律沒有變。在今天這個愈發原子化的社會,尤其需要夯實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座。而“袁隆平們”的人生,正是對這種大情懷、大擔當的最好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