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一辆自行车骑50多年的“抠门”院士捐出300万,他的话让人泪目……

近些年,不乏科研大家“意外”进入公众视野。他们虽然深耕于不同领域,却有着相同的品质: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

在洛阳37路公交车上,如果您看到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手里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子的老人,也许您不知道他就是为中国航天和化工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李俊贤,90岁的他偕夫人丁大云前不久捐出了大部分积蓄3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和帮扶困难职工。

面对记者,李俊贤院士和夫人都夸对方很节俭。提到李俊贤,丁大云说,老伴儿很节俭,每次开会带回来的布袋子都不舍得扔,上班拎着就出门了,有的布袋子洗得掉了颜色,他也不在意。

提起丁大云,李俊贤院士笑着说,老伴儿很节俭,一辆1953年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北京带到青海,又从青海带到洛阳,一骑就是五六十年。

一辆自行车骑50多年的“抠门”院士捐出300万,他的话让人泪目……

“我这一生为国家做了一点点事。”

“我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是李俊贤院士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他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的写照。


你能想象在沙漠种水稻吗?这个很多人眼中的天方夜谭,如今却在迪拜近郊成了现实——

受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邀请和委托,今年1月,来自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科学家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成功播种。经过5个月生长,首批水稻已近成熟。近日,相关专家进行了产量测评,带头人袁隆平表示,结果超出他的预期。而他们的雄心不止于此,未来将在中东和北非各地打造“人工绿洲”,帮助那里的人们摆脱贫困与饥饿,同时大力改善当地环境。

一辆自行车骑50多年的“抠门”院士捐出300万,他的话让人泪目……

当西方媒体纷纷惊叹于“沙漠种稻”的奇迹时,很多国人都捕捉到了新闻之外的另一个震撼事实:已届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居然还在辛勤耕耘,而且心中梦想澎湃如昨,奋斗热情依旧高涨。这位“当代神农”,不仅让更多人远离了食不果腹之忧,还以自身经历给了世人另一种精神财富。

正如有网友所言:“很多人都是吃着袁老的大米长大的”。这位老人已经跟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后,考察了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中,习近平详细询问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和繁育情况。当听到南繁院水稻亩产能达到1200到1500斤时,习近平笑着夸赞:“还是袁老师的水稻产量高呀。”

一辆自行车骑50多年的“抠门”院士捐出300万,他的话让人泪目……

手握如此厚重的功劳簿,袁老却像个朴实的农夫,他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还是15元一件的衬衫。年近九旬的他非但没有光荣退休,反而志在千里,追求起“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多养活5亿人。不断升级的梦想,始终如一的热忱,袁老的人生诠释着何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明明已经功成名就,却甘愿再冒风险;明明可以安享人生,却始终心系天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到底是什么让袁老闲不下来?从袁老那两个念兹在兹的梦想即可看出,有大情怀、大担当,才有大魄力。常人所想的功名利禄、生活冷暖,在他看来不过是身外之物,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作出贡献才是其毕生追求。


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返璞归真的气质:怀着拳拳赤子心,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他们是冲在前线的拓荒者;国家发展起来之后,他们是甘为人梯的奉献者。

一辆自行车骑50多年的“抠门”院士捐出300万,他的话让人泪目……

如今,神州大地换了人间。与之相应,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也在变化:将今天定义为“小时代”,满足于当“自了汉”,以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荣。

必须看到,世情国情在变,但“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没有变,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国家民族大事的规律没有变。在今天这个愈发原子化的社会,尤其需要夯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座。而“袁隆平们”的人生,正是对这种大情怀、大担当的最好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