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文 | 獨行的獵手

今年3月13日,文投控股發佈公告,公司擬以15億元的價格收購悅凱影視100%股權。然而整整3個月後的6月13日,文投控股就再發公告宣佈終止本次交易。

對此,文投方面給出的理由是“目前資本市場環境以及本次交易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從去年12月高調宣佈,今年3月發佈公告,到如今停止收購,文投和悅凱的“姻緣”僅僅持續了半年。當初文投也曾和孫儷參股的海潤影視、寧財神持股的宏宇天潤傳出過“緋聞”,但那兩起收購最終也沒有成行。

當然,比起這三起收購,另外一筆買賣更加值得一提。今年2月5日,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宣佈將聯手收購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其中文投出資31.2億,獲得5.11%股份。然而4個月過去了,這次收購併沒有再傳出任何的其他消息。

文投為何會放棄對悅凱影視等公司的收購?悅凱影視自身又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文投主動放棄

在去年12月文投宣佈的收購計劃中,對於悅凱影視的收購價格還是16.7億元。但這筆錢從一開始就不是完全以現金方式給付。按照最初的協議,文投只支付7億元現金,其餘部分均通過股份轉讓的形式進行等值對價。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對於楊洋來說,算上他父母的股份和收益(楊洋父母也註冊了公司入股悅凱影視),他可以拿到1.3億元左右的現金,以及大約1600萬股的文投控股的股份。其餘的公司大股東,如賈士凱、耀客傳媒、東陽阿里等獲得的收益也都是“現金+股份”的形式。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彼時文投控股尚處於停盤狀態,股價為22.47元。但從今年1月覆盤開始,文投的股票就一路走低,截止今天(6月14日)收盤,文投的股價僅僅剩下了7.47元,只相當於覆盤時的三分之一左右,5個月內公司市值縮水250億元以上!為此,文投控股大股東文投集團還曾出手救市,但最終卻以大虧收場。

對於股票大跌的原因,外界一般認為是由公司過度頻繁的高層變動所致:去年10月公司董事長趙磊離職,今年4月公司董事,總經理綦建虹離職。特別是綦建虹的離任,直接影響了公司的項目運作。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但也有人指出,文投控股之所以會陷入困境,主要是公司攤子鋪的太大,戰線拉得太長所致。作為一家2016年才借殼上市的公司,文投控股在短時間內就收購了耀萊影城、上海都玩等公司,公司業務也迅速地延伸到了影視、遊戲等等領域。

但即便如此,有國資背景的文投控股也並不缺乏資金,事實上從他們的收購行動來看,公司還在繼續擴張之中。此次放棄對悅凱影視的收購,很可能是有意為之,原因很可能出現在其他方面。

市場不支持,悅凱對賭很難完成

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再聊聊另一個當事方悅凱影視。2015年,時任歡瑞世紀副總裁的賈士凱帶著手下藝人楊洋、穎兒從公司離職,並很快創建了悅凱影視。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作為一家以藝人經紀起家的公司,悅凱手中的王牌當然就是楊洋等一干藝人。利用楊洋出演的契機,悅凱參投了《武動乾坤》等劇。雖然公司也會偶爾參與其他項目,但楊洋一直都是悅凱最重要的“財產”之一。

但即便如此,悅凱影視近年來的業績卻並不理想。公司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59.88萬元、-1673.3萬元和1620.94萬元。也就是說公司在成立的前兩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則剛剛扭虧為盈。

可就在悅凱影視和文投控股簽訂的對賭協議中,悅凱的承諾業績卻達到了4年7.62億(沒錯,是7.62億),平均一年就是1.905億元。按照目前公司業績推算,完成對賭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對於悅凱來說,之所以敢簽訂這份對賭協議,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公司對自身項目非常有信心。近期悅凱影視將投資《愛情的開關》、《永夜君王》等多部作品 。據傳《愛情的開關》總投資超過1億元,悅凱影視投入超過5000萬元;《永夜君王》總投資達4.32億元,悅凱影視投資超過3億元。再加上楊洋等藝人可能會帶來的收益,悅凱完成目標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正因為要在項目上大規模投入,悅凱對於融資也是極度渴求的。目前對於影視公司來說,上市和被大資本方投資是最好的兩種融資模式。2017年只有三家影視公司IPO成功,上市顯然很難。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所以對於影視公司來說,被收購顯然是更靠譜的選擇。如果贏得不了BAT的垂青,文投這樣有國資背景的上市企業當然也是不錯的選擇。到時候即便達不到承諾業績,只要差的不多,自己掏腰包補上缺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結果。

項目過硬,才能度過寒冬!

資本寒冬之下,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悅凱這樣的實力。現在對於中小公司而言,想要獲得融資,甚至“賣身”已經非常難了。

隨著資本的愈發冷靜,影視行業正在慢慢“退燒”。上市之路收窄,影視公司的金融價值也在下降,公司本身已經不能再充當金融產品了,甚至即將失去投資價值。

但這也並不代表中小影視公司已經無路可走。相反,如果這些公司能夠轉變思路,轉而開始用項目作為融資標的。一方面開發出優質項目,增加自身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強與平臺的合作,取得平臺在資金和其他資源上的支持,然後積極開展與其他從業者之間的合作。影視公司完全可以走出一條以提升項目質量為手段,並且以項目為融資導向的新路。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正如巴菲特所說,“大潮退去,才能看到誰是裸泳者。”目前資本大潮正在走遠,各家公司正在慢慢迴歸理性,並且開始逐漸意識到:“比起融資上市,原來項目質量才是自己最該關心的事。只有做好每一個項目才能提升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如果真的如此,這場資本寒冬非但不會毀了影視行業,反倒會成為整個行業轉型的催化劑。

文投放棄收購悅凱影視,楊洋套現希望破碎?

影投人制片工場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