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9朝古都洛陽非說自己是13朝?

維護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因為人家就是十三朝古都,甚至在多說幾朝都有根據……


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十三個:

[1]夏朝。太康失國後遷都斟鄩(也就是今天的洛陽一帶)。

[2]商朝。商湯定都西亳(遺址還是在洛陽……)。

[3]西周。成王時為了鎮撫東方新徵伐的地區,周公遷九鼎於洛邑(洛陽),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西周是兩都制。鎬邑和洛邑都是都城。

[4]東周。平王東遷,直接全家來到洛邑。

[5]東漢。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史稱東漢。順帶給洛陽起了個新名字~雒陽

[6]曹魏。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稱帝,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

[7]西晉。公元265年,經過高平陵之變(249年)後十多年的明目張膽的篡位後,司馬炎終於改朝換代了。但是依然都洛陽。

[8]北魏。遷都洛陽是孝文帝漢化的重要一步。

[9]唐朝。顯慶元年(657年)置東都(當然還是兩都制)。唐玄宗時長期居住在洛陽。

[10]武周。武則天稱帝后為了維護統治,全面神化自己,不但自己改了日月當空的名字(武曌),還把洛陽改成了神都。

[11、12、13]後梁、後唐、後晉。這三個都處於五代。具體情況就不說。

這些還都是一些比較有名氣的王朝,要是算上一些其他的那就不只有13朝了……

比如西漢初年就曾短暫定都在洛陽。還有新朝末帝更始帝、隋末王世充的大鄭……


吳勘


沒意外提問者是陝吹,貌似叫,豐臺的海燕

只有他說話會說洛陽朝代有,華,昊,天,夏

說實話,除了夏,長這麼大第一次聽說還有華,昊,天

到底是什麼?還挺想知道哪裡來的,手動捂臉

西安五胡政權,前秦,後秦,前趙,不入正史

新莽篡漢不入正史

秦都咸陽

東漢末年,西晉末年,皇帝逃荒都算上

西安既然這麼算,憑什麼質疑洛陽?

因為民間組織中國古都學會是陝師大成立的嘛,護犢子,都懂

陝師大把洛陽從九朝升為十三朝,把西安從六朝升為十三朝,虛胖了誰?

本來洛陽人不以為意,沒想到得了便宜的還出來咬人?

打開二十四史,看看洛陽十三朝有沒有不入正史的呢?


拿史實講證據


哈哈!提問的是西安網友吧,提問者是自己打自已臉,歷史學的稍好點都不會挖坑自己跳,再說一遍,西安六朝古都,洛陽九朝古都比較嚴謹,單從數字上看,六變十三,九變十三,西安比洛陽虛胖的多,如果按照西安十三朝的算法,洛陽稱十三朝哪就太低調了。

再多說一句,網上的部分陝西網友消停點兒吧,歷史不只是你們在讀,什麼中原是指關中,什麼華夏的“華”來自華山,什麼來自“華胥氏”,你們自己信就好!


奔向遠方32


三、六、九在古代代表"多"的意思。洛陽的"九朝古都"據說是康熙皇帝給的稱號。

有證可查,洛陽為十三朝古都。洛陽還是世界上遺留都城遺址最多的城市。有=裡頭夏朝都城遺址,有商朝商城古都城遺址,有西周成周遺址,有周王城遺址,漢魏古城遺址,隋唐古城遺址。

還有隋唐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修建的。

洛陽的洛神因曹植的巜洛神賦》而有名的。洛陽橋因戲劇《洛陽橋》而很有名,天津橋因天津曉月而成名。



鳳凰3821


首先你問的就有問題,洛陽九朝古都不是自己封的,現在經過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的進一步證實,洛陽是十三朝古都,不管是剛開始說的九朝還是現在的十三朝,都是經過考證的,不是我們洛陽人或者河南人自己封的(就像說鄭州是中國第八大古都一樣)!具體哪十三個朝代,就不再贅述了!

自己如果對歷史沒有特別的研究,那麼也請尊重歷史及考古專家的佐證!


斷橋雪不殘


沒文化別來丟人現眼,九是極數!是數字中最大的,意思是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所以被封為"九朝古都" 後來有些地方的人宣傳自己十三朝,阿貓阿狗的朝代都算進來了,洛陽當然也不能屈於人下,如果按某些地方的人算法,洛陽遠遠不止十三朝!懂了吧提問的人別有用心而已!


難得糊塗58416178


很多年前,我記得西安是十二朝古都!!為啥突然又多了一朝??

西安要不是省會的話,能有這麼多福利??

算了吧!!

現在什麼都是貼金!!!

中國乃至世界,沒有一個古城能跟洛陽相比的!!!

但是現在是個城市都跳出來要爭寵,連鄭州一個毫無底蘊的城市都要把少林寺等各種金往自己臉上貼!!!

更別說西安了


丶邊緣


洛陽和西安的13朝古都是位於西安的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都學會封的,不這樣封洛陽,再加上古都咸陽的朝代,西安不足以與洛陽相抗衡。我說的夠明白了吧?題主想再問什麼?你這樣問是在拆西安的臺,懂不懂?居然讓洛陽的人給你解釋的這麼清楚,好不好意思?


直指見性


有蓋都。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