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一個人堅持一年不吃肉會怎樣?

小張知道


人要健康地活著,每天需要40多種營養素。而這些營養素就包含在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當中,沒有哪一種食物是絕對完美的。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們每天吃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達到25種以上------這種“多樣化飲食”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人體營養和健康的需求。

我們所吃的肉類包括水產類(魚、蝦、貝等)、禽肉類(雞、鴨、鵝等)和畜肉類(豬、牛、羊等)。肉類食物中富含優質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最接近人體需要,利用率高)、脂類、維生素(A、B1、B2、B6、B12等)、鐵、鋅、鎂、鉀等營養素,可以說是多樣化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他們由於飲食習慣或宗教信仰的原因選擇不吃肉,比如素食主義者。他們雖不能汲取到肉中的營養,但可以增加全穀物、大豆及其製品(發酵豆製品也不能缺)、堅果及菌藻類食物的數量來彌補這部分的營養缺失。所以即便不吃肉,但若能補足營養,照樣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

不過,題主所說的一年不吃肉而只吃青菜和水果的模式卻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

第一,會造成嚴重的營養缺乏。

① 蛋白質缺乏:一般成年人每天大至需要55-65克的蛋白質。每日飲食中的肉、魚、蛋、奶、大豆、堅果、主食及蔬菜水果,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但蔬菜和水果中的蛋白質很少,如果只吃這兩樣就會造成蛋白質缺乏。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長期缺乏會嚴重損害健康。

② 主食缺乏:主食尤其是全穀物食物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沒有主食會造成B族的缺乏,使神經遞質紊亂,出現情緒低落、失眠、思維力下降甚至抑鬱等。另外蔬菜水果通常比主食消化得慢,長期大量地這樣吃會增加腸胃消化負擔,影響消化就會影響吸收,更會加劇營養缺乏。

③ 其他營養素的缺乏:蔬菜水果中雖然維生素、礦物質、一些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但鐵的吸收率低、維生素B12、維D、鋅等容易缺乏,會引起如貧血、損害骨骼健康及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第二,缺失的營養也許可以通過營養補充劑來彌補,但遠不及食物中的營養全面好吸收,更無法享受到食物所帶來的幸福感,只會白白增加經濟成本,所以得不償失。

總之不論出於何種目的,都不建議採用這種極端的飲食方式。要健康就得好好吃飯,好好享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

作者:李慧藝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衡膳學院講師


營養百事通


來看一個例子:近日,一名 18 歲的山西小夥兒突然身患“怪病”:手腳沒有知覺,走路沒有力氣,而且記憶力開始下降,說話也不清楚。武警總醫院神經內科吳士文醫生認為,小夥子得“怪病”可能與他長期不吃肉有關。

假設您吃主食+青菜+水果,應該堅持不到一年,真的要去看醫生了吧……因為這樣的飲食結構,嚴重缺乏蛋白質,脂肪這些構成生命的最主要的營養素,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成人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引起體力下降、水腫、抗病力減弱等症狀。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權威建議,我們要食物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才可以保證營養的攝入,包括粗細搭配的主食,不吃肉的話,也可以吃魚、蝦、蛋、奶、豆製品來提供優質蛋白質,蔬菜的種類也不能只吃青菜嘛,來吃點西蘭花啊、菜花、秋葵啊、胡蘿蔔啊,等等,多種多樣的蔬菜。

其實,如果不是這麼極端的想法,如果你平時飲食不均衡,可以補充一下複合維生素,如果吃粗糧少,可以補充B族維生素。如果真的不吃魚肉蛋奶,那隻能建議補充蛋白粉了~

生活很美好,食物很美妙,如果不是涉及到信仰的問題,您還是享用美食吧,如果想減肥,增加運動就好啦。


營養師幽蘭


健康飲食離不開動物性食物,素食主義是不推薦的飲食模式。

如果不吃肉,那麼優質蛋白和礦物質尤其是鐵和鋅就會很麻煩。

  • 素食模式,鐵和鋅很難滿足需求

富含鐵和鋅的食物,無一例外都是動物來源的,如果一年不吃肉,搞不好會貧血,會缺鋅。貧血自不必說,身體各部位的氧氣滿足不了細胞的需求,人就無法劇烈運動,連蹲下起來都會頭暈。

缺鋅也很麻煩,身體的免疫系統,傷口的癒合,都離不了鋅,常見的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就是缺鋅常見的症狀。

  • 只吃青菜和水果更糟,蛋白滿足不了需求

只是素食的話,好歹多吃一些豆製品和堅果,優質蛋白還能滿足需求,如果只吃青菜和水果,那更不得了,蛋白質的需求就滿足不了。

人要想健康存活,需要至少每天1克蛋白質/公斤體重,其中優質蛋白要佔一半。從主食中得到的是不完全蛋白,無法滿足正常需求,如果連主食都不吃,只吃青菜水果,那連基本的氮平衡都保證不了。

結果就是這個人很快的消瘦,肌肉會迅速減少,免疫力低下,皮膚角質化。不說健康保證不了,人也會奄奄一息,命不久矣。

  • 素食模式是很難維持健康的飲食模式

如果是因為信仰,堅持素食也就罷了,但是需要營養素補充劑的幫助,才會更有效的保持身體健康。

如果為了最求飲食清淡,那顯然是誤解了清淡的意思,以為不吃肉就是清淡,其實不是,健康飲食離不開肉類。

姜丹,註冊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註冊營養師姜丹


愛吃也懂健康的晶晶湯博士前來作答。如果還吃雞蛋、牛奶的話,那沒有影響!如果雞蛋、牛奶也不吃,還沒有營養知識,那就很麻煩了,很可能營養不良。



肉食比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質含量高的多,但如果素食者經常吃豆製品,還混合著穀物製品一起吃,一般來講蛋白質也不會缺乏。



肉食中真正重要的營養素是維生素B12鈷胺素!這種營養素是人體所必需的,而植物性食品裡面沒有!

雞蛋、牛奶裡面也有鈷胺素。而且雞蛋、牛奶不是生命體,現代化養殖的雞蛋不是受精蛋,無法孵出小雞,只是一坨死細胞而已。牛奶就更不是生命了,慈悲心大可不必忌諱。

鈷胺素的作用是參與骨髓造血、防止惡性貧血;促進蛋白質合成;以及保護大腦神經。它平時可以儲藏在肝臟中,如果一直不補充的話,半年就會被耗盡。題目中是一年不吃肉,那肯定會缺乏鈷胺素。

另外,體內鈷胺素的水平還影響著葉酸的吸收率。如果是懷孕備孕女生,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要吃素的話,請務必補充鈷胺素,否則會很容易生出神經管畸形的寶寶。

晶晶湯愛健康是一個活人不是小編!專門給親介紹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其實靠譜又專業的健康知識!如果親願意看,歡迎關注哦!

聽說點讚的人都能光吃不胖還發大財哦!


湯雅歆愛健康


肉類,不得不說是上天賜給我們的一種“美食”,各種美味烹調,含有各種營養,對身體有著不錯的作用;對於正常人而言,如果一年不吃肉對於身體會有較大的影響,不吃肉不行,吃多了也不行,究竟該吃多少?另外對於哪些人更需要吃肉?

古語講:人不可一日無肉。雖然在現代健康角度來講存在些許差池,但是我們並不能絕對不吃肉;肉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是我們每日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而且,肉吃的適量,對於身體無害有利,只有肉吃的太多了,已經超過限制量,才會導致出現肥胖、高血脂等問題;在營養均衡、飲食平衡的基礎上,食肉“利大於弊”。

很多慢性病患者總覺得自己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病症之後就不可以再吃肉了,但其實這是有問題的。

不吃肉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問題?

肉對於身體的健康還是值得一提的,不吃肉或者吃肉量不夠容易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肉類當中的蛋白質是身體中各部位重要的組成物質,攝入不足就容易造成免疫力出現問題;另外,不吃肉還容易導致脂肪攝入不足、因此會導致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等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不吃肉會明顯加速人體的衰老,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因為肉類是血紅素鐵的最佳來源。除此之外,肉類還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的重要來源,經常不吃肉就容易導致皮膚出現乾燥、骨質酥鬆等危害表徵。

肉,吃多少最為靠譜?

首先,各位應該明確,肉類食物,不能不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畜禽肉40-75克,水產品40-75克,蛋類40-50克(1-2個);另外,對於肉的選擇,瘦肉最好,儘量避免食用肥肉。

這些時候,需要您要適當放開肉類的攝入:

生長髮育期:

身體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營養素的需求明顯高於成年人,膳食搭配中不可以缺乏肉類,合理供應優質蛋白質。

缺鐵性貧血階段:

既然缺鐵,那就要靠譜補充,應該增加畜瘦肉的攝入,無論是豬肉還是牛羊肉。

孕期階段:

孕期,為了母親自身和胎兒的正常發育,從孕中期開始,胎兒的生長髮育加速,營養需求加大,此時更應該在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孕中期每天增加50克肉類,孕晚期增加125克肉類食物。

健身期:

減肥階段,長時間運動會導致肌肉處於分解狀態,應該攝入優質蛋白質為肌肉的修復和運轉提供充足原料,合理穩固新陳代謝。

肉類,站在風口浪尖的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個別慢性疾病的發生,但是缺乏更容易導致各種危害的殃及,所以,健康吃肉,按量選種類。健康吃肉,還原生活。


王思露營養師




如果沒啥基礎病或消耗性疾病 一年不吃肉是沒啥問題的,不會影響健康,還可能讓你變得更加苗條!

但題主說只吃蔬菜和水果,這樣的飲食模式缺乏蛋白質、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鈣元素、鐵元素、鋅元素以及維生素B12族:

蛋白質與人體的生長代謝、免疫調節以及各器官功能密切相關,缺乏蛋白可能造成抗病能力低下、皮膚缺乏彈性、脫髮、容易疲勞等問題;

而缺乏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可能讓你毛髮乾枯且生長緩慢、皮膚粗糙、骨質流失嚴重、眼睛乾澀、頭腦也變得遲鈍等;

缺乏鈣元素則會讓你四肢無力、運動能力下降、睡眠質量不佳、情緒低落等;

缺乏鐵元素則可能讓你變得面色暗淡蒼白、四肢發冷、情緒不加甚至變得暴躁;

缺乏鋅元素則會讓你出現代謝異常、生殖障礙等;

缺乏維生素B12族則會讓你過早出現認知障礙,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

所以,只吃蔬菜水果的做法對健康的損害是巨大的,大家可以回想在貧窮落後的國家,或回想一下我國的舊社會時期,人民吃不飽、穿不暖,更別提有肉吃了,那時人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很多孩子營養不良、消瘦得很甚至因為飢餓而早夭,所以這種飲食模式不可取!

瑋瑋的建議:



添加全穀物,如藜麥、燕麥、糙米、蕎麥等全穀物作為主食,不僅可以增加餐後飽腹感,還可以補充維生素B族和各種礦物質元素;

添加大豆及大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乾等,可以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鈣元素以及脂肪酸;

添加無鹽堅果,如核桃、扁桃仁、南瓜子、花生仁等,可以補充不飽和脂肪酸、鋅、鎂等元素。

素食是有益健康,但只吃蔬菜、水果的素食模式太過偏激,會損害健康,不可取哦!


營養瑋瑋道來


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對減肥感興趣的人。


首先,不吃肉和只吃青菜、水果說的可不是一回事兒。一年不吃肉,但是吃豆製品、奶類、蛋類的話,身體基本不會有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的缺失,因為豆製品如豆腐、豆乾、豆皮等,牛奶、酸奶,雞蛋、鴨蛋、鵝蛋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礦物質,完全可以滿足人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求。


但是,如果一年只吃青菜、水果的話,那麼情況就很糟糕了。首先青菜、水果能量普遍偏低,長期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其次青菜、水果幾乎不含蛋白質,蛋白質攝入不足後果很嚴重,輕者可造成身體疲勞、膚色暗黃、免疫力下降、抵抗病菌的能力變弱等,重者會導致水腫、脫髮、甚至健忘等,可能還會更嚴重。畢竟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秦玉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註冊營養技師


蟬噪林玉靜


肉不是唯一的營養來源。

肉中的營養成份可以通過其它食物的營養成份來實現,所以如果搭配好的話,一年不吃肉、甚至一輩子不吃肉對健康來說也不會有怎樣的影響。

但可能會降低體重,畢竟肉中的脂肪相對於其它優質蛋白質食物來說,含量還是偏高的。

但像你說的那樣,一年時間內只吃青菜和水果,

第一你會堅持不下去,所以這個命題也就不能實現。

第二來你會嚴重缺乏蛋白質,造成水腫、消瘦,你想想因毒奶粉造成的“大頭兒子”和非洲難民營中骨瘦如柴的兒童,你就相信我說的是真的了。人的生命離不開蛋白質,更離不開優質蛋白質,攝入適量的蛋白質食物(優質蛋白質食物)才能保證新陳代謝,細胞更新、免疫力形成等生命活動。

所以,不要拿這種不能實現的命題來悟空問答吸引眼球了。


慧質蘭馨


不一定會怎樣。

肉類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如維生素B2、維生素D)、礦物質(如鐵、鋅)等多種營養素。長期不吃肉將減少這些營養素的攝入來源,特別是蛋白質、維生素B12、鐵等營養素的缺乏,有可能導致貧血、免疫力下降、皮膚鬆弛、脫髮、內分泌失調等後果。

不過,也有些人雖然不吃肉,但能注意飲食均衡,從其他食物中獲取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例如通過多吃豆製品以攝取優質蛋白質、通過吃發酵豆製品獲取維生素B12),一年不吃肉也不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

還有一些人因為沒吃肉,減少了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膽固醇等的攝入量,增加了膳食纖維、低聚糖、水溶性維生素、鉀等礦物質、抗氧化物質及植物化學物等的攝入,給健康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好處,例如:降低肥胖症、心臟病、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甚至胃癌、結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劉萍萍生活營養


目前也有很多不吃肉的朋友,他們是蛋奶素食者或者純素食者,只要能夠保證補充肉類食物中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的話,不吃肉也是可以接受的。肉類中富含特有的營養成分,例如幾乎只有動物性食物中才有的維生素B12,維生素D等。肉類中也富含極其豐富的蛋白質、鐵元素,特別是血紅素鐵,只有動物性食物中含有,植物性食物中雖然也有富含鐵元素的,不過那屬於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更利於人體吸收,吸收率為15~35%,非血紅素鐵吸收率較低,大概只有5~15%左右,因此,如果不吃肉的話,是容易貧血,特別是缺乏維生素B12,不引起重視可能會造成惡性貧血。

不吃肉的選擇還是很多的,比如也可以攝入蛋奶穀物薯類,並不是只能吃水果蔬菜,蛋奶對於素食主義者來說也很重要,它們的攝入能夠補充損失的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成分,如維生素D/E/A等,另外也能提供更豐富的熱量,能夠彌補素食者一些缺乏的營養成分,因此,蛋奶素食者其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缺乏症,而純素食者就很需要關注自己缺乏的營養成分了,如果只吃蔬菜水果,第一缺乏的就是蛋白質、鐵元素、脂溶性維生素成分,熱量,身體可能會經常頭暈乏力,睏倦不安,缺乏穀物類食物會缺乏B族維生素,不僅會造成營養缺乏症,而且還會影響情緒,例如容易出現消極、不安、抑鬱的心理。缺乏蛋白質則身體免疫力下降,肌肉組織會減少,面黃肌肉或面無血色,體質漸漸下降,因此,素食者一定要注意補充豆製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日常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B12,造成貧血症,也需要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