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受新覺羅·杜度是努爾哈赤的孫子,所以,他的身份是十分的尊貴。而他的父親還是太子——愛新覺羅·褚英的時候就戰功卓著,非常得努爾哈赤的看重,所以,受新覺羅·杜度也很受努爾哈赤喜歡。可以說,從小努爾哈赤就很注重對受新覺羅·杜度的培養。

在受新覺羅·杜度少年時代,作為一個滿人是非常的喜歡騎術和射箭的,這是滿人的當家本事。努爾哈赤十分喜歡他這點,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包括打仗的時候也是那樣。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受新覺羅·杜度一定會成為自己父親的接班人。但是,很不幸,在萬曆四十一年的時候,受新覺羅·杜度的父親愛新覺羅·褚英遭到別人的控告,並且,經過查詢確實屬實,愛新覺羅·褚英就此受到了嚴重的處罰,而受新覺羅·杜度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牽連。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更要命的是,愛新覺羅·褚英在此情況下還不知悔改,終於,在兩年之後被幽殺。這個時候的受新覺羅·杜度才十六歲,因為父親的死亡深受打擊,對努爾哈赤很是恐懼。但是,即便如此努爾哈赤對於他的寵愛還是照舊,並且,還讓他統領了鑲白旗。

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皇太極繼位。可以說,在皇太極繼位之後,受新覺羅·杜度得到的寵愛也是有增無減,因為,受新覺羅·杜度有擁立皇太極的功勞,被封為了貝勒爺——多羅安平貝勒。這樣來看受新覺羅·杜度的一生雖是極盡輝煌,聖恩不斷,但是,他的運氣會一直這麼好下去嗎?

就在這個時候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太極稱帝,將國號改成了“大清”。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依據當時的情況朝鮮是滿清的附屬國,但是,它並沒有完全的忠於滿清王朝,一邊和滿清打好關係一邊還和南明朝斡旋。這樣的行為自然是皇太極所不能夠忍受的,因此,就讓二貝勒愛新覺羅·阿敏帶著愛新覺羅·杜度去攻打朝鮮國。並且要求:一定要採用武力的方式讓朝鮮國和自己結盟,結盟之後立即返回。

因為,當時滿清和南明朝的關係微妙,並且,外面還有蒙古的威脅,如果,愛新覺羅·杜度不及時返回他們就會趁虛而入。

但是,沒想到愛新覺羅·阿敏攻打進朝鮮之後自己就動了歪心思,想在朝鮮做一個連皇帝管不到的藩王,畢竟,朝鮮天高皇帝遠嘛。即便朝鮮已經再三表示願意稱臣,並且,每年都上貢,但是,愛新覺羅·阿敏還是不退兵,一定要攻打下朝鮮王城。此時,很多人因為皇太極的囑咐都在勸他回去,但是,愛新覺羅·阿敏依舊一意孤行。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最終,由於沒有人支持,愛新覺羅·阿敏就只好把主意達到了愛新覺羅·杜度身上。阿敏對杜度說:“我要和你同吃同住”,因為,愛新覺羅·阿敏覺得愛新覺羅·杜度和自己經歷相同,愛新覺羅·杜度一定會同意的。但是,沒想到愛新覺羅·杜度聽到之後臉色就變了,根本就不同意他的要求,還說:“自己的親叔叔是皇太極,我一定要遵從他的話。”

最後,愛新覺羅·阿敏的計謀沒有達成,還是帶兵回了瀋陽。不過,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快,這件事皇太極就知道了。皇太極在暴怒之後重重地責罰了愛新覺羅·阿敏。我們都知道皇帝都是多疑的,即便愛新覺羅·杜度沒有和阿敏同流合汙,在皇太極心裡已經有了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於是,順帶也處理了愛新覺羅·杜度。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那麼,為什麼要處理杜度呢?

既然,愛新覺羅·阿敏能夠邀請愛新覺羅·杜度同吃同住,那麼,此舉就說明愛新覺羅·杜度也可能平日就有異心。

再後來,即便愛新覺羅·杜度立下過汗馬功勞,皇太極也從未重用過他。因此,愛新覺羅·杜度就心生鬱悶,並且,越來越在自己平時的行為上表現出來。其實,在愛新覺羅·杜度的心中有一筆清清楚楚的個人戰功記錄… …戰功如此卓著卻備受冷落,愛新覺羅·杜度自然感覺不能忍受,曾親口說過這樣的話:

即自己“如此勤勞置而不論”,嶽託雖然被人首告涉嫌謀逆且生前多次獲罪,卻“猶封郡王”,羅洛宏(嶽託長子)一介小兒至今“猶襲貝勒爵”。而身為兩黃旗大臣的譚泰、圖賴尚且各自升職,“似我無罪有功之人”,只因不敬希爾艮(即皇太極派去的勞軍使臣),即對我不論戰功反而加罪,原因無非是因為我並不是旗主而僅隸屬於紅旗罷了... ...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在一次皇太極在給女兒辦出嫁酒席的時候,很多人都送給了公主很厚重的禮物,只有愛新覺羅·杜度一人因為情緒在送禮物的時候和公主開了個不適合的玩笑。他認為,公主嫁人收禮就像國家徵稅,還當面把這件事說了出來,公主自然無言以對,只好把禮物退還給了愛新覺羅·杜度。

之後,皇太極為了完善中央系統,又開始分設六部,愛新覺羅·杜度由於是老臣,就被皇太極封去負責禮部事物。但是,此時的愛新覺羅·杜度又開始說胡話了,居然問禮部大學士自己的身份尊貴與否?大學士自然是回答愛新覺羅·杜度足夠尊貴。得到這個回答不要緊,要緊的是之後的愛新覺羅·杜度因為這個回答開始對自己的地位和現狀多加抱怨。

這個人皇太極都得忌憚三分,本是一個開國功臣,結果卻被打擊致死

這件事最後也被有心之人傳到了皇太極的耳朵裡,皇太極知道之後就很不高興了,但由於親緣關係皇太極還是派人去安撫他。但是,沒想到皇太極派去的人卻遭到了愛新覺羅·杜度的蔑視,甚至,還認為皇太極對他是別有用心。這下可真是把刀插到了皇太極心坎上,皇太極立馬將他治罪。

當時,很多朝中大臣都覺得杜度這樣做是大罪難逃,罪無可恕,甚至,請求將愛新覺羅·杜度及其家眷發配為奴隸。雖然,愛新覺羅·杜度最後只是被罰了上交一萬兩白銀,皇太極念及親情沒有做出更重的處罰,但是,愛新覺羅·杜度也因為這幾次的打擊心情鬱悶,沒過幾年就去世了。《清史稿》對其評價道:“國初開創,櫛風沐雨,以百戰定天下,系諸王是庸。”

『《清史稿·卷二百十六 列傳三》、《大清朝的開國功臣——愛新覺羅·杜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