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一份為你準備的營銷人自救指南|虎嗅 x 無界

一份為你準備的營銷人自救指南|虎嗅 x 無界

一份為你準備的營銷人自救指南|虎嗅 x 無界

如果你現在每天干活的實質內容,就是把老闆的錢送進媒體或廣告公司的兜裡,那麼很顯然,這不是份多麼前途無量的工作。

營銷從業者的職業危機感從未如此迫近——

去年3月,全球品牌資產和營銷投入最大的快消品公司,同時也是四年間整體營銷下滑40億美元的可口可樂宣佈:用首席增長官CGO(Chief Growth Officer)替代CMO。

據全球知名人力資源和獵頭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CMO成為所有C-level管理者中任職年限最短的職位,其平均任期在2014年之後穩步下滑。堪稱高危職位。

獨立市場調研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指出,在2018年財富100強品牌中至少有8家會取消首席營銷官(CMO)崗位,並將其職責歸入首席增長官(CGO)。

2017年,LinkedIn上可以搜索到10000多個CGO,是三年前的10倍。

“首席花錢官”被“首席增長官”代替,似乎已成為全球大潮,洶湧難擋。

營銷窘境,源自獲客絕境

曾經在Uber和摩拜負責增長業務的周喆吾,在爆文《用戶增長怎麼做?這是我在Uber和摩拜的實戰經驗》中這樣總結2017——線上流量價格到了臨界點的時刻。

在過去短短几年中,人口紅利、流量紅利不斷退去,但用戶卻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對創業者來說這意味著獲客更難,成本變得更高。

據經緯創投統計,2012年前後,市場主流渠道的應用單用戶激活成本約為1元錢左右,兩年之後成本又上升了3 - 5倍;某些特殊品類的應用如遊戲電商金融等,單用戶激活成本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幾十甚至上千元;與此同時,客戶留存率卻普遍下滑了3倍。曾經靠以品牌洗腦砸錢,以大規模鋪量就能堆起用戶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除了獲客渠道的昂貴和飽合,受眾們也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如今,大多數邀請系統的價值和效果都遠不如10年前。用戶不僅會無視廣告,而且對邀請機制和病毒式傳播也往往熟視無睹。根據“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的報告,一些國家有1/3的人在使用廣告屏蔽功能,而且不久之後,廣告就會無法觸及多達6億的月活躍用戶。更不必說,很多營銷方式的點擊率越來越趨近於零。

這正是以CMO為代表的營銷從業者最受挑戰之處。如果花大價錢做Campaign不能為品牌帶來效益和轉化,那為什麼還要做這件事呢?

擁抱技術,推動增長

在創業公司中,CMO必須要主動成為CGO,這是無須質疑的,沒有第二種選擇。而承擔增長任務最困難之處,便是辨析當前流量打法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根據周喆吾分析,流量打法的有效性是指:1.能否在每個用戶身上榨取很高價值;2.能否找到一種幾乎不要錢的獲客渠道。

流量打法的可持續性,即AARRR模型:一個好的獲客模型(Acquisition),用各種辦法提高激活(Activation),然後用產品矩陣來做留存(Retention)、活躍(Engagement)和好友推薦(Referral)。

然而,所有增長招式都越用越濫、效果越來越差。如果找到了一個很高效的渠道,千萬不能高枕無憂,好日子只能過3個月到3年,很快就會失效了。

於是,在這一永無休止週而復始的循環中,再好的人性洞察、消費心理分析、品牌口碑、產品勢能和時代紅利都會耗盡。

真正能夠陪伴營銷狗們迎來新黎明的,只有堅實可信,可被重複驗證的營銷技術迭代。

據Forrester調研,亞太地區71%的市場營銷決策者會增加在AI等營銷技術方面的投入,更多是為了解決他們在市場營銷方面所遇到的問題。比如說他們在客戶體驗或者客戶推動方面的相關問題,都是通過科技上的創新來解決。

忽略這世界正在變化的趨勢是致命的,營銷人可能比任何群體更加焦慮。

你看到即便在昏昏欲睡的週一都能迎來新世相的刷屏,然而刷屏並不是目的,背後商業效率的轉化是如何達成的?

你看到拼多多、趣頭條的爆發式增長,如何用極低的成本去“發動人民群眾”幫你掘流量、掘金?

你知道騰訊社交廣告的威力和效果,你知道那裡可以滿足你的流量需求,但怎麼把錢就用在刀刃上、真正獲取自己的流量?

你懷疑缺少數據和數據使用能力的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被帝國降維打擊?

你看到GQ實驗室火了、故宮淘寶總能次次刷屏,你覺得口味一茬一變的年輕人喜新厭舊地像個渣男,但如何讓他在茫茫人海中記住你?

你看到湯唯和張震開始在朋友圈請你喝Luckin Coffee,並且突然覺得一瞬間似的越來越多;

你看到創業公司衣二三那個關於“職場的秘密”,狠狠地戳中了“豬豬女孩們”、用戶暴漲幾十倍;

你看到短視頻風生水起、無可爭議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可能再等、再錯過……

不過,

是這些你看到的讓你焦慮嗎?

也並非如此吧。

那些你看不到的才是焦慮的真正來源。

你看不到的是那些背後的魔鬼細節、方法門道、坑與經驗。

於是,剛剛上文提到的,這背後的一切,你都可以4月13日虎嗅一年一度的WOW!新媒體營銷大會上看到、聽到、問到,甚至學到。

一份为你准备的营销人自救指南|虎嗅 x 无界一份为你准备的营销人自救指南|虎嗅 x 无界

自救抱團,只需要3個人確認過眼神…

都是需要被救的人:

票務、合作等事宜

歡迎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