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同樣是長公主,為何西漢館陶公主權勢遠勝於平陽公主?

vivi95


要說中國封建社會哪個朝代不重視門第,女性地位偏高一些,那非漢朝莫屬了。在西漢,皇宮中的皇后嬪妃大都來自民間底層,出身貧寒,例如(太皇太后竇漪房,王太后王娡)。

【館陶公主】 原名劉嫖,是漢文帝與皇后竇漪房之長女,竇漪房與文帝共孕育一女兩男,文帝和皇后非常喜愛這個女兒,在景帝即位後,尊竇母親皇后為太后,並和他一起協助處理朝政,因此有一定的權利,因為母親的緣故,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內院,再加竇太主為人也精明,圓滑,洞察世事。常常討母親竇太后開心。手中權勢優人。


當時為了更加穩固自己的地位,就有了女兒與劉徹的“金屋藏嬌”。並協助王美人登上後位,劉徹登上太子寶座,不得不說她在後宮也是能夠掀起大風大浪的。

景帝去世,劉徹即位,為漢武帝,竇太后為太黃太后,尊長公主劉嫖為竇太主,初期朝中權利都掌握在太皇太后手中,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沒了權勢依靠竇太主才退出權利舞臺。


【平陽公主】 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王娡的女兒,因嫁與平陽候曹壽,因此叫平陽公主。因為為前面她的奶奶和姑媽的壓制,她並沒有多少權利,也不參與宮中事物,權勢自然不敵姑媽館陶公主。況且武帝時期,中央集權高度統一,嚴刑酷吏,任人唯用,躲避權勢便是最好的保全法。

要說平陽公主最大的貢獻,那便是慧眼識人,她先後給武帝進獻美女衛子夫,開創大漢一代賢后,馬奴衛青,成為出擊匈奴七戰七捷的大司馬大將軍,少年天才霍去病。她的平陽候府更是人才匯聚,臥虎藏龍之地,為武帝造就了半個江山。自己最後又嫁與曾經的馬奴大將軍衛青。

因此,館陶公主的政治權勢是自我小家,而平陽公主的政治慧眼才是大家,是大漢之福。

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哦


文以韻之


館陶公主和平陽公主都是長公主,可是在權勢和影響力上,平陽公主卻遠不及館陶公主,這是怎麼回事呢?

(館陶公主劇照)

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劉恆和竇皇后的嫡長女。

說起來,館陶公主的命運實在很好。

早在她9歲時,呂后去世,周勃、陳平等老臣盡除諸呂后,把當時還是代王的劉恆擁立為帝。

由於劉恆的王妃已去世,在眾臣的建議下,竇氏被封為皇后,而她也成了嫡公主,身份榮耀顯貴。再加上很得父母寵愛,一直過得相當幸福。

劉恆去世後,被立為太子的劉啟,順利繼承了帝位,是為漢景帝。

按禮制,劉啟繼位後,弟弟梁王劉武就該去遠離都城的梁國居住。可是爹媽疼么兒,竇太后特別疼愛劉武,在眾人的勸說下,她才戀戀不捨地讓劉武去了封國。

劉武走了,劉啟又忙於朝政,為了安撫竇太后的孤寂,劉嫖便常伴隨竇太后左右。這讓劉啟非常感激,再加上從小就姐弟情深,因此劉啟把她封為館陶長公主,待遇等同諸侯。

她的兒子陳蟜也因為她的緣故,被封為隆慮侯,食邑達到“萬五千戶”之多。另外,為了親上加親,劉啟又把公主嫁給了陳蟜,一時館陶公主真正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光。

館陶公主是個工於心計的人,為了能永保富貴榮華,除了親近竇太后,還常常調教一些美女敬獻給劉啟,博劉啟歡心,促進姐弟感情。

另外,館陶公主還充當了調解劉啟與劉武矛盾的人。

(劉啟劇照)

原來,有一次劉啟喝酒喝多了,藉著酒勁曾對劉武許諾,他千秋萬歲後,就把帝位傳給劉武。

本來這只是句酒話,作不得數。但劉啟是天子,天子說話一言九鼎。因此劉武認真了,竇太后也認真了。

結果在劉啟廢黜了太子劉榮後,竇太后便要求劉啟讓劉武繼承帝位,但由於受到大臣袁盎的勸阻,最終沒能成功。

劉武因此極憎恨袁盎,在他出差在外時,派刺客殺了他。

事發後,劉啟對劉武意見很大。

劉武心中惶恐,於是走了館陶公主的門路,再由館陶公主從中斡旋,才算解除了兩兄弟的怨恨。

不過館陶公主的厲害,還不僅僅是調和家人的關係,她還能左右太子廢立。

本來,劉啟立了慄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為太子。

館陶公主為了強強聯合,便主動找到慄姬,希望能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為太子妃。

但由於館陶公主經常獻美女給劉啟,害得她時時擔心失寵,所以她才不想和這種人結為親家,想都不想,便一口回絕了。

館陶公主又找到劉徹的生母王娡,表達了要把女兒嫁給劉徹的想法。

王娡是個精於算計的女人,立刻就盤算出這是穩賺不賠的好事,所以一拍即合,兩人愉快地定下了娃娃親。

自此後,館陶公主常常在劉啟的面前說慄姬和劉榮的壞話,並總免不了誇獎劉徹。

最終在她的努力下,不光劉榮被廢黜了太子之位,慄姬也遭算計最終抑鬱而終。而劉徹則順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王娡也母以子貴被封為皇后。

館陶公主之所以能成為宮中不可小覷的人物,可以說一方面得益於竇太后寵愛,另一方面也是劉啟縱容的結果。

(平陽公主劇照)

平陽公主是漢景帝劉啟和皇后王娡的嫡長女,也是劉徹的長姐。說起來,她還是館陶公主的親侄女。可是她的人生,不管是婚姻還是榮華富貴,都大大不如館陶公主。

平陽公主一生結過3次婚,但沒有一個能陪她白頭偕老。

不過,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是一樣的,平陽公主在這一點上,和館陶公主步調極為統一,甚至她還視館陶公主為榜樣,處處向館陶公主學習。

比如在劉徹繼位後,平陽公主曾向他敬獻了歌女衛子夫,待衛子夫年老色衰後,又向漢武帝敬獻了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這兩個人,一個成了皇后一個成了寵妃,可以說都成為了她在後宮中的勢力。

除此外,在衛青成為劉徹最為倚重的大將軍後,成為寡婦的平陽公主不顧身份尊貴,再次牽手衛青走入婚姻殿堂,也算得上是她前朝的勢力。

可是不管平陽公主如何處心積慮,獨權的劉徹,都只可能給她富貴但絕不在思想上受她左右,更不可能分權於她。

再加上身為太后的王娡,沒有權勢,半點也不及竇太后威風,因此平陽公主沒有權勢,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參考史料:《史記》《漢書》)


張生全精彩歷史


館陶公主是誰?那是漢景帝的親姐姐,是竇漪房和漢文帝的大女兒。平陽公主又是誰呢?他是漢武帝的親姐姐,是漢景帝和王娡的大女兒。同樣是長公主,為什麼館陶公主的權勢遠高於平陽公主呢?

館陶公主有一個強勢的老媽,平陽公主沒有。

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和竇漪房的長女,所以自幼就得到了竇漪房的寵愛。等到館陶公主長大以後,嫁給了堂邑侯陳午,可惜這個陳午的命太短,所以館陶公主跟他去到封地不久之後,便回到了長安,跟竇漪房住在了一起。

當時的館陶公主已經生了一個小女兒,叫做陳阿嬌。而竇漪房也已經榮升太后高位。竇漪房可不是一般女人,她親眼見證了西漢開國到漢武帝成長的整個過程,是資歷十分老的太后。所以她在朝中說話,那是說一不二的,就連她兒子漢景帝本人,都要禮讓她幾分。館陶公主有這麼一位老媽撐腰,自然是腰桿子很硬。

而平陽公主的老媽王娡,她也想像竇太后一樣稱霸朝堂,可惜她沒有這個能力,為數不多的外戚力量,在漢武帝親政以後,也陸續被他廢除,所以王太后沒有什麼權勢,自然也就罩不住女兒了。

漢景帝畏懼母親竇太后,漢武帝誰都不怕。

漢景帝夾在了漢文帝和漢武帝之間,其實是有些尷尬的。他這輩子雖然平定了七國之亂,但是並沒有解決諸侯國的問題,所以他沒什麼功績可以跟他老爸和兒子相比。漢景帝本人的性格也有缺陷,因為他十分忌憚自己的母親竇太后。

因為竇太后十分強勢,所以漢景帝幾乎是處處應允。在竇太后的強烈要求下,漢景帝不得不拔高自己這位長姐的地位,所以館陶公主是因為漢景帝的懦弱才崛起的。而漢武帝時期就完全不同了,漢武帝誰也不怕,尤其不怕自己的這位老媽。

王娡的確想要讓自己家族榮華富貴,甚至把她弟弟田蚡給搞到了宰相的位置之上,可是手段霸道的漢武帝,沒多久就把田蚡給撤了,王娡也失去了干政的權力,所以平陽公主也無法仰仗自己的太后老媽作威作福了。

館陶公主是漢武帝的丈母孃,平陽公主可沒有女兒嫁給下一任皇帝。

館陶公主是十分有心計的,她早年便想將女兒陳阿嬌嫁給漢景帝當時的太子劉榮,可是人家劉榮的老媽慄姬看不上這位長公主,或許是因為擔心近親結婚生的孩子傻,所以慄姬拒絕了這件事。所以館陶公主十分生氣,發誓要把劉榮從太子位上弄下來。

這個時候漢武帝的老媽王娡向館陶公主拋來了橄欖枝,漢武帝年紀尚小,卻也說出金屋藏嬌的事情,這讓館陶公主大喜過望。所以在館陶公主的努力之下,漢景帝果然將劉榮給拉下馬,轉而換成了漢武帝為太子。

隨後漢武帝登基為帝,陳阿嬌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的皇后,而館陶公主也就跟著水漲船高,成了皇帝的丈母孃。平陽公主可沒這麼好的運氣,一來她沒有生下個女兒,二來漢武帝活的歲數也太長了,平陽公主壓根就等不到下一任皇帝登基的時候。

館陶公主一輩子只嫁了一個男人,平陽公主卻嫁了三個男人。

從這兩個人的私生活上就可以看得出,她們所想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館陶公主這輩子就嫁了陳午一個人,所以她孑然一身,一輩子所想的就是讓自己能夠延續地位和富貴。所以她在權力的鑽營上十分賣力,這輩子就好像在為權力打拼一樣,自然能夠得到想要的東西。

可是平陽公主卻不同,她可守不了寡。第一次嫁給了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並且跟他生了個孩子叫做曹襄。曹壽死了以後,平陽公主隨即改嫁給了夏侯嬰的曾孫汝陰侯夏侯頗。這個夏侯頗不是個東西,跟自己老爸的姬妾搞在一起,這在崇尚孝道的漢朝是罪大惡極的,所以夏侯頗畏罪自殺。

孤苦的平陽公主再次改嫁給了大將軍衛青,這一次她再也沒有改嫁過,她覺得自己一生都在尋找幸福的路上,最終不知道是否找到,至少是有了一個歸宿。她的心思不在權勢之上,又怎麼能擁有權勢呢?

總結:館陶公主一輩子鑽營權勢,平陽公主一輩子尋找愛情。

  1. 館陶公主是漢文帝和竇漪房的長女,竇漪房是十分強悍的太后,所以在竇太后的關照之下,館陶公主自然權勢很大,而平陽公主的老媽王娡沒竇太后那麼強勢。
  2. 漢景帝是一個怕老媽的皇帝,所以處處都讓著竇太后,也就使得館陶公主能夠在漢景帝朝擁有極高的地位,而漢武帝是一個強勢的君主,他可不怕自己老媽,所以平陽公主並不能依靠老媽掌握權力。
  3. 館陶公主是漢武帝的丈母孃,幫助漢武帝登上皇位,女兒成了漢武帝的皇后,而平陽公主可沒有女兒嫁給下一任皇帝。
  4. 館陶公主一輩子只嫁了陳午這一個人,所以可見她一輩子的終極目標就是保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擁有權勢,而平陽公主一生嫁了三個男人,兩次改嫁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找到真正的愛情,最後嫁給衛青或許是找到了,但是也可以說明平陽公主無心於權力的角逐。

一個為了謀取權力,一個為了尋找愛情,這兩個人的權勢自然不可能相同。


江湖小曉生


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文帝與竇後的女兒,景帝的姐姐。而平陽公主則是景帝的女兒,武帝的姐姐,按理武帝如此好大喜功,姐姐應該是尊榮無比才是,事實也是,還嫁給名滿天下的大將軍衛青當妻子。二位長公主雖然同在外面為皇帝弟弟物色美女,頗有苦勞,也得到皇帝的賞識敬重,但對比館陶公主,平陽公權勢地位確是遠遠不及。


館陶公主劉嫖,有名字留傳下來,這也是比平陽勝出的地方,在古代重男輕女的年代是難能可貴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而古時的“嫖”字,並不是現在的字義,是輕的意思,可能長得比較苗條纖細。其母親竇氏,是歷經文帝景帝武帝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竇氏出身貧寒,入宮當宮女,被分配到諸王宮時,陰差陽錯分到劉恆的代王宮,本想分到趙地方便照顧二位弟弟的竇氏痛哭不已,不願前往,被宮監強令起行。無意間歪打正中,成了劉恆的正妻,又當上皇后。


出宮時的境遇成了竇後的心結,從她後來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也從側面說明了館陶公主為什麼會權傾朝野,貴重無比。(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當上皇后之後,為了避免重蹈呂氏覆轍,在周勃陳平的幫助下,竇後找到失散多年的兩位弟弟,為他們物色老師教導禮儀。而對自己的二位兒子,寵到天上去,長子劉啟當上皇帝之後,竇後勤加輔助兒子推行黃老治國的同時,告誡劉啟要手足情深,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弟弟梁王劉武,這事搞得雞飛狗跳才罷休。

劉嫖長大後嫁給堂邑侯陳午為妻,館陶是封邑地,竇太后在文帝后期突然又眼失眼,最信任和倚重長女劉嫖,利用這一優勢,館陶公主勤加經營,多為家人謀福利,慢慢權傾朝野,連弟弟劉啟也禮讓三分,還在外面不時為皇帝物色美女進獻,由此激怒慄夫人,從而引出與王夫人聯手鬥倒慄太子劉榮,扶上劉徹的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竇太后既干涉景帝政事,漢朝又以孝治國,她才是實際上漢朝的統治者,關鍵事沒有她的同意基本過不了。在母親的庇護下,館陶公主為所欲為,予取予求,六十多歲還得到武帝的同意,養男寵董偃。

平陽公主作為武帝的姐姐,也是權勢極大,比起館陶公主就差很多,也是在外為皇帝物色美女進獻,無意中獻上衛夫子,倒為漢朝作出巨大貢獻,後來又進獻李夫人,引出草包將軍李廣利。從她的二次改嫁可見武帝的愛敬,平陽初嫁與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曹壽早喪,改嫁汝陰侯夏侯頗,都是功臣之後,夏侯頗死後,又改嫁曾為她府中的馬伕,已經聲名響徹天下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烈侯衛青,死後還陪葬茂陵。可能之前感於後宮干政,武帝對姐姐雖愛重,卻極少讓她參與政事,應是有所提防。


南方鵬


館陶長公主一手將漢武帝扶上了皇位,她身為皇帝的姑姑兼丈母孃,自然是權勢滔天,而平陽公主雖然是漢武帝的姐姐,但同時也是衛青的老婆,這個身份勢必為漢武帝所猜忌,屬於防範對象,權勢方面自然是不如館陶長公主的。

館陶長公主名劉嫖,是漢文帝的長女、漢景帝的同胞姐姐,這樣的身份本身就在金字塔尖上,平常人難以望其項背。更何況,這位館陶公主十分善於揣摩他人心思,在宮廷之中是潤滑劑般的存在,更給她自己的權勢憑添了幾分本錢。

漢文帝和竇皇后生了兩男一女,女兒就是這位館陶長公主劉嫖,男孩分別是漢景帝劉啟和梁孝王劉武。漢景帝即位,竇皇后成了竇太后,這位瞎老太太特別喜歡她的小兒子劉武,一心想搞“兄終弟及”,想著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弟弟,漢景帝自然不肯,就把弟弟趕回了封國。

竇太后埋怨大兒子心太狠,又時常想念不在身邊的小兒子,大女兒劉嫖經常出入宮中,就成為了母親的知心人。母女倆在一起說悄悄話的時候,劉嫖沒少替漢景帝說好話,同時還給皇帝弟弟送去了不少美女,漢景帝覺得這個姐姐簡直太貼心了,於是對她好得不得了,劉嫖在朝政上很有話語權。

劉嫖雖然權勢滔天,但卻不是鼠目寸光的女人,她自然想讓權力得到保鮮。於是她在搞定了漢景帝的同時,又把目光瞄準了下一任皇帝,想著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運作成皇后,自然就能保證權勢的長盛不衰啦!

她最先看好的漢景帝的大兒子劉榮,漢景帝秉承著“立長”的原則,很早就把劉榮立為太子,劉榮的母親薄姬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漢景帝的皇后。劉嫖想著讓女兒成為太子妃,將來也自然就是鐵板釘釘的皇后,於是就去找薄皇后,想著促成這門親事。

誰知道這位薄皇后不但是個醋罈子,還是個政治白痴。她根本沒明白這就是一樁政治婚姻,心理對劉嫖討厭到了極點:你以前總給皇帝送美人,現在看我兒子當太子了,就來上杆子巴結我們,我才不要你女兒做兒媳婦呢!


劉嫖風光了一世,卻在薄皇后這裡碰了一鼻子灰,豈能善罷甘休。她立刻轉移目光,把視線放在了王夫人的兒子劉徹身上,她問小劉徹:讓阿嬌給你做老婆怎麼樣?劉徹挺起胸膛回答說:我要是娶了阿嬌,將來一定建造黃金做的房子給她住!於是劉徹和阿嬌的親事就定了下來,劉嫖也開啟了戰鬥模式。

她馬上就發揮出了讓薄皇后恐懼的能量,不停地在竇太后和漢景帝面前給薄皇后穿小鞋,最終漢景帝終於廢掉了劉榮的太子位置,改封劉徹為太子。薄皇后自然也就失去了皇后的身份,她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

劉徹順利即位,成為留名千古的漢武帝。他和阿嬌成親後,感情生活很不和諧,後來阿嬌被廢去了皇后的位置,安置在長門宮居住,金屋藏嬌也就成了一個笑話。看來男人的話真是靠不住啊,堂堂的漢武帝也是個嘴炮。


但劉嫖並沒有因為女兒的被廢而失勢,她畢竟還是黃帝的親姑姑,況且還對漢武帝登上皇位有大功勞,所以漢武帝對這位姑姑,還是相當優待的,劉嫖也對漢武帝曲意奉承,保住了終生榮耀。

平陽公主就完全不同了,她雖然是漢武帝的姐姐,還曾把衛子夫這個絕色美人送給了弟弟,但她最後嫁給了衛青,這就註定了漢武帝對她是必須防範的。衛青戰功赫赫在軍隊當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平陽公主在朝堂上又獲得龐大的勢力,這必然對漢武帝的皇權構成威脅,以漢武帝之雄才大略,豈能不察?

同樣是公主,劉嫖的確更加高明也更加風光!


李飛叨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白這兩個公主的背景。

館陶公主,其實她真正在歷史公眾視線裡的時候是她作為長公主的時候。那個時候,竇太后仍然健在,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教訓景帝。

館陶是竇太后的女兒,是景帝的妹妹。所以,她在漢景帝執政末期漢武帝執政初期是有很大的話語權的。看起來她的權利很大。甚至決定著漢武帝劉徹的皇位。

而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是漢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陽公主面對的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她需要跟武帝互相扶持,包括他們的母親其實在執政初期,也是非常低調的人,所以他們得籠絡所有權臣,包括館陶長公主。所以,歷史上劉徹有金屋藏嬌的故事。最為主要的是平陽公主有兩段不幸的婚姻,到了第三段的婚姻,雖然嫁給了大將軍衛青,可是衛青又是一個忠心為國的人,所以,他們幾乎沒有濫用職權的事情發生。沒有濫權肯定就不會覺得他們的權勢大了。

由此來看,其實所謂的權勢不是有或者沒有,大或者不大,關鍵的一點是要不濫權。所以,平陽公主和衛青也得以善終。

所以,問題不是有沒有權勢,而是用不用私權。


聽雨南苑


首先館陶公主是西漢第一位長公主,本來就備受恩寵。長公主的母親歷經三朝的竇太后,先後輔佐漢文帝漢景帝,武帝初登基竇太后在各方勢力暗中湧動的時候保護了武帝,有這樣的母親長公主權勢熏天也不足為奇。而且長公主也聰明,會來事兒。沒事兒就給他弟弟(漢景帝)送個美女啥的,漢景帝和梁王鬧矛盾她還在中間調和,她在哪方面都能說的上話。因為她給漢景帝送美女的事兒還得罪了廢太子的母親慄妃,本來長公主想把自家姑娘嫁給太子,但因為她給漢景帝送美女讓慄妃很不高興,覺得這會讓她失寵,沒答應。長公主惱怒異常,後來把姑娘嫁給劉徹了,由此在長公主和王美人(漢武帝母親)共同運作之下劉榮被廢,劉徹被立太子。這幾面一方面是她倆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太子母親作死,毫無政治智慧造成的。憑著立儲出過的力她在漢武帝時期依然過得很好。自己守寡養了個小帥哥,整天出雙入對如膠似漆,漢武帝去她家還稱呼小帥哥主人翁,她的權勢可見一斑。

平陽公主雖然是劉徹的親姐姐,但母親王美人可沒有竇太后那麼大的權勢,再加上漢武帝過於強勢,平陽公主並沒有走進權利中心。但漢武帝去她家玩兒時看中了衛子夫,跟著也發現了衛青霍去病,這也算是對漢朝的貢獻吧。


西風4601


究竟誰更有權勢誰厲害,看完這篇文字就有結論了。

論權勢,數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劉嫖,弟弟劉啟,漢景帝;么弟劉武為梁王。乃父是漢文帝劉恆,其母是竇皇后,竇太后竇漪房。一門盡帝王皇后皇太后。她自然就是公主,大公主,大長公主了。後因湯沐邑於館陶,所以又叫館陶公主。她的女兒就是阿嬌,漢武帝的陳皇后。以館陶公主為中心的周圍,都是極貴溢富的帝王太后皇后,她沒權勢都不可能。沒權威才叫反常……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與大長公主相比就遜色多了。好比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其光輝自然不可晝夜而語。自然,平陽公主的兄弟是皇帝,媽媽王夫人是皇后,皇太后。但同她婆婆比較而言,王太后比不上竇太后。何況,漢武帝敬愛祖母,漠視母后。原因這裡不表。這樣一下來,這王夫人二婚生下的平陽公主,南宮公主和林慮公主,以及王夫人與前夫所生的修成君,自然就沒有大長公主尊貴了。為婆婆另眼相看,而婆婆是要影響自己的兒女的。

漢景帝對姐姐大長公主與漢武帝對姐姐平陽公主,大不相同。由此造成大長公主驕恣,貪婪,橫行霸道(阿嬌種她媽,武帝受不了,才生厭躲她)。而平陽公主有自知之明,內斂,自修。何況夫君早死守寡之後,再嫁衛青,而衛青自謹,小心,自律。這也影響了平陽公主的處事方式。 她當然不敢給兄弟,老公添麻煩。

十公子劉徹能把皇長子,太子劉榮頂開,全在於館陶公主因為女兒要內定當皇后,才大力扶持膠東王劉徹,大長公主加上王夫人搬倒慄姬,進而下讒言構陷劉榮一家。使這家人家破人亡,沒有幸存者。竇太后恨死了王夫人,氣女兒歹毒,為此把眼睛都哭瞎了,這就是大長公主權勢薰天和王夫人勾結造的孽。就此看來,平陽公主幾乎不及大姑姑的一個小指頭。

當然,平陽公主成全了衛子夫,而衛子夫直接搬開了阿嬌的皇后寶座,這樣一來,平陽公主的柔弱手段,又把大長公主給打敗了。這就不用說究竟是誰更厲害了。





劉一千五


館陶公主是漢景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是漢景帝的女兒,兩個人在年齡上最在很大的差距,館陶公主得勢的時候,平陽公主還是個小孩子。但是在武帝中期,平陽公主的權勢明顯要高於館陶公主:一是因為陳阿嬌的皇后之位被廢,做為母親的館陶公主不能再母以女貴;二是母親竇太后去世,館陶公主失去倚重;三是平陽公主是武帝的姐姐,館陶公主是武帝的姑姑,自然是姐弟關係更近一些。
(館陶公主劇照)



但是縱觀館陶公主和平陽公主的一生,相比較而言,館陶公主的權勢確實高於平陽公主,也更風光一些,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出生不同,母親的地位決定子女的權勢。

館陶公主的母親是西漢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竇漪房,也就是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歷經了從高祖到武帝七代君王,是一位非常有權威的女性,特別受景帝的敬重,而且在朝廷上下頗有權威、說一不二。文帝去世後,館陶公主做了母親的貼身小棉襖,特別是丈夫陳午去世後,館陶公主就把家搬到皇宮與母親同吃同住,照顧起居、聊天解悶。所以館陶公主在母親的庇佑之下,很快滋長權勢。

反觀平陽公主,母親王娡並不特別受景帝寵愛,而武帝即位之後,開始收攏皇權,有意的打壓外戚勢力,致使野心勃勃的王娡無法成為第二個竇漪房。另外平陽公主有兩個妹妹,還有一個流落民間的姐姐,即便是母親王娡真如竇老太后那樣不可一世的權威,也不一定會額外的照顧自己。所以有個厲害的娘很重要,做為她的女兒更可以少走彎路。


(平陽公主劇照)

二、性格不同,命運也不同。

館陶公主對權勢有很強烈的慾望,她就是一個不甘人後的女人。為此,她隔三差五的給景帝往宮裡選送美女,刻意的巴結這個做皇帝的弟弟。既然有姐姐的投其所好,做弟弟的那有不開心的道理,所以姐弟二人關係非常融洽,館陶公主自然沒少得到景帝的恩賜。即便如此,館陶公主還不滿足,她還想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后。所以她首先找到了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姬,毫不諱言說要將女兒嫁給劉榮為妻。館陶公主本以為這是十拿九穩的事情,沒想到在鼠目寸光的慄姬這裡碰了釘子。所以她又找到武帝的母親王娡,聰明的王娡與其一拍即合,武帝即位後,館陶公主如願以償,母女二人顯貴一時。


反觀平陽公主是一個對權勢並不上心的女人,總是一副漫不經心、淡泊名利的樣子,換句話說就是很知足常樂,所以她並沒有刻意的奉迎武帝。直到武帝到自己府阺做客的時候,平陽公主才將美女衛子夫介紹弟弟認識。武帝雖然把衛子夫帶回宮中,但是轉身就忘記了,直到一年多以後他才又想起那個從姐姐府上帶回的美女。而當平陽公主改嫁大將軍衛青之後,依然過的很低調,從來沒有主動的謀權爭力。如此一來,夫唱婦隨,也在朝廷樹立了很高的聲望。

總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所謂的權勢和富貴,在某一個時間段確實很鍾情於某一個人,但並不是永恆不變。館陶公主雖名聲大噪、顯赫一時,甚至間接的影響了西漢的歷史,但是在景帝面前受寵,並不代表在武帝面前得勢。所以她的人生註定就是一個大起大落的過程,一朝在天堂,一朝入凡間,而平陽公主的一生雖波瀾不驚,但她過得很恬靜從容,如同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以娓娓道來的姿態走完平靜的一生。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簡單來說,這兩個長公主的權勢都很大。

館陶長公主劉嫖是漢文帝和竇皇后的長女,漢景帝同胞姐姐,平陽公主是漢景帝與王皇后的長女,漢武帝的同胞姐姐。

就對皇帝弟弟的影響而言,這對姑侄其實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會有館陶公主權勢更大的表象,只是因為她們在立嗣問題上的影響不同而已。景帝壽命比館陶公主短,館陶公主直接促成了武帝的繼位,可平陽公主沒活到武帝去世啊,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之類的,她不可能死而復生出來說句話吧。

館陶公主和平陽公主的權勢都來自於她們的身份,正是因為她們是皇帝的女兒、姐姐乃至姑姑,可以直接進入皇宮跟皇帝對話,皇帝由於親情往往會聽從她們的建議,這種上達天聽還能讓天聽你的效果自然會賦予她們無與倫比的地位,權勢也就隨之而來。

兩位公主權勢最隆都是在弟弟當皇帝的時候,這有很多原因,一來弟弟跟她們一起長大,關係最好,皇帝的信任就是權勢的最佳來源;二來此時她們的父親都已去世而母親還在,西漢以孝立國,太后在朝政上有很大影響力,在母親的寵愛下,長公主的地位自然不會低。

兩位公主都是精明之人,知道跟皇帝弟弟搞好關係,其中一大措施就是經常給弟弟物色美人。

館陶公主因這事惹惱了景帝妃子慄姬,慄姬因此拒絕了自己兒子劉榮跟館陶公主女兒的婚事,劉榮是景帝長子,在景帝薄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景帝立其為太子。

館陶公主豈是甘願吃虧之人,她轉身就跟景帝另一名妃子王美人結成同盟,王美人的兒子劉徹跟館陶公主的女兒定親,館陶公主沒事就在景帝面前說劉徹的好話和慄姬的壞話,再加上慄姬表現差勁,終於使景帝下決心廢掉劉榮,立劉徹為太子。

劉徹就是漢武帝,他繼位後,尊姑姑為大長公主。

平陽公主送上的美女不少,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衛子夫,她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宮鬥擊敗館陶公主的女兒陳皇后,笑傲後宮,為武帝誕下長子劉據。

跟父親十幾個兒子不同,武帝一生也才六子,二十幾歲才有一個兒子劉據,太子之位自然毫無疑問,這方面不需要平陽公主下功夫。

平陽公主後來下嫁衛青,衛青是衛皇后的弟弟、平陽公主曾經的家奴,但軍事水平很高,娶孀居的平陽公主時,他已經是大漢的大司馬、大將軍了,以其權勢,要說平陽公主對朝政毫無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