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故宮真的有9999間半的房子嗎?

周豪楠


紫禁城於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建設,1420年(永樂十八年)建成,花了14年。由名不見經傳的蔡信主持紫禁城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巧木匠”蒯祥負責宮殿的施工。

紫禁城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三大殿,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場所。內廷三大宮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稱為故宮並對外開放。

故宮的房間多得數不清,有人說9999間,有人說9999間半。這半間麼回事?所謂的半間房其實不存在,仍是一整間,它稱為“文淵閣”,專作收藏《四庫全書》之用,它樓下西頭一小間面積較小,作為上下的樓梯。根據實地測量,紫禁城共有8600個大大小小房間。

《四庫全書》確實需要半間房,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主持、紀曉嵐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13年編成的叢書。它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當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先抄好的4部分別收藏於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瀋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稱為“北四閣”。後抄好的3部分別收藏於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稱為“南三閣”。

故宮文淵閣所藏是第一部,也是繕寫得最完整的一部。1949年1月,蔣介石運去臺灣,成了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如您喜歡“天寧閣”短小通俗的歷史故事,敬請點贊,加關注,不勝感激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第一種說法: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曾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但是這座宮殿從建成到現在多次由於失火和戰亂被毀後重新建設。可笑的是這座宮殿的三大殿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的第二年就被大火燒燬,時隔20年才重建,此後又經歷很多次被毀然後重建,所以到1972年統計時已經不是最開始建造的樣子,自然房間數也會有很大變動了。


第二種說法比較傳奇,也流傳較廣。最開始修建時,朱棣想要建的是10000間,但是有一日他做夢夢到了玉皇大帝,得知天上的宮殿房間是10000間,玉皇大帝震怒,朱棣急忙解釋說不會建到和天上的宮殿一樣多,並對玉皇大帝讚賞有加,玉皇大帝十分高興還賜了一塊‘天石’,以鎮宮院,就是今天看到的“雲龍階石”,還請了七十二地煞、一百個禽獸去保護凡間的皇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朱棣夢醒後便下旨告訴當時負責建造宮殿數不要超過10000間,但又不想太少,所以就決定建設9999間半,但是為什麼建成後又少了許多呢,這是因為劉伯溫在建造和採購原料時發現民生疾苦不忍心,所以偷偷將房間數量少建了許多,但建好後依然氣派十足奢華雄偉,房間眾多也沒人去統計,朱棣很高興還賞賜了不少金銀。但劉伯溫是否真的敢冒起君之罪去減少房間數量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傳說,瞭解下就行了。


不論故宮房間有多少,都無法掩蓋它的莊嚴氣派,其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就在那裡向世人展示著它的魅力,展示著我國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對歷史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如覺得回答滿意,請點贊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