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整個1915年,同盟國在西線、南線和土耳其這三個戰區打成平手,東線和巴爾幹戰線則取得勝利,形勢頗為樂觀。這種有利局勢,讓德國參謀總長法爾根漢決定在1916年努一把力,爭取決定性的勝利。

在哪兒打呢?東線的沙俄已經被打了個稀里嘩啦,可是要繼續向東追擊,那俄國的土地太大了,跑也得跑死。還是趁俄國喘氣的工夫,回到西線來,把協約國的中流砥柱法國打垮比較有譜。

為此,法爾根漢發動了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既是巴黎的門戶,同時又處在德軍的半包圍中。法爾根漢的計劃是: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凡爾登。但目的不是打下這個要塞,而是迫使法軍源源不斷的調兵進來防守,而德軍則用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把這些送來的法軍不斷消滅,直到“讓法國把血流盡”。這個戰法,頗有點“掘坑待虎”“圍點打援”的味道。

1916年2月21日,德軍集中了13個師,1000多門大炮(包括13門420毫米巨炮)和500多個擲雷器,向凡爾登大舉進攻。德軍火炮輪軸挨著輪軸,每小時打出十萬發炮彈,把法軍陣地夷為平地。3天后,德軍已攻破法軍主要防線,俘虜2萬法軍,眼看勝利在望。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但這時候,法國老將貝當臨危受命,保衛凡爾登。依靠一條二等公路,貝當每天用6000輛卡車運送援兵和彈藥,總共往凡爾登運送了50多萬法軍。這個增兵速度大大超過法爾根漢的估計。

隨著法軍力量不斷增強,凡爾登漸漸從德軍佔絕對優勢的屠殺,變成了雙方勢均力敵的消耗戰。到12月,德軍支持不住,被迫後撤。這場史稱的“凡爾登絞肉機”大戰中,德軍雖然殲滅了50多萬法軍(還俘虜了20多年後的法國領袖戴高樂),自己也損失了40多萬人。快要流盡的,實際上是雙方的鮮血。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法爾根漢的戰略失敗,被迫辭職。興登堡元帥成為新的參謀總長,魯登道夫則是他的軍需總監。這一對德軍的黃金搭檔,終於站到了最高指揮的位置。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凡爾登鏖戰期間,英法軍為了緩解凡爾登方面的局勢,於7月發動了索姆河戰役。雙方投入龐大兵力,傷亡也同樣慘重。英軍這邊有個叫蒙哥馬利的連長,德軍這邊則有個叫希特勒的下士。戰爭打到11月,英法聯軍和德軍各損失60多萬,又是一場平手。這一戰中,出現了坦克這種新式武器。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在東線,緩過勁來的俄軍於下半年再次發動進攻,又一次打得奧匈帝國丟盔棄甲,趕緊把正在痛揍意大利的南線部隊抽調到東線抵抗,德國也急匆匆去援助豬一樣的隊友。在3個月戰鬥中,俄軍損失了100萬,但德奧軍也有50萬人傷亡和被俘。

羅馬尼亞也在8月加入協約國,和俄國並肩作戰。當然,這個國家戰鬥力更弱,很快被德軍打得上吐下瀉,首都被佔領。

海上也打得很厲害。從戰爭一開始,英國就仗著海上優勢,全面封鎖德國貿易,使德國不能得到海外的原材料和其他資源。這對德國的經濟打擊是相當厲害的。德國海軍做夢都想打破英國的封鎖。這一年5月,德國公海艦隊主動出擊,與強大的英國海軍展開日德蘭海戰。德軍表現相當不錯,取得了幾乎2:1的戰績,但依然未能打破英國海軍戰略上的絕對優勢。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1)絕望的陸海軍絞肉機

為此,德國海軍只得繼續在英國附近海域發動潛艇戰,攻擊一切船隻,從而破壞英國的貿易和物資運輸。這樣的戰法確實給英國帶來了很大麻煩,但也導致很多無辜者遇難,使德國在道義上遭到譴責。

小貼士:海戰和潛艇戰

德國海軍雖然居世界第二,但和英國還差距甚遠。一戰爆發後,德軍在亞洲等地的分艦隊四處遊移擾襲,很快被英、法、日的艦隊圍剿消滅。1916年5月,德國主力艦隊離港出海,試圖用誘敵戰術圍殲英國的一支分艦隊,結果反而遭遇英軍主力。德軍依靠精湛的射術,面對強敵突圍成功。是役德軍損失11艘艦(其中1艘主力艦)6萬多噸,傷亡3千人;英軍損失14艘艦(其中3艘主力艦)11萬多噸,傷亡7千人。但德軍的戰略卻失敗了,此後德艦隊被迫繼續困守港口中,制海權依然是英國的。

面對優勢的英國海軍,德國只能用潛艇對抗,不但攻擊敵方軍艦,也攻擊商船。一開始,德軍對於沒有武裝的船隻,還是“先禮後兵”,先警告要求他們棄船,等所有人上了救生艇後再上去搶劫貨物,然後把船擊沉。但英國利用這條規則,在商船上暗藏火炮和炮手,一面讓其他人裝作驚慌地上救生艇,趁德軍潛艇浮出來警告和搶劫的當口猛然開炮。這種戰術露餡後,德軍開始直接擊沉船隻。潛艇戰越來越無下限,造成大批平民傷亡,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感(主要是民眾的反感。至於資本家和政府,主要看利益)。

最終,德國在1916年並沒有取得計劃中的進展。各條戰線依然是不上不下的平手,只不過死的人越來越多。幾個大國的鮮血,汩汩地浸透了歐洲的土地。有的國家已經快頂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