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快35了月薪還不到2W,準備離職卻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

回頭不說再見


職場潘多拉觀點:中年危機,不分男女!

80後的我們正在面臨上有4老下有小,沒有兄弟姐妹幫忙,還有二胎政策開放!

面臨共同的時代煩惱,我和你一樣感覺到焦慮!面對房貸車貸……家人的身體健康!擔心前途擔心收入!如果現在的工作不如意,會非常慎重的比來比去,也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題主可以適當調節一下,比如:

1、增加收入來源

我不知道題主是什麼行業,但是目前的公司不景氣,但暫時有沒有合適的去處,不要浪費時間,嘗試做些兼職,在這個行業至少也有多年經驗,靠人脈可以尋找一些別的兼職收入來源;說不定可以找到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

2、可以考慮加入創業團隊,做核心骨幹,控制風險搏未來!

我的行業是手機遊戲,也有很多同事在30-35歲左右到達瓶頸期,職位和收入都無法提升,換個公司也都差不多,他們中的大多數,更多的也是不斷的接觸外界人脈,合作項目,最後離職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團隊!這個風險和收益需要平衡,不建議這個年齡全力以赴、掏錢創業!最好是控制風險加入創業團隊,選擇熟悉的行業、有前景的項目、靠譜合作伙伴和可變現途徑!

3、調整找工作的目標和心態

一個月了,還沒找到工作!不是自己挑剔就是公司挑剔。反省和認知自己,目前崗位最欠缺的能力和成績,儘快彌補。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看題主說“目前月薪還不到2w”,想必是不滿意的,跳槽一定是想更高一點,可是目前的公司狀況不可能給你有加分背書,建議可以調整下目標,選擇更有發展空間的大平臺,職位和收入預期可以適當下調一點,心態平和,不要在意自己已經35了,必須什麼職級才行?不看職級,看前途和收入。

最後,致敬我們這一代計劃生育下的孤獨80後,你不是一個人在焦慮!30歲無妨,這只是人生的開端!


職場潘多拉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有句話說,人到中年,崩潰無聲,描述的就是中年人的狀態。

當你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也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承擔著家庭與社會的巨大壓力。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工資支撐不了你的家庭,或者失業,那麼整個人的心態就是處於崩潰的狀態,表示很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



站在你這個問題的角度,你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工資未上升;第二,公司可能會倒閉,可能會面臨失業;第三,到現在仍未找到合適的工作。

工資未上升,這個時候,你需要思考的是,是你自己的問題,還是公司的原因,如果是公司的原因,那麼換公司勢在必行,而不是為了短暫的安逸而將自己置於一個長期危急的境地。第二,不管是正在發展中的公司還是即將倒閉的公司,你的工資永遠是與你的創造的價值成正比的,那麼這時,你需要思考,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你創造的價值與你的工資是不是成正比的。



公司可能會倒閉,急需一份合適的公司。其實人到中年,有劣勢也照樣有優勢。這個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手上資源,將自己的資源整合,你要知道,你這個時候,是肯定比20歲剛出頭的青年人資源更廣闊的,那麼,你需要充分利用起自己的資源,例如一些人脈資源就能很有利的為你找到下一份工作。



最後,或許會有一兩個月過度期,你可以利用這過渡期去沉下心來審慎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去學習去沉澱。如果尋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也可以考慮利用資源去創業,你這個時候創業其實是有巨大的優勢的,憑藉著在社會這麼多年的經驗,或許能打拼出屬於自己的天下,能夠涅盤重生。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職場小妖精


職前菌不知道,題主是身處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

而且你說的不到兩萬,2900也是不到兩萬啊,我們暫且你收入19000吧。

如果是在一線城市,你的這個收入已經超過當地98%的職場人了。

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那這個月薪肯定是不如高收入群體了。

不信你看看當地社平工資就知道了,每年社平工資一出來,絕大部分人都說拖了國家的後腿,而就算北上廣的社平工資也就7、8千,其他二三線城市也就4-6千不等,一個人的收入達到三倍社平工資的算高收入群體。

對於“公司沒前景,感覺要倒閉了”這個問題,菌菌覺得題主首先要思考的是因為公司是自身發展存在諸多問題沒跟上,還是整個行業的發展都陷入停滯狀態所導致的呢?如果是公司自身原因,那麼的確應該儘快離職,找好下一份工作。如果是因為整個行業發展態勢都不好,那就得先考慮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素養是否能讓自己挺過這次的行業困境,不被淘汰。若不能,那自己未來又能往哪個方向發展,並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呢?

題主已經35歲了,仍看不清方向,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找了一個月都還沒找到工作,那是不是要好好思考下原因呢?是自己的能力不夠、達不到要求,還是投遞的崗位並不適合自己呢?找工作要找適合自己的,這樣才能幹得長久、穩定。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51職前訂閱號】~ (zhiqian51)


應屆生求職網


你在提問中提到,覺得公司沒前景,自己也看不清方向。總結就一句話:要一份有前景、值得自己去拼搏的工作。


1.想想自己還能做啥?你有沒有什麼能力是通用的?

你本來是個部門領導,跟下面的同事們相處也很愉快,看人的眼光、對待人的方式,都挺不錯。那你跳槽從事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是不是也很合適呢?很多時候,我們在職場積攢的一些能力都是通用的,只是自己沒發現。




2.去創業公司,找準有自己的發揮的舞臺。

我們在做項目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90後的創始人,他們思維超前,產品也很有發展前景。但很多卻不會交際,跟投資人對接不暢,不能跟員工融洽相處,導致公司發展受阻。


我們做過一個三線城市的互聯網房產信息項目,主要是做二手房買賣與租賃服務的。創始是91年的,姓周。不得不說,他的確有兩把刷子,靠著新媒體宣傳,在一個三線城市就實現了三萬多的註冊用戶。很意外的是,他過來找我們幫忙,並不是要股權融資,而是要股權激勵服務。周老闆的意思是說,總感覺員工工作不積極,不道40個人的小團隊,上個月就走了7個,想讓我們幫幫忙,激勵一下員工。



後來我們調研過後才發現,問題其實很簡單,就出在創始人自己身上。周老闆是理科男出身,喜歡死磕,對一些無傷大雅的問題,都會大喊大叫,批評員工。大家都是年輕人,憑什麼整天在這裡受你欺負?


這個時候,團隊裡面就缺少一個“老油條”,讓老闆息怒,也讓員工好受,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職場老手都能解決的。


所以,我給你的第二個建議就是:明確你認為有前景、且值得你拼搏的行業,瞭解這個行業的當地企業(畢竟35歲有老婆、孩子,跑太遠不現實),找準你認為有很大前景的初創企業或者年輕團隊,彌補他們的弱勢(包括後期在跟投資人對接時候,你的溝通能力肯定也會大有發展),利用自己的經驗與積累的人脈,,實現自己的抱負。


希望你早日找到令你興奮的工作。



合一股權設計


我現在就以一個畢業一年的角度來說一說題主的這個問題吧!我現在畢業參加工作一年,我覺得我現在工資還算是可以的,如果我說的不對,也不要輕易批評我,社會經驗不足,閱歷不夠吧!


快三十五了,月薪不到兩萬,想離職卻找不到工作,說明題主的要求很高,從一開始就在找好一點的,工資高一點的工作,但是工作幾年後,工資有所提升,但是一直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所以才會有所煩惱。

三十五歲,工資不到兩萬,那也一萬七八左右吧!說實話,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已經羨慕嫉妒恨了!但是我知道題主期望值比較高,能力也是比較強的!之所以工資不高,一個可能是因為公司體制的問題,導致工資的整體工資就不是很高,要是你能力比較強,給你一人漲薪,對於別人來說也不好!



還有一個就是所處社會環境的整體實力比較低,自己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需要自己進一步補充知識,讓我們的自身實力有進一步的提升!然後去應聘工作!讓別人看到你的長處,只要有人認可你,就不信沒有公司要你!


所以我覺得,題主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這個才是目前最重要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這才是人生的真諦,記住,學習永遠不會過時!


金菲昔比


有點典型的中年焦慮,或者是迷茫,如何克服呢?我想從兩個方面來給你分析一下:

首先從心理調試上。30歲到人到中年的感覺,本來就面對來自家庭,工作,生活的壓力比較大。古人講三十而立,三十而立,既有心理上對自己的接受度,也有經濟上接受度。心理上的接受度就是對自己目前狀態是否滿意的一個衡量。是否滿意,只是自己一個心理狀態,都是相對而言的,要從你自身的條件來分析,既要縱向於看自己的發展歷程,也要橫向與其他人對比,最主要的是還是和自己對比。有人講,講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一定程度適度對比,激發人向上的動力和努力,但是假如說對比過度或者太關注這個東西,就容易使人自卑或者心裡上的焦慮。

首先從縱向來看,你也沒有必要焦慮,為什麼呢?35歲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年紀,並且35歲,你在這個行業,那可能已經積累了好多的經驗。並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這種經驗的。這種經驗的積累,一方面源於你個人的努力,也源於你這個行業的發展,不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是這麼高的收入,現在能有不到兩萬元的收入,已經非常不錯了,這個方面,從自己扛收入角度來說已經增長了不少,雖然你說達到了瓶頸。但是你從整個社會來看,或者社會的平均工資來看,這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收入,所以說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呢,我覺得一方面是你對自己的期望可能比較高,另外你比較的對象可能也是比較高,但是你是否能夠達到這些條件,或者說需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達到?條件這個還需要對自己進行評估。

人有時候需要有一點阿q精神,如果和自己剛參加工作相比,現在的收入可能已經很高了,或者與其他行業相比其他人努力了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退休了,收入也沒有達到你這個水平,這怎麼相比呢?

所以說你底線比較的底線在哪裡,決定了你的心理上是否能夠接受自己的目前的這種狀態。你你看有的人還在為生活在奔波,而你已經達到了這麼高的收入,別人和你相比也非常羨慕你,還覺得不平衡呢,你付出的是最多的嗎?你現在得到的是很多了呀!所以這樣比下來,你就不會有心理上的落差可能會減少目前心理上的焦慮。

另一方面來講,目前能夠呢,給你發不到兩萬工資的公司,應該說也是不錯的公司。公司也可能曾經輝煌過,並且在業內也有一定的行業地位,你在公司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達到了一定的層次,管理方面的技術方面的,這都為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基礎啊,這都是你競爭的優勢。

當然,現在如何克服這種焦慮的局面呢?我覺得首先來說應該提高公司的站位,雖然公司前景目前不是很好,但是假如說你作為公司的老闆或者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或者公司的老大,來看公司未來發展,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克服哪些瓶頸的環節,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我覺得你應該對此有所思考。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說是等家公司不行了,未來你去選擇職業的時候也要有一個方向,有一個方向大致的方向,如果沒有方向的話,你可能將來找到的工作還達不到目前的收入水平,那麼你將更加的痛苦和苦惱。

所以目前來講,我覺得你可以利用這一段在公司工作,不是很忙,或者說壓力不大的時期去思考這些事情,對你未來進入一個行業非常有幫助,下一次進入一個行業公司面試的時候,人家首先,就要問你這些問題你對行業的思考,對行業有哪些把握對行業有行動這些都是未來你職場的競爭力所在。

我在另一個答題裡曾經說過如何克服自己的迷茫。一方面可以多讀一讀專業方面的書,另一方面可以找行業內的老大,或者通過朋友找行業內的老大一起聊一聊。目前的整個行業的發展的一個狀態和公司面臨的瓶頸,還有一方面也可以找以前的同學,同事啊,一起聊聊。這樣在大家的一起討論過程中,看看大家對這個行業怎麼看?對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怎麼看?也許大家還是非常羨慕你目前這樣的工作呢,也可以為你未來的發展指點一下迷津。

我覺得這樣的話也可以適當的舒緩一下自己焦慮的情緒,您說呢?

希望你能早點克服這段生活迷茫期。找到自己的感覺。回頭來看這段經歷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驗而已。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指點迷津!留言評論!


沂蒙人闖北京


你說的前提不太詳細,所以無法判斷你這20000月薪到底是什麼水平,比如你身處哪個城市、具體什麼行業、是否管理崗、20000元包含哪些部分(績效還是基本工資)、以及到底什麼幣種都很重要。

嚴格說啊,20000月薪在中國不算低了,這根三十五歲沒有關係,可能你看多了知乎,以為中國現在進入百萬年薪滿街走,三十萬年薪不如狗的時代。其實那都是鍵盤收入,和真實情況有很大差距。目前國內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平均月薪也不到一萬元,二線城市六七千左右。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數據統計從來不注水,都特麼用美圖秀秀修過。這些數字基本都是統計能夠統計的範圍,比如機關單位國企和大型民營私企,說白了就是有正確繳納五險一金的單位。一般那些商住兩用樓裡面一人一機辦公的蟻族,還有那些跑街串巷買保險推銷保健品的人,是無法納入統計的,因為他們大部分連合同也沒簽,保險更是夢裡花落知多少了,而且這還樣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你能在三十五歲拼到兩萬元月薪,說明你已經擊敗中國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了,不知道你說的失敗是什麼概念。當然如果你是拿福潤排行榜前一百位做目標,那你確實人生無望了,不如刪號重來吧,相信你那個失敗的崗位有很多人排隊等著接盤比如我就是一個。


鹹魚茶館


35,這個數,對職場人特別敏感,可能你的事業達到了一個峰值,或者說一個瓶頸,需要突破。可能你的家庭剛剛組建成熟,添兒生女,你的父母到了退休年齡,你需要扛起這個三代人的家。

在35這個年齡,你不能再如25一般任性了,工作不滿意跳槽?職業不適應轉型?或者職場不順心創業?這些本在25歲大手一揮便可去做的事情,在35歲舉步維艱。因為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每個人都在想自己的價值,留給自己的職場的時間還有多少,最重要的一點,薪資能養活這個家嗎?

錢,對於35歲的人太重要了。這個節點,人生馬拉松跑了一半,不同的人到達的職級不同,。而這相對應的,便是能力和薪資了。35歲還沒有走上管理層的人,也不會有太高的薪資,相對的,沒有人會認為一個35歲的專員會有多大的能力。

而與之相對的,是那些35歲已經是企業高管的人,錢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不那麼重要。更多他們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價值。

在北上廣深人均月薪不到1W的情況下,我更願意相信,多數人還是屬於前者。

沒有競爭力的35歲,有人妥協了,在企業裡踏實做下去,有人離職。我更支持前者,因為35歲找工作真的太難了,離職一個月還找不到工作,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

接受現實。

35歲2W月薪是一箇中等水平,並不是多麼消極可怕的數字。比不得別人的年薪百萬,但對付生活也算過得去。既然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突破更高的薪資,就不要考慮什麼公司好不好,踏實為現在公司付出,比離職更具性價比。

現在的社會,工作經驗不再是能力指標唯一標準,創新力引導著時代的進步,在執行層方面,35歲的人是無法和25歲的人競爭的,一樣招聘專員級別崗,年輕有活力有想象力又容易管教的沒負擔職場小白肯定比老成高薪又需要照顧家庭的職場老油條好!35歲的人,只能在35歲的世界競爭。

說句老實話,這個年齡端的招聘市場離不開獵頭,自己跳槽實在不是一件高明的舉措。如果你確保自己能換到同行名企或者獨角獸那另當別論,否則極大可能演變成降薪跳槽!


無憂精英網


題目分解後一共有四個關鍵字:

【35歲】,【2萬/月】,【找工作】,【公司倒閉】

我想把這幾個關鍵詞解釋一下:

35歲

以前在一家電信央企,人力資源部招聘人員有個要求,年齡不得超過35歲。否則只能變成外協(人力外包的)的形式入職。這好像是一條在職場通行的潛規則。

其實在30歲:你必須要面對的三大問題

能否擔起家庭與責任、能力與年齡是否匹配、是否構建與提升了知識結構。

然而許多在單位上班的朋友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每一個不同層級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層級越高,你看問題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體知識結構層次也要向上發展和突破。

職場上流行的說法,如果過了35歲,還要靠網上海投簡歷來找工作,那就是職業生涯的失敗。工作時間長了,自己的退路越來越少。這個危機不是你一個人的危機,是真個職場人都會碰到的危機。

2萬/月

能想象得出來自己當年是比較優秀的,只不過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持之以恆地奮鬥。導致現在的情況。能拿到2萬月薪的,工作上肯定有一定積累。

根據經驗,積累很多,但是都沒有形成閉環。所謂閉環就是在熟悉的產業產業鏈上形成閉環。這樣導致自己只能打工,因為你只會做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所以只能想著固定工資高一點,能夠養家。

不知道猜得對不對?

找工作

基於前面分析和現實情況,找到合適的工作自然困難

  • 年齡大

  • 不好管

  • 思維固化

  • 熟悉的領域窄(沒形成閉環)

  • 關係網有限

等等原因,導致1個月沒有找到工作。現在經濟形勢也不是很好,更加增加找工作難度。

公司倒閉

公司不行的原因題目裡沒寫,不夠我相信通過所有員工努力能夠挽救。任何公司組織起來,能活下去都不太容易。真正沒有競爭的公司基本不存在的。所以是否有辦法通過努力能讓公司活下去呢?


綜上,再去分析35歲怎麼怎麼地危機,意義不大。

關鍵您現在的情況提供建議:

  1. 若1個月找不到工作建議可以減低一些要求,或在現有的公司裡減低要求好好做,不要讓它給倒閉了。

  2. 如果你沒有遇到機會,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準備不足?什麼時候學習提高都來得及,主要是要開始堅持做。

  3. 找準一個可以為之奮鬥下半輩子的目標。

  4. 充分積累人脈,多出去交流。

最後,祝你好運!

棟選理財


35歲對於很多行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分水嶺,2萬元的月薪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講至少都是經理級或者總監級的職位工資,特別是在一些傳統型的企業,這樣的薪水已經算是高薪,不直接涉及市場業務。

35歲月薪達不到2萬的人很多,不是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到了35歲月薪都會達到2萬以上,這也要看個人的能力以及這些年個人的成長速度和機遇,有些人學習能力強成長快可能沒工作幾年月薪就達到了2萬以上,有些人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慢慢的熬也可以熬到月薪2萬以上,而一些沒有太多工作領悟能力的人可能到了35歲也達不到2萬以上。

到了35歲無論你是中低層還是中高層,其實找工作都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於中低層來說35歲的人有家庭了,很多精力都在家庭上面,很難真正的融入到工作當中,而且這個年齡的人往往在薪資要求上會比較高,畢竟工作了這麼多年工作上的成熟度還是很高的,但是對於企業來說何必不找一個20多歲可培養的呢?首先20多歲的職業未定型,還可以好好培養,其次20多歲的人更有工作經歷,第三要求的薪水可能會低一些,所以35歲很多人誤以為經驗很足,但是對於企業來說他們也要權衡利弊。

而對於到了35歲的中高層來說,本來就是較為高端的就業崗位,人數少競爭大,企業對於這類人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做事能力的突出,更需要其對企業文化及氛圍的適應,筆者接觸過不少企業經理級、總監級,總經理級別的同事,年紀到了三四十歲,但往往在企業只幹了幾個月或者一年就主動離職了,離職率簡直不比現在的年輕人低。

20多歲求職者有煩惱,覺得自己沒經驗,30多歲以上的求職者依然有煩惱,企業對其要求更高,一個20多歲的職員創造出20萬的業績企業就滿足了,但是對於一箇中高層來說,可能要創造200萬甚至2000萬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