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俞敏洪:奮鬥是生命的常態

轉載自:中國青年報(2018年03月12日 01版)

作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慶玲

俞敏洪:奋斗是生命的常态

最近,有一首歌在朋友圈中流傳,歌詞中寫道:

“黑夜伴著彷徨,前方迷霧漫長,

行囊亂了,身體倦了,頭依然高昂,

別說世界太難,讓我走給你看。”

詞作者是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英文歌名為《A Better You,A Bigger World》,這來自他激勵自己孩子的一句話“You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意為你比自己想得更好,同時這也是他對自己的激勵。

可以說,這很正能量,很“俞敏洪”。在旁人眼中,如今的俞敏洪早已擁有一個“Big World”,但眼下56歲的他依然很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每天奮鬥18小時”。比如,參加全國兩會期間,他半夜休息,早上7點起床,開會,空閒時間還要打理公司事務,幫助年輕人創業,為流動兒童、農村教育發展奔走疾呼……

俞敏洪一身西裝,揹著一個黑色雙肩包,走路快,語速快,上了發條般忙碌。對他來說,“這成了種習慣,不忙我就覺得很空虛,覺得好像沒為自己幹活,也沒有為社會幹活,這種感覺會很難受。”

但眼下,部分90後青年“人未老,心已喪”,涉世未深,卻已“立地成佛”,在本應鬥志昂揚的年紀就對生活“繳械投降”,放棄掙扎與奮鬥。

這在俞敏洪年輕時是難以想象的,“我們小時候如果一天不幹活,一天就沒飯吃,就餓肚子”。不奮鬥,不只是沒了出路,更是沒了活路。在他看來,現在一些年輕人的“喪”,其實是種不想面對困難、不想承擔責任的表現。

“在國外也有這樣的年輕人,但跟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俞敏洪解釋說,國外的社會發展速度和文化狀況與中國不一樣,由於文化斷裂,現在我們的民族文化價值體系還沒完全重構,加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家庭結構的重組,年輕人的思想更為多元化,同時也比以往更為迷茫。

此外,中外的教育方式也迥然不同。“比如美國,除了一些精英家庭,很多美國家庭是把孩子當作普通人來撫養長大,最後如果發現家裡出了個天才就很開心;中國人是把孩子當天才培養,結果發現都是普通人,就很失落。”俞敏洪認為,“現在國內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常打斷孩子本應經受鍛鍊、自我成長的過程,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一旦獨立生活就會比較茫然,一碰到障礙就‘縮’了回去。”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困惑、迷茫、失落、絕望、無助,我也有很多”。俞敏洪也曾抱怨過成長在一個貧困家庭,別人談了好幾次戀愛自己卻依然沒人愛,別人健健康康時自己卻因肺結核休學……“彷彿所有黑暗都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

這麼多年走來,俞敏洪領悟到的一個道理就是,再多負面情緒都不會幫到你,能幫你的一定是正面情緒和自我奮鬥,“奮鬥可能失敗,但只要繼續奮鬥可能就會有個好結果,比如我的3次高考”。

“現在我的同學朋友聚會時,很多人感嘆‘這輩子其實真沒奮鬥過’,年輕時放棄了奮鬥的機會,特別失落。”但俞敏洪不會,“我現在還在奮鬥!過去幾十年積累的資源還能讓我後面幾十年進一步奮鬥。”

對於“強國一代”的年輕人,俞敏洪說了5個“必須”,即年輕人必須意氣昂揚,必須對自己的前途有期許,必須要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必須有一個理想,必須讓自己過得比現在更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是國家的有生力量,意氣昂揚、懷有理想且願意奮鬥的年輕人多一些,中國社會的進步就會快一些,畢竟人的黃金奮鬥期很短。”

要激發青年這種奮鬥的內生動力,俞敏洪認為,現行的教育體制、教育方法也需要作出改變,“教育應該以學生的人格教育、健康教育、創新教育、人文底蘊教育和學知識教育等為核心,如果還是讓孩子為了參加中高考而拼命學習的話,孩子的後續發展能力會減弱。但簡單把國外的教育模式搬過來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孩子還應進行面向社會的教育。”

在俞敏洪看來,教育要讓學生從小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傳統歷史、政府管理機制和社會形態等有深刻認知,讓他們從小就對社會有一種參與意識,進而產生社會責任感。“比如美國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美國的憲法、政府管理機制、總統選舉機制等,並從中瞭解國家是怎麼運行的,但中國孩子很多是不知道、不關心的”。

對此,俞敏洪認為,教育要對孩子融入社會的能力進行充分訓練。但在這方面,大多數中國孩子只被訓練了服從意識或是聽話意識,而交流意識和表達自己思想、尊重別人的意識非常薄弱。“我覺得中國的孩子要更多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構建自己的成長體系。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同時面向世界培養自己的全局觀和戰略觀。”

最後,俞敏洪也不忘提醒年輕人,“不要瞎奮鬥”“制定奮鬥目標時,首先要切實考慮自己的能力、資源、資金等,而且這一奮鬥目標應該是給你個人帶來成長和進步的,不要在奮鬥過程中讓自己陷入到另一個困境,比如你拼命想要出國,結果到了國外以後發現所選的專業或英語水平根本跟不上,就陷入另外一個困境。所以,要為自己的下一步作好充分準備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