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指國務院核定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為保護這些城市及其文物,國務院自1982年開始先後評定了134座(海口、瓊山算一座)城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包含“市”,也可能是縣和區,河南省共有八座城市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包含六個地級市和一個縣,數量居全國第四位(與廣東、四川兩省並列),僅次於江蘇、山東、浙江三省。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洛陽市,古稱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等,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位於河南省西部,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洛陽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十三朝古都之稱。1982年,洛陽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開封市,古稱大梁、陳留、啟封、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地處中原腹地,為河南省省轄市。開封是北宋都城,曾是世界最大的都市,我國五大古都之一。1982年,開封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商丘市,古稱睢陽、南京、歸德府等,位於河南省東部,為河南地級市。商丘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為我國重要古都,夏、商、春秋宋國及宋朝、金國都曾在此定都。1986年,商丘市入選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安陽市,古稱殷、鄴、彰德、相州,位於河南省東北部,為河南省地級市。安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華夏早期中心之一,有“七朝古都”之稱。1986年,安陽市入選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南陽市,古稱宛,別稱南都、帝鄉,位於河南省西南部,為河南省地級市。安陽為我國兩漢及三國名城,宛城曾是漢朝最大城市之一,為漢光武帝起兵之地,所以有帝鄉之稱。1986年,南陽市入選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鄭州,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中原腹地,現在為河南省省會、地級市。鄭州,為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夏、商、管、鄭、韓在此建都,2004年獲中國古都協會認可成為我國第八大古都。1994年,鄭州入選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浚縣,位於河南省北部,隸屬於鶴壁市,商代稱黎,西漢置黎陽縣,北宋稱浚州,明初降為浚縣,屬大名府。浚縣為千年古縣,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古蹟眾多,有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點2處,國保單位4處16項。1994年,浚縣入選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濮陽市,古稱帝丘、澶州、開州等,位於河南省東北部,為河南省地級市。濮陽為我國早期中心之一,檀淵之盟發生地,明清時期稱開州,屬大名府,有“中華帝都”之譽。2004年,濮陽市增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有八座,有兩座原屬大名府,居全國第四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