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故宮裡的“體一苞元”匾是什麼意思?

範佛


怎麼看懂故宮裡各個宮殿的匾額呢?

故宮裡的匾額很多,每塊匾書寫的人不同,寓意也不一樣,比如下面這塊(如下圖)

位於中和殿內的這塊“允執厥中”,它為乾隆皇帝親筆,出自《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大意就是告誡帝王做任何事都得要中正嚴明,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一個“中”恰好和“中和殿”相對應,放在這裡很協調。

所以,要看懂故宮裡每個宮殿的匾額到底寫的啥意思,必須清楚兩點:

一、這塊匾誰寫的?

二、這塊匾掛在哪個宮裡?

循著這樣的思路,咱們來看看這塊“體一苞元”匾到底啥意思?

“這塊匾在哪裡?”

首先看看這塊匾的位置,它在故宮西六宮的儲秀宮體元殿內(如下圖)

體元殿,原本不存在,它是慈禧“硬造”出來的。

咋造出來的呢?

在慈禧過50歲生日時,她擅自違背乾隆當年“不允許改造後宮格局”的遺命,將儲秀宮和翊坤宮打通,並將原來的儲秀門和翊坤宮的後殿部分改成了一座穿堂殿,即體和殿(如下圖)

這座小殿是慈禧日常吃飯、喝茶休息的地方,同時這裡還是她為光緒皇帝選妃的地兒,珍妃、瑾妃、隆裕皇后就是從這裡進了宮。

“這塊匾誰寫的呢”

體和殿為慈禧太后所造,那麼裡面這塊“體一苞元”匾也是她的親筆。為啥她要掛這樣一塊匾呢?

“體”字和體和殿相對應,體和殿之所以取此名,意思就是依著和氣來辦事,別老動氣兒。而“體一苞元”想必也有這層意思,畢竟這裡是她吃飯休息喝茶的地兒,得和氣,輕鬆。

“體一苞元”,應該出自《淮南子》“帝者體太一”,一說為《南齊書·卷十一》:於鑠我皇,體仁苞元”。

“苞元”,通“包元”,意為包含著五常(仁義禮智信或金木水火土),同時還有包羅萬象之意,隱身為胸懷寬廣;所以這四字連起來,大意就是說帝王應該心胸寬廣,效法太一(即萬物的主宰),這樣才能統治好國家。

這看起來好像是個說皇帝的,怎麼慈禧敢用呢?

很簡單,因為在當時,雖然光緒是皇帝,但她才是實際的統治者,她將儲秀宮和翊坤宮打通,原因就在於翊坤宮比儲秀宮離象徵權力的乾清宮更近,兩個院落打通,實際上是在像世人宣示她的權力至高無上;

“體一苞元”想必也有這層含義:我慈禧是萬物的主宰,我身上有太一之氣,我是這宮裡最大的!


宮殿君


“體一苞元”是什麼意思?許多人都是根據《淮南子》的“帝者體太一”來解釋的。或者不失其意。但我覺得,中國文化的根,應該在《易經》,老子的道家與儒家的思想都體現了易的精神,二者同源殊途。要解釋“體一苞元”,從《易經》與《道德經》中,找到“一”與“元”的意思。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

先看“一”。《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很明顯來源於《易》,道生一,道也就是一,也就是太極。“道”“一”“太極”這幾個概念,既相似,又有不同。要講明白,不是很簡單的事情。《道德經》第一章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裡不去做無益的解釋。明其大概,也就可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萬物都是“一”所生,那麼,做為天下統治者的帝王,就要體會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德。這就是所謂的“體一”。 “元”,《新華字典》的解釋有頭、首、始、大的意思。很明白,元,就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我覺得,“元”這個字在中國文化中之所以重要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它出現在《周易》乾卦的卦辭中。乾:元、亨、利、貞。孔子在《周易文言》中解釋說:“元者,善之長也。”換成白話是說,元,是事物一切好的方面中,最好的那一個。所以,元,是有本初的意思,他說明了事物是從那裡來的。當然,也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我們現在在研究事物的時候還說追本溯源,其實就是找這個“元”。

“元”字疊用的時候,“元元”,就成了百姓。古文中有“子元元”的說法,就是說當官的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老百姓。在政治上,老百姓對統治者來說,也是最重要的。這裡的元,可解釋為根本之意,理解為老百姓,應該也不錯。 苞,《爾雅》的解釋是,豐也。如“竹苞松茂”。同時,苞和“包”可以通假。這樣,就可以理解“苞元”的意思,就是使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生活美好,人口繁盛。 所以,“體一苞元”的意思是,做為統治者,應該體會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德,使的老百姓能夠自然正常的生活,繁衍。

從這個匾額的內容可以看出。這裡的主人應該是天下的統治者,也就是皇帝,才配得上這樣的胸襟與氣度。可是,我們知道,這塊匾的主人,不是皇帝,而是慈禧太后。這是慈禧所居儲秀宮體元殿的一塊匾。明白人只要看到這塊匾,就會明白,大清國的實際當家人不是皇帝,而是居住在這個地方的皇太后。

故宮裡,有很多匾額。每一塊匾額所題的內容,都是與宮殿的地位和作用相關聯的。比如三大殿,是處理行政事務的地方。而之後的,乾清宮、交泰殿、與坤寧宮,相當於皇帝的住處。這幾處在紫禁城的中心線上,地位是最高的。坤寧宮的東西兩邊,各有六宮,是妃嬪的住所。

按正規的禮法要求,乾清宮,是皇帝的住處。這個地方,皇后可以在這裡長住。也可以不在這裡常住。因為皇后有自己的專屬住處,這就是坤寧宮。其它妃嬪,可以到乾清宮陪皇帝,但不能住在那兒。

但清朝的實際情況與正常做法不一樣。從雍正開始,皇帝便不在乾清宮住,而是住到了養心殿。 慈禧所住的儲秀宮,宮中的地位不算太高,除了不能和皇帝皇后所住的乾清宮、坤寧宮相比之外。東六宮的承乾宮,西邊翊坤宮的地位,都比她所住的儲秀宮高。可是,雍正皇帝搬到養心殿之後。大清朝現實政治的中軸線,便向西移了。慈禧所處的儲秀宮,便處在中軸線偏東的位置上了。以傳統文化的視角來審視一下,還是挺有意思的。

故宮的匾額,都和宮殿的地位相關。比如太和殿的是“建極綏猷”。是說,建立國家機器,要遵守天道,治理百姓。 中和殿是“允執厥中”,也就是說,治理國家的時候要抓住,不偏不倚這個最大的原則。中和殿在三大殿中,也處在中間的位置。



三大殿與之後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六處的佈局,恰恰正如易經乾卦的六爻。三大殿是外卦,內三宮,是內卦。所以,三大殿的匾額,與治理國家相關。內二宮一殿,與個人內德相關。比如乾清宮,正大光明,既表示皇帝配天的陽剛之氣,也是做人的氣象。而交泰殿,是冊封皇后的地方。寫的是“無為”,表示的女性之德。也就是“坤”德。道常無為無不為。



介紹了這些,就是說明,慈禧所居的儲秀宮,按正統的做法,應該寫一些女德內容的匾額。諸如,溫良嫻淑之類。可是,慈禧是當時實際的掌權者。他雖然是太后,可是,也沒有辦法讓自己住到乾清宮裡去。所以,她只能把自己住的地方變得比乾清宮還高。差不多等同於太和殿的規格。“體一苞元”,就是這方面的體現。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塊匾額在位於西六宮之一的翊坤宮後邊的體和殿裡。

清光緒十年,為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大壽,對儲秀宮進行大修。將儲秀門和翊坤宮後殿拆除,在其舊址上建體和殿。慈禧住儲秀宮時,就在這裡吃飯飲茶。殿前有東西配殿,東南有井亭1座。後簷出廊,東西兩側接遊廊,北轉與儲秀宮東西配殿相連。體和殿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體一苞元”這塊匾額,就掛在體和殿室內北牆上。

那麼這塊匾的內容是什麼意思?

“體一苞元”出自《南齊書.樂志三.肆夏樂》“於鑠我皇,體仁苞元。齊明日月,比景乾坤。陶甄百王,稽則黃軒。訐謨定命,辰告四蕃”。意思就是:讚美我們皇上,躬行仁道,包含五常。與曰月共明,與乾坤等觀。百王陶冶,道法軒轅。承受天命確定宏圖大計,按時誡告四方藩國。”那麼“體一苞元”的意思就是體味無所不包的元物之道,從中發現治國之道。

匾上有三枚朱文印,由左至右依次為“數點梅花天地心”、“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和平仁厚與天地同意”。


衢毹記夢


“體一苞元”是故宮中體和殿的一塊匾,我個人對這個詞的理解是:體一應該是選自《淮南子》中的帝者體太一,意思是作為皇帝,應該效法太一。太一在道家是至高無上的,可以指宇宙萬物之本體;也可以指天地未分之初的混沌之氣,也就是盤古劈開的混沌氣;還可以指天帝,也叫“東皇太一”。

苞元應該是意同“包元”,包羅萬象的意思,具體的說應該是包羅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

“體一苞元”的意思應該是:帝王應該效法天帝太一胸有天地,包羅萬象。應該是誡勉皇帝要胸懷寬廣一點,有容人之量。

歡迎大家留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