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戰土耳其戰敗,歐美讓各古國復國,為何單單不讓拜占庭復國?

銫媒體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奧斯曼土耳其戰敗,經《色佛爾條約》,帝國被分解成40多個國家和地區,希臘、中東地區、非洲北部都基本上獲得名義上的獨立(事實上很多國家仍然處於歐洲國家的控制之下),不過,作為歷史古國的拜占庭,或者說東羅馬帝國,並沒有復國,這其實是各方政治勢力博弈,最後達成的一個妥協。

查士丁尼時代的拜占庭帝國

事實上,很多國家其實在 一戰之前就已經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去了,《色佛爾條約》不過在既成事實上再度確認罷了。比如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的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的黎波里(今利比亞)形式上是土耳其的邊遠省份,實際上在17~18世紀期間就已經脫離土耳其政府而獨立。182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而在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帝國獨立。

奧斯曼帝國

我們知道,希臘,以及像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等國,在舊日便是拜占庭帝國的領土,現在如果讓拜占庭復國,這些國家又該何去何從?是仍然屬於拜占庭,還是將這些國家踢出去。如果划進來,那麼這些國家獨立的意義何在,剛脫離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又掉進拜占庭帝國的掌握之中,他們恐怕一百個不願意。那如果把他們踢出去,又從哪去給拜占庭找一份領土呢?奧斯曼帝國剛戰敗,凱末爾便立即組織變革,廢黜了奧斯曼蘇丹,成立共和國,並表明他們也是受害者,這麼看來,小亞細亞也是動不了了。如此,縱然有心讓拜占庭復國,卻也沒有條件了。

拜占庭服飾

再有,從西方列強的想法出發,不讓拜占庭復國,最為符合他們的利益。大家就想一想,協約國剛把奧斯曼帝國打趴下,轉手又建立一個與奧斯曼帝國差不多的拜占庭帝國,這是閒的無聊嗎?如此大的國家一旦復國,不用多久便會脫離他們的掌控,不但無法保證西方各國在此地的利益,相反,甚至會馬上變成第二個奧斯曼帝國。原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能分就分,越分越弱,越弱,則更好控制,如此,對西方世界有好處。

另外,拜占庭消亡已經有幾百年之久,就連首都君士坦丁堡,也變成了伊斯坦布爾,一個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城市,更不用說被奧斯曼統治數百年的其他的領土。舊有的文化、制度甚至輝煌,都已經灰飛煙滅了。如今,要在這片伊斯蘭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基督教(東正教)國家,可想而知,後果究竟會如何,這是宗教方面的因素。

奧斯曼服飾

最後,拜占庭之所以在西方世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不僅僅是他的名字,更重要的,它是第二個羅馬,是羅馬文化的繼承者和保存者,是強大與富裕的代名詞,是英雄時代最後的餘暉。這樣一個國家,去複製他的名字,是在是一種褻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其實希臘一度差點被列強扶植回拜佔庭(東羅馬)帝國,希臘自從19世紀上半葉從奧斯曼帝國手裡獨立,就一直沒有放棄“偉大的理想”,也就是恢復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希臘半島和色雷斯、小亞細亞沿海地區的東羅馬帝國,這大致是12世紀時科穆寧王朝的領土範圍。

1897年以爭奪色薩利和克里特島的第一次希土戰爭中,奧斯曼土耳其獲勝,但退出了克里特島(歸國際託管)。

再經過20世紀初的兩次巴爾幹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希臘領土逐漸擴大,向北光復了愛琴馬其頓、西色雷斯,距離君士坦丁堡僅一步之遙。

1919年爆發了第二次希土戰爭,希臘企圖通過一戰戰敗後的有利機會過得士麥那等小亞細亞西岸領土,戰爭初期希臘軍隊勢如破竹,不光佔領士麥那,還一路向東挺近,1921年圍攻土耳其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安卡拉,土耳其瀕臨滅國,這時候土耳其國父阿塔圖爾克出現,推翻了奧斯曼王室,並且號令所有突厥人為國家為民族為伊斯蘭戰鬥,希臘軍隊很快崩潰,不久士麥那也被土耳其收復。最終簽訂了《洛桑條約》,土耳其得以保住了伊斯坦布爾附近以及整個小亞細亞。

希土戰爭期間協約國也曾希望佔優時希臘可以見好就收,但希臘拒絕了調停並打算滅亡土耳其,這是英法等列強不願意看到的。在希臘敗退後也沒有繼續軍事援助,選擇了以愛琴海將希臘土耳其分開,儘量減少兩國陸上邊界。

重新出現拜占庭帝國其實意義已經不大。

對於歐洲列強特別是支持希臘的英法來說,希臘做大做強對自己沒有太多好處。

對於希臘自身而言,他們其實只想要回君士坦丁堡,和小亞細亞西部北部的沿海土地,這裡當時仍然居住著不少信奉東正教的希臘人,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內部幾乎沒有希臘人的地方來說興趣不大。

對於文化精神層面來說,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拜占庭的精髓文化已經在之後的文藝復興中帶到了西歐,恢復拜占庭帝國已經沒有太多文化意義。



晨讀歷史


如果說,有一個帝國,在距今不遠的時候,喪失了它全部的榮耀,跌落神壇,甚至國破人亡,那麼它的名字,一定是奧斯曼土耳其。

公元1453年,來自西亞的土耳其人攻佔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最後的廢墟之上(東羅馬帝國軍民從未自稱拜占庭),建立了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奧斯曼帝國。事實上,它是人類目前為止最後一個如此規模的帝國。

(↑圖為奧斯曼帝國版圖及領土變更示意)

但帝國的榮耀短促異常。自1683年維也納城下一敗之後,奧斯曼再也沒能對基督教歐洲保持攻勢,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竟漸漸難以招架。在一戰之前,許多帝國曾經直轄的核心領土紛紛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的狀態,在歐洲各國的干涉和影響下,伊斯坦布爾和哈里發只能聽之任之。如阿里帕夏治下的埃及,以及哈希姆家族的漢志地區、英法覬覦已久的美索不達米亞、巴勒斯坦等,更不用說早已丟失的黑海、克里米亞和早已獨立的巴爾幹半島諸國。

而一戰時期,因為伊斯坦布爾的短視和判斷失誤,以及一系列由來已久的歷史原因,奧斯曼加入了德奧的同盟國陣營,隨著1918年同盟國陣營兵敗如山倒,國力孱弱且站錯隊的奧斯曼必然要接受戰後協約國對其的懲罰。這就說到了本文要回答的幾個問題:

1.一戰土耳其戰敗之後,協約國對其進行了怎樣的懲罰?

一戰結束之後,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及其繼承者土耳其共和國共簽訂了兩份和約,分別是《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其中《洛桑條約》是最終的土耳其與協約國達成的和平協議。

《色佛爾條約》規定,奧斯曼喪失除安納托利亞本土之外的幾乎全部領土和附屬國,安納托利亞本土也有大片領土被割讓給鄰國希臘、亞美尼亞等國,保留了日後允許境內庫爾德人獨立建國的地區,規定土耳其海峽沿岸地區為非軍事區並由協約國掌管等。

(↑圖片為《色佛爾條約》中奧斯曼帝國將割讓的領土)

奧斯曼帝國蘇丹和政府認可了這份條約,在國內引起了公憤,並引發了國內起義,起義者在安卡拉另立中央,並最終迫使蘇丹退位和奧斯曼帝國解體。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拒絕認可《色佛爾條約》,並與拒絕承認條約併入侵土耳其企圖恢復歷史版圖的希臘軍隊交戰。希臘入侵軍失敗後,西方各國承認土耳其共和國並與之重新談判,簽訂了《洛桑條約》,成為了現代土耳其共和國領土的基礎。

(↑《洛桑條約》規定的土耳其領土。可見涉及土耳其本土的割讓都被廢除,此劃分正是現代土耳其國界線的基礎)

2.哪些古國在對土耳其的懲罰中復國?

對土耳其的懲罰,我們以最後生效的《洛桑條約》為準。土耳其根據條約放棄了對已被英法等國瓜分的非洲原屬奧斯曼諸國的主權要求。這類國家包括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亞等國。這其中,僅埃及一國以英國保護國的身份成為獨立國家,其餘國家均淪為英法等國殖民地或類似地位屬地。同時,土耳其承認了英國、意大利等國對塞浦路斯等地的吞併。

在既成事實方面,土耳其和協約國似乎都沒有再更多關注。早已獨立的巴爾幹地區各國和在《色佛爾條約》裡被割讓給英法等國的敘利亞、伊拉克等地維持了之前的狀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裡沒有文明古國被複國。

而亞美尼亞和庫爾德人聚居區,在《色佛爾條約》裡被認可獨立,在《洛桑條約》中則被取消了獨立。土耳其日後對這兩個有“貳心”的國家地區(民族)多有防備,乃至發生大規模衝突,直接釀成了幾年后土耳其境內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以及至今為止都存在的土耳其人與庫爾德人的尖銳對立。

3.是否存在西方國家“不讓拜占庭復國”?

如前所述,一戰後對土耳其的懲罰中,並沒有包括問題中提到的“為拜占庭復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總體而言很複雜。

首先需要明確,歷史上並沒有一個國家自稱“拜占庭”,1453年亡於奧斯曼的國家的官方稱呼始終是“羅馬帝國”,在對外交往時,有時會出現“東羅馬帝國”的稱呼。我們之所以有著這樣對“羅馬”稱號的堅持,是因為這樣的稱呼,直接關係到我們對這一關鍵問題的回答。

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在一戰結束之後,正式生效的對土耳其懲罰的《洛桑條約》中,並沒有規定任何關於恢復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文字。英法為主導的一戰歐洲勝利國,並沒有幫助我們俗稱的拜占庭帝國復國。

4.“拜占庭”到哪裡去了?什麼是“羅馬”?

事實上,英法沒有恢復“拜占庭”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並不能找到代表那個最後的“羅馬帝國”的主體。

作為強大的羅馬帝國文化的傳承,在歐洲,只有繼承了羅馬衣缽的國家才有資格被稱為“羅馬”,只有繼承了羅馬法統的君主,才有資格自稱凱撒(皇帝)。關於羅馬正統性的爭執,也貫穿了整個歐洲史。

眾所周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臨終前將帝國分為了兩部分,東西羅馬這兩個國家分別的命運和傳承,構成了羅馬這個概念的前後歷史。

在西方,正統的西羅馬帝國滅亡於蠻族入侵的公元476年,稍後的6世紀成立的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在宗教和法統上繼承了西羅馬。“神聖羅馬帝國”1806年亡於拿破崙,“羅馬”的皇冠落在了法蘭西。歷經坎坷之後,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法國把“羅馬”和皇帝之位又拱手還給了德意志。正是在奧斯曼帝國死亡的這次第一次世界大戰,戴著皇冠的德意志被挑落馬下,君主制遭到廢黜,且沒有新的君主繼承皇冠,西羅馬的法統正式結束。

而在東方,建都“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直到1453年才亡於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也自稱繼承了羅馬皇冠,但由於羅馬帝國後期,基督教成為國教,顯然歐洲不可能接受一個穆斯林凱撒,奧斯曼也被後人嘲笑為“綠羅馬”。但人們廣泛相信,東羅馬的法統沒有斷絕,在君士坦丁堡淪陷前後,東羅馬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妹妹索菲婭下嫁遙遠的莫斯科大公,多年後,統一俄羅斯的大公伊凡四世自稱擁有羅馬血統,宣稱自己是凱撒(沙皇),並宣稱俄羅斯是“第三羅馬”。俄國因自詡東羅馬繼承人,多次對奧斯曼動武,企圖“光復”新羅馬。諷刺的是,“第三羅馬”俄國君主、“第二羅馬”德國君主,以及“綠羅馬”奧斯曼君主,均在這次大戰後下臺退位。事實上,無論是法統上、宗教上,還是牽強附會的,“羅馬”這個概念已經徹底絕嗣。

5.“借屍還魂”的東羅馬與“伊斯坦布爾問題”

如果說,已然死去的“羅馬”和“拜占庭”在世間仍有影子和遊蕩的靈魂,那它一定是希臘。自15世紀淪陷於土耳其人之手,希臘地區就從未停止反抗。從宗教信仰,到文化認同,再到人口組成,希臘與奧斯曼核心區格格不入,而與曾經的拜占庭是那麼相似,以至於東羅馬國教東正教和復興帝國的理想構成了希臘淪陷400年“黑暗時代”人民的精神支柱。事實上,在奧斯曼得勢之前的百年,現代希臘的版圖、信仰、人口屬性和文化認同,都和東羅馬所剩無幾的領土高度重合。因此,對於希臘人和“羅馬”遺老遺少來說,復興希臘就意味著復興羅馬。

因此,希臘始終是肢解奧斯曼和進攻土耳其的主力軍。和約簽訂後,希臘軍隊不顧國際調停,大舉入侵土耳其,一度攻佔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希臘和世界都更熟悉它另一個名字:以弗所),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而這次,上帝更垂青土耳其人的國父,凱末爾把舊日羅馬的最後一點餘暉徹底扼殺,拜占庭和羅馬,終究成了歷史名詞。

而伊斯坦布爾,當然你可以叫它君士坦丁堡,對土耳其和西方,都有特殊的意義。對突厥人而言,它是奧斯曼的榮光。對俄國人而言,它是必須光復的“故土”。對希臘人而言,它是闊別400多年的“進城去”。而對所有心向光榮與偉大的精神羅馬人而言,它是永不褪色的“新羅馬”,是金角灣永不淪陷的要塞,是飄揚的鷹旗,是紫袍掩映下的軍團和公民,它就是羅馬。

時至今日,伊斯坦布爾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城市。這裡是歐亞分界線,這裡有穆斯林的藍色清真寺,這裡有東正教普世牧首,這裡有1500萬人,當然還有歷經千年的聖索菲亞博物館。你問我為什麼羅馬沒有復興?我不知道,也許我們現在,就生活在奧古斯都、圖拉真、查士丁尼們孜孜不倦追求了一生的“羅馬和平”裡。誰是羅馬呢?我們都是羅馬。

(↑圖為伊斯坦布爾及街拍。圖源自水印)


(↑圖為伊斯坦布爾軌道交通示意圖 )


公民康明誠


一戰後,拜占庭真的沒復國嗎?答案並非單一。如果從拜占庭早期濃濃的羅馬風來看,拜占庭真的沒有再現,但從拜占庭後期的希臘風來看,希臘的復國相當於拜占庭的復國。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2部分後,東羅馬帝國也叫做“拜占庭帝國”。公元7世紀上半葉,拜占庭逐漸完成希臘化,希臘語成為帝國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居民信仰的東正教與西歐的天主教差異明顯。

與此同時,隨著拜占庭的衰弱,帝國的領土不斷減少,後期基本就龜縮在希臘半島一帶,於是很多時候“希臘”就指代拜占庭、“希臘人”就指代拜占庭人。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跳下戰馬,持劍一頭衝向穆斯林近衛軍……歷經千年的拜占庭亡國……

這一天具有重大歷史象徵意義,被視為歐洲中世紀和近代的交界點,也意味著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儘管名義上的羅馬衣缽還在繼續,比如沙皇俄國自認承繼拜占庭,只因為沙皇娶了拜占庭的皇女;奧斯曼帝國也自認是接班人,被征服的拜占庭在新的名號下重生。

外人看來,作妖的繼續作,反正拜占庭已經毀滅。而拜占庭的毀滅,讓歐洲失去阻擋奧斯曼帝國的前哨堡壘,從而正式開啟雙方愛恨情仇……

進入19世紀初,希臘民族主義運動以一種文藝復興的模糊面目出現,一些希臘人在民族情感的激烈下開始採取軍事手段謀求獨立。

1821年,希臘人在帕特拉斯城發動起義,當時奧斯曼軍隊正在對付阿爾巴尼亞的叛軍。這樣一來,希臘起義軍便有機可乘,逐個擊潰奧斯曼帝國在當地的軍事要塞。

6年後,反撲來的奧斯曼軍隊於1827年6月攻下雅典,眼看希臘獨立戰爭即告失敗。關鍵時刻,歐洲國家終於決定援助希臘基督徒,俄國、英國、法國相繼出手。

“西亞病夫”終究不是列強的對手,奧斯曼蘇丹承認希臘獨立,穆斯林軍隊完全撤走。1830年,希臘王國建立,版圖包括希臘的大部分陸地地區,以及除克里特島之外的諸多島嶼。

如果希臘獨立可視為拜占庭復國的話,那麼早在一戰之前就已經復國。反之,不視為復國,那麼拜占庭就再也沒有復國。


子屠龍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的確讓人感到惋惜,但同樣也是順應歷史優勝劣汰的潮流,無論是從物質還是精神層面來說,拜占庭這個昔日的地中海霸主都不具備復國的基礎。



♛ 民族主義風潮盛行的20世紀初使得沒有主體民族的國家維繫極其困難,內部矛盾激化,並且容易受國外更強大的民族共同體族群影響。

就如同俄國以斯拉夫民族保護神的身份多次涉足波蘭和巴爾幹國家的內部事務,而同樣後來的德國也是妄圖將有日耳曼人生存的地方都變成德國的土地。而且在巴爾幹,沒有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不僅有民族矛盾,還有宗教民族,而這種矛盾在20世紀末的克羅地亞內戰中都有所體現。



所以說,作為希臘來說,他們認同並且接受拜占庭的文化傳承,但只想建立希臘人的希臘王國。

♛ 希臘倒是想重現拜占庭帝國疆域的榮光,但歐美列強絕對不允許歐亞橋樑上再出現那樣強大的勢力,那樣不利於他們在中東的勢力拓展和經貿活動,而且就算沒有他們的干預,原拜占庭帝國疆域上的各個民族國家也喪失了聯合在一起的基礎。

希臘的野心就是希土戰爭了,而這裡講的就是第二次希土戰爭,也就是一戰後爆發的那次。無獨有偶,波蘭人同樣也在一戰復國後選擇了向元氣大傷的蘇聯開刀,向東奪取領土。

波蘭人和希臘人都一樣,都認為自己才是俄國和土耳其侵佔領下那些領土的合法擁有者。

在協約國的授意下,希臘佔領了士麥那引發了第二次希土戰爭,但在土耳其人的反抗下希臘軍隊最終開始全面崩潰並最終撤出了安納托利亞。希臘的雄圖霸業最終在1923年的《洛桑條約》上劃下了休止符。此項條約確立了近代土耳其國家的疆域,並使得土耳其的獨立主權地位得到了鞏固。

歐美列強就是打的如此算盤,很簡單的一個均勢原則,就像英國在日不落時代在歐洲大陸上所做的一樣,不會讓土耳其和希臘任何一方過於強勢。

當然在土耳其奉行脫亞入歐,親近美國,加入北約之後,其利益和一些權限就可以說是增加了,這也是站隊帶來的好處。


普魯士之魂


在20世紀初這個民族主義思潮氾濫的時代,要想重建拜占庭帝國這種多民族、多文化的帝國顯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以及清朝之所以滅亡解體除了對外戰爭的失敗,主要就是因為民族主義的興起,帝國境內的各民族都想獨立建國,再也不想在一起過了,在這種民族國家興起的時代,復興拜占庭帝國顯然不合時宜,也根本無法做到。

一、民族主義崛起與多民族國家的解體:奧斯曼、奧匈以及清朝

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民族主義就開始如火如荼的席捲世界,那麼民族主義的定義是什麼呢?美國學者斯蒂芬提出:“民族主義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他相信民族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標,他要求所有民族成員對民族利益應該抱有不容任何質疑和妥協的忠誠,民族主義非常依賴於區分敵我,他通常表現為對另一群不同的民族的敵意。”


那麼民族是什麼呢?斯蒂芬給民族的定義是:“民族是一個具有親屬關係的共同體,是其成員之間由於出生境況相同而形成的密切相關、佔據廣闊領地、有時間深度的共同體。”他的要素有領地、具有共同歷史以及相近的語言和文化。

法國大革命的成就在於他界定了法蘭西民族,並且製造了法蘭西民族主義,之後這種民族主義又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進而全世界,所有人都開始按照民族的定義來劃分敵我,將對民族的忠誠置於一切之上,這直接導致了各種多民族國家的解體。

在奧斯曼帝國,希臘半島的基督教徒和希臘人開始建立自己的民族意識,並對信奉伊斯蘭教,說土耳其語的土耳其人展開反抗,而中世紀以來土耳其對希臘的壓迫成為了反抗的最大動力。而在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人也重新界定了自身,並開始反抗統治他們的土耳其人。就是土耳其人自身,也開始主動分裂帝國,凱末爾主動放棄了外族的領地並開始驅趕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實際上,奧斯曼末期,無論是不是土耳其人,都不想維持多民族帝國了。

在清朝,漢人接受了民族主義的觀念,認為清朝的剃髮易服和八旗制度是對漢人的屈辱,並開始祭奠崇禎和明朝,以喚醒漢人的歷史記憶,對滿族統治者展開反抗,導致了清帝國的覆滅。

可見,在20世紀初,多民族國家已經存在不下去了,解體是一種必然,而昔日的拜占庭恰恰就是多民族國家。

二、昔日的拜占庭疆域和奧斯曼差不多,不可能恢復

如果我們看看地圖,我們會發現拜占庭昔日的疆域和奧斯曼帝國高度重合,要想恢復拜占庭跟恢復奧斯曼帝國難度幾乎一樣。這意味著要將希臘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埃及人再次整合成一個帝國,在民族主義興起的20世紀,怎麼可能做到?而且土耳其所在的區域恰巧就是拜占庭的核心領土,這意味著要把土耳其消滅才能恢復拜占庭,那既然如此,還制衡什麼?而且要想消滅土耳其談何容易?所以復原拜占庭不具備任何現實條件。

(拜占庭和奧斯曼領土高度重合)

奧斯曼帝國解體本來就是因為各民族想獨立建國,不想成立多民族帝國,如果歐洲列強強行這麼幹,簡直就是撞雷,這些把歐洲視為解放者的民族會頃刻間反戈一擊,歐洲何必幹這種逆歷史大潮的事呢?

三、歐洲列強的方針:按照民族為單位復興古國

實際上歐洲列強復興的古國幾乎都是按照當時興起的民族來劃分的,希臘人有了民族意識,那就復興希臘,塞爾維亞有了民族意識,就復興塞爾維亞,阿拉伯有了民族意識,就復興阿拉伯,這不過是利用趨勢的一種政治手腕,根本不是什麼文化原因。


按照那些民族認定的敵我來劃分,既能收買他們的人心,又能間接削弱土耳其,何樂而不為?要知道土耳其在只保有小亞細亞半島後實力已經銳減,也就是一個準強國,不要說和俄羅斯這種二流列強比,就算是希臘、亞美尼亞這種不入流的小國也可以與之一戰,這麼多小國挨著土耳其,已經有所制衡,這些小國加上列強的背後支持,實際上已經足以制衡土耳其。列強又何必復興什麼不符合歷史潮流的、多民族的拜占庭帝國呢?


沉思的托克維爾


一戰後歐洲政治安排的原則是“民族自決”,系美國總統威爾遜首先提出,得到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蒙梭有保留支持後貫徹實施的,具體原則就是用“民族獨立”的原則拆分戰敗國,並順便摻入一些對勝利者列強有利的私貨。

根據這一原則,波羅的海三國、芬蘭、波蘭都從俄羅斯獨立(俄雖是協約國成員但中途退出了戰爭,而這些獨立的領土系俄德佈列斯特條約劃給德國控制的,所以成了戰敗國土地);多民族的奧匈帝國被切分為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個民族國家,和羅馬尼亞同族的比薩拉比亞被劃歸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黑和門的內哥羅以“都是斯拉夫人”為由劃入一個後來叫南斯拉夫的國家……至於私貨就多了,否則奧匈捷三國何至於連一寸海岸線都不剩。

在這種原則下戰敗國奧斯曼土耳其自然是慘到不能再慘:阿拉伯和北非地區的幾乎所有領地都被划走,歐洲部分的大部分也以“那些是希臘人”為由劃給了希臘,甚至阿爾巴尼亞也獨立了。今天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岸邊的島嶼大多歸了希臘,也是當時“民族原則”劃分的後遺症。甚至,當時已有讓庫爾德地區按照“民族自決”原則獨立建國的議論,只是巴黎和會集中解決歐洲問題因此未遑顧及而已——要知道連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國父凱末爾的老家薩洛尼卡都丟給希臘了。

但很快凱末爾就起勢並帶領土耳其觸底反彈,畢竟英法俄在中東佈局不穩還要防範蘇俄在伊朗的毛手毛腳,而希臘本身並不強,另一個奧斯曼的歐洲鄰國保加利亞自己也是戰敗國和土耳其同病相憐,因此最終現代土耳其守住了安納托利亞+伊斯坦布爾的“基本盤”,未繼續損失下去。

這樣一來拜占庭上哪兒去“復興”呢?它的故地就是君士坦丁堡,舊日臣民就是已經變成希臘人的那些東正教徒,既然希臘是戰勝國、土耳其又保住了伊斯坦布爾,那麼它只能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了——事實上,1832年5月《君士坦丁堡條約》承認希臘獨立,就已經意味著拜占庭復國再無可能,因為在拜占庭故地上東正教徒反對奧斯曼的運動已演變為逐漸凝聚為希臘民族情緒的“希臘啟蒙運動”,既然希臘民族國家意識已經“啟蒙”,也就沒有“拜占庭民族國家意識”再立足的餘地了。


陶短房


土耳其參與一戰時是同盟國成員,戰敗領土慘遭瓜分,但是再怎麼說也是有西方血統的國家。拜占庭是東羅馬帝國的政權中心,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但是早在公元1453就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佔領了。其次“拜占庭”這個地名被“伊斯坦布爾”取代,併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國都。

土耳其之父凱末爾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土耳其雖是落後的專制主義國家,封建性質很高,但卻不是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像印度,埃及等這樣的國家才是帝國主義國家主要扶持封建勢力的對象。殖民統治在一戰後不同程度的削弱,而民族獨立運動,和共產主義是首要敵人,而不是同類的資本主義興起國家。

從凱末爾革命開始西方大國是干涉過土耳其進現代化資本主義改革事業的。但是其程度不及干涉蘇聯那樣強烈。西方雖有想扶植土耳其封建勢力但是並不是“拜占庭”。有必要指出土耳其實際上是阿拉伯人和西方人各佔一半的國家,拜占庭也就是伊斯坦布爾是當時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在1923年才遷都安卡拉,直到現在伊斯坦布爾仍然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而不是首都安卡拉。

法國曾支持希臘干涉土耳其,但最終被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國民軍隊挫敗,此後法國不得不停止對土耳其過分的壓迫掠奪。並在希臘軍被打敗后土耳其與協約國在1922年簽訂了停戰協定,1923年簽訂了史稱《洛桑公約》的協定,其確定了當今土耳其的領土範圍。

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資本主義革命是在廢黜封建素丹,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前提的,早在一戰開戰前,英國人許諾受奧斯曼土耳其壓迫的阿拉伯人參戰可以在戰後獲得獨立。這使得土耳其與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差距大到不可想象。倘若說西方國家沒有支持“拜占庭”那麼也間接支持了歐洲部分人移民的後裔。即便99%的國民信仰伊斯蘭教。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土耳其又居歐亞之間難免會被西方國家覬覦,所以西方國家不一定非要支持土耳其多方勢力,拉攏土耳其共和國政府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西方國家都有各自的打算,而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也沒有報復性的開展掠奪戰爭,所以直到今天土耳其還成為了北約集團的成員國之一。

土耳其是少數幾個非發達國家擁有完整工業的國家,土耳其國產坦克“阿勒泰”

多方的對外干涉和一戰的影響使得這種行動不得不減少起來,畢竟支持某方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資援助,但是一戰剛結束國內都還沒解決怎麼可能既要對付蘇聯,又要在其他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施加更強的影響力呢!


客矢解


一戰土耳其戰敗,歐美讓各古國復國,為何單單不讓拜占庭復國?誰說東羅馬帝國沒有復國?希臘復國就是東羅馬帝國復國啊!當然似乎題主和有些朋友可能不這麼看,但要知道東羅馬帝國的衰落與滅亡其實是個很漫長的過程,而到後期東羅馬帝國其實基本上就是希臘和少量周邊區域,而且希臘語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都是東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所以後期的東羅馬帝國,其實就是希臘人的民族國家了。


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其實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時,東羅馬帝國確實相對受到的衝擊比較小,所以其領土基本上得到了保持。而且其實在羅馬帝國時代,東羅馬地區始終是在經濟方面領先於西羅馬帝國的,國力本身是很強的。因此在公元6世紀,也就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幾十年之後,東羅馬帝國在其皇帝查士丁尼大帝的引領下,還曾經一度利用不同日耳曼王國之間的亂局,多次擊敗了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重新擴張進入了原屬西羅馬帝國的意大利和非洲西北部,並重新控制了羅馬城,大有重新統一羅馬帝國的趨勢。

公元6世紀中葉鼎盛時期的東羅馬帝國,圖中土黃色區域為東羅馬佔領的西羅馬故地

公元546年,東羅馬帝國重新佔領了羅馬城,甚至一度將日耳曼哥特人逐出了意大利。在公元555年到565年查士丁尼去世時的高峰期,東羅馬帝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280萬平方公里左右,超過了羅馬帝國鼎盛期的一半。後來雖然哥特人在反攻中又重新控制了意大利大部,但東羅馬帝國對羅馬城的佔領還是一直持續到了公元751年羅馬被日耳曼倫巴底王國攻陷。

但在重新失去對意大利和北非地區的控制權之後,其實東羅馬帝國已經接受了無力恢復羅馬帝國的現實,所以雖然後來它的國名始終還是“羅馬人民與元老院”,也就是它還始終自認為是羅馬帝國,但在公元610年到641年東羅馬皇帝希拉剋略在位期間,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拉丁語被廢棄,希臘語被定為東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這種轉變也是後來歐洲人不再認可它是羅馬帝國,而將其稱為拜占庭帝國的原因之一了。

東羅馬的興衰史

所以在這之後的東羅馬帝國,實際上就逐漸轉變成了一個希臘人的帝國。而也是在此期間,東羅馬皇帝莫里斯一世在軍隊叛亂中被殺,而他活著的時候曾經幫助薩珊波斯國王霍斯勞二世取得王位,因此他死後薩珊波斯以此為由和東羅馬帝國之間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破壞性戰爭,時間長達28年。戰爭的結果是雙方兩敗俱傷,雙方的國本都受到動搖。結果在戰爭結束四年之後,阿拉伯帝國建立並迅速崛起,不但滅亡了薩珊波斯,還從同樣虛弱的東羅馬手裡奪走了其最富庶的省份埃及和敘利亞,東羅馬帝國的統治區域進一步收窄。

馬其頓王朝中興時期的東羅馬帝國

儘管在後來,東羅馬帝國在公元11世紀的馬其頓王朝和公元12世紀的科穆寧王朝時代曾經有過兩次中興,在小亞細亞的領土有所擴大,而且還促成了十字軍東征,極大地打擊了對其威脅最大的塞爾柱突厥帝國,但十字軍的到來卻最終給東羅馬帝國敲響了喪鐘。公元1204年,十字軍以幫助一名叫小阿列克修斯的東羅馬王子奪回東羅馬帝位為由,攻克並劫掠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在原來東羅馬的核心統治區域建立了由其控制的拉丁帝國,東羅馬帝國事實上在此時就已經滅亡了。

最後的“東羅馬帝國”控制區域,就是圖中那兩小塊互相不挨著的紫色區域(圖例最下方那個顏色)

直到公元1261年,由一些東羅馬貴族在小亞細亞地區建立的尼西亞帝國才最終復仇成功,滅亡了拉丁帝國,重建了東羅馬,但其統治區域在之後就基本上只侷限在現在的希臘本土和小亞細亞的希臘人聚居地了。而且後期這個東羅馬幾乎成為了周邊強權的附庸,幾任皇帝都主動和蒙古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和親,在蒙古人的庇護下,在周邊列強的夾縫裡勉強生存。所以在公元1261年重建的東羅馬帝國,其實還能維持對希臘本民族的統治都已經堪稱幸運了。

希臘復國以及為什麼“東羅馬帝國”不可能重建?

而到公元15世紀中葉,也就是東羅馬帝國滅亡前夜,最後的東羅馬其實基本上已經淪為了君士坦丁堡和希臘南部地區的幾個城邦聯盟,而希臘大部在之前幾十年其實就已經被奧斯曼帝國佔領,所以最後東羅馬的滅亡其實是一個壽終正寢的漸進式過程。不過這時滅亡的雖然還是東羅馬帝國,但其實在歐洲是沒有多少人認為它跟“羅馬”還有什麼關係,當時歐洲人的感受其實只是“唉,希臘也被穆斯林佔領了……”因為東羅馬帝國成為希臘人的民族國家已經好幾百年了。

奧斯曼帝國,中間深棕色區域是公元1481年的疆域,也就是滅亡東羅馬後不久的疆域

所以雖然在奧斯曼的統治建立之後,東羅馬故地希望重新獨立的呼聲幾乎從來沒有中斷過,但他們所要求的獨立就是希臘獨立,因為想在根本不是希臘人的其它地區重建鼎盛時期的“東羅馬帝國”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地中海東岸早就發生了滄海桑田式的變化,希望復國的希臘人就算是做夢也不會再去夢想重建那樣的帝國了。

而到了19世紀之後,因為文藝復興的遺產影響,古希臘文化重新成為了西方世界許多知識分子的時尚,因此仍然被奧斯曼所統治的希臘成為了歐洲社會的一個關注焦點。比如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就曾為激發希臘人的民族覺醒寫下了名詩《哀希臘》。同時巴爾幹地區各個斯拉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聲勢也不斷高漲,公元1815年,塞爾維亞成為了首個擺脫奧斯曼統治的巴爾幹民族。

拜倫在希臘去世後的遺像


而希臘的獨立戰爭也在這種環境下於公元1821年爆發。但其實僅憑希臘人自己的實力是不可能擊敗奧斯曼帝國的,所以在公元1826年,希臘各地的起義基本已經被奧斯曼帝國所鎮壓。但古希臘這個形象在歐洲社會多年累積的悲情卻發揮了作用,在希臘獨立戰爭中,有許多歐洲人志願前往希臘參戰,拜倫本人甚至組建了一支志願軍赴希臘參戰,最後還死在了戰爭期間的希臘。此時幫助希臘獨立已經成為了歐洲人的共識,奧斯曼的鎮壓則成為了公憤。到公元1827年沙俄、英國和法國決定干涉希臘局勢,派出聯合艦隊在當年10月20日摧毀了奧斯曼帝國的艦隊。次年第八次俄土戰爭爆發,法國也直接出兵希臘,希臘人藉此東風大舉反攻,最終在當年將奧斯曼勢力完全逐出希臘本土,希臘實現了獨立。

所以其實希臘獨立復國,復興的就是末期的東羅馬帝國,因為它和末期的東羅馬一樣,是希臘民族國家,而不是古希臘時期的城邦。只是他們的復國是在歐洲各國的幫助之下實現的,但歐洲人很早就不認可拜占庭政權是東羅馬帝國了,因此希臘不可能再以東羅馬帝國的名義復國,而只能以古希臘的名義復國,但實質上這個“希臘”是等同於後期的東羅馬的。

現代希臘

至於為什麼沒有重新收復君士坦丁堡,答案其實也比較簡單,因為公元1828年希臘本土雖然獨立了,但奧斯曼仍然具有很強的實力,其在小亞細亞地區的統治還非常穩固。而希臘的獨立卻使奧斯曼明白他們也不可能再長期統治當時大量生活在小亞細亞的希臘人,而且當時在希臘本土,也生活有大量土耳其人和其它穆斯林,所以最終雙方為了各自統治的方便,進行了強制人口互換,即小亞細亞的希臘人都遷到了獨立的希臘,而希臘境內的土耳其人和穆斯林則遷到了奧斯曼境內。


這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真正崩潰時,在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周邊已經基本沒有希臘人居住了,而希臘獨立之後也一直和末期的東羅馬帝國一樣,是個非常孱弱的國家,它根本沒有能力去強迫土耳其讓出領土,甚至是再進行強迫移民。所以收回君士坦丁堡當然也就不可能了。


桃花石雜談


之後打敗了拜占庭,更納入羅馬的政治、文化理念。當歐斯曼人進入中東的阿拉伯世界後,則承繼了之前的波斯伊斯蘭帝國架構而轉入定居的農業社會;也因為如此的轉變,以前遊牧部族的機動力逐漸降低,無法再進行大規模的領土擴張。此時儼然成為平和穩定的世界性大帝國,雖然有薩法維帝國擋道而無法再向東前進,但此時帝國的規模與之前的阿巴斯朝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更勝於波斯的薩法維帝國與印度的蒙兀兒帝國。

相較於其他兩個火藥帝國,歐斯曼帝國任用了相當多的基督宗教徒、猶太教徒於朝廷的重要職位。歐斯曼人自認為這種包容的態度是在宣揚先知穆罕默德的理念,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伊斯蘭社群時,其成員亦包含了猶太教徒與基督宗教徒。伊斯蘭前的一神信仰價值觀與基本教義被吸納入伊斯蘭,其中的密契主義與伊斯蘭的社會改革理念結合發展,成了所謂千禧年救贖的教義。

歐斯曼帝國朝廷重用基督教徒,顯示出在「腐敗」的基督宗教世界,突厥人的帶來伊斯蘭教義無異是一種救贖。後來歐斯曼人進入中歐、東南歐、東歐等地區,對某些受壓制的基督宗教徒與猶太教徒而言,這些活動被詮釋成一種具解放的意涵。而在十字軍東征延續的過程中,神聖羅馬帝國與歐斯曼帝國領導者堅持自己的對外活動標榜乃「救贖」與「解放」,就連遠在東邊的薩法維帝國君王與其他基督宗教王國統治者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