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雖然我們文化產品的總量增長很快,時不時也會有優秀的作品出現,但是必須承認,如果和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還非常缺少真正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文化IP。”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說。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

對於互聯網內容平臺而言,現在文娛產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頭部IP成為流量收割的保證,IP成為內容生產、輿論發酵、資本落地等各環節的推助器,內容產業瘋長的背後IP卻成為快銷品,生命力逐漸流失——平臺方意識到了竭澤而漁帶來的危機,它們試圖生產新時代的文化IP,並重構一條生態鏈,讓流量自然化,各產業之間敞開懷抱,延續IP更長久的價值。

在2018年上海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構建影視產業鏈條,打造中國文化符號”分論壇上,程武感嘆,好萊塢製造出了超級英雄、阿凡達這樣具備時代色彩的文化IP,並且將IP影響力擴展全球,以全球電影大概6%的數量,佔據全球8成左右的電影放映時間;日本將ACG文化發揮到極致,讓遊戲IP馬里奧代表國家象徵出現在里約奧運閉幕式上——中國也需要具備文化承載力與象徵性的文化IP,為文娛產業注入新血。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今年4月,程武在2018騰訊UP新文創生態大會上正式提出“新文創”理念,希望更系統地關注IP的文化價值構建,塑造以IP為核心的良性循環。這或許是騰訊影業為文娛產業提供的一條新思路。

中國功夫、熊貓、孫悟空、武俠……新時代,中國如何開輸出新的文化符號?

說到中國文化,你能想到的文化符號有哪些?

“和英國的電影工作者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們對中國電影的文化符號就是功夫電影,就是李小龍,就是成龍。” 導演黃建新說。中國功夫電影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從服裝、道具、動作、包括想象力,這是中國文化獨有的電影特色。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黃建新)

影視製作人柴智屏說到了偶像劇,“歐洲人知道臺灣有偶像劇,說明偶像劇也是一種文化。新的電影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播的文化。”

“ 熊貓。”陸川導演提到,“在給迪士尼建立印象中國的時候,我最不想選的就是熊貓,但是導演說不選熊貓的話,這個片子就拍不下來了,熊貓一定是中國的一個形象。”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著名導演、編劇陸川)

2017年由迪士尼出品、陸川導演的自然類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國內票房達到6500萬,北美票房近1400萬美金。而在這之前,有過北美髮行經驗的業內人士推斷這部作品票房可能只有20萬美元,結局是出人意料的,“美國的主流社會對中國是有好奇心的。”

閱文集團總裁吳文輝提到了另一個經典符號,“從小到大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孫悟空,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這是未來最大的財富之一,無論是在中國的市場,還是全球的市場上,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

程武則從文化類別中找到了更為宏觀的符號,“我覺得中國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武俠夢,會想到金庸先生,外國人基本沒有武俠的說法。”騰訊影業今年也推出了幾部武俠作品,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風格表達中帶有中國水墨畫的形式,蘊藏著中國的哲學思辨,改編自古龍小說的電視劇《歡樂英雄》,用“新文創”的思路拍出年輕人喜歡的武俠喜劇,還有頭部劇集《慶餘年》,劇集將中國五千年的思想濃縮成一幅幅畫面,呈現著中國文化,包括服飾、道具、詩詞等。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這個問題牽扯出了中國文化中經典,但似乎也暴露出了國內文化產業的現狀,經典IP支撐著文娛產業的繁榮,但屬於互聯網時代的文化IP尚未誕生。流量內容的刺激下,國內各類流行符號大量產生,但這些符號不具備生命力,出現一段時間後就被信息大潮覆蓋,真正形成文化符號、具備國際象徵意義並經得起時間沖刷的依舊是功夫、熊貓、孫悟空這類IP符號代表,國內缺乏新時代的文化IP。

“這些年中國新時代的文化符號,還是比較的少,相對歐美在這二三十年創造的新IP文化形象,中國新時代的IP文化符號,到現在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出現,如果中國文化未來要繼續不斷的走向全球,除了挖掘傳統的文化,還要符合新時代一些新的文化符號出來。”吳文輝說。

這是文娛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新文創的思路則在試圖打破困局。如何打造新文化IP,程武以新文創思路提出了具體的方案,“首先,繼續深耕每個文創的細分領域,打造在市場上站得住的產品,我覺得獲得市場和獲得觀眾的認可是一個重要的基礎;第二,在創作過程中,我更加自覺關注文化內涵的表達和存在,這一點決定著IP的生命力;第三,要形成新的協作機制,在文創各個領域之間,在多個文化主體之間實現深度的連接和融合的共生。”

這條思路是將文化產業整體化,共同實現IP影響力擴容的提升,不再將不同文化領域的作品孤立地割裂開來,而是在文學電影、在動漫、影視劇、遊戲,周邊和主題樂園等各產業尋找共通、共融和共生的方式,協作共生,構建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的文化IP。

IP與原創之間的關係:優秀的改編,尊重IP內容並尊重行業規則

新文創思路是符合當下文娛產業發展的,2017年中國泛娛樂產業創造的核心產值超過5千億元,在中國數字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五分之一。IP流量內容成為行業的主旋律,頭部IP具備衍生影視、遊戲、動漫等泛娛樂產業鏈的能力,但是產業之間存在壁壘,個體化的IP內容並未達成真正的互融共生,相對孤立。

產業協作是需要攻克的難題,另一個難題則是如何把握原創內容與IP內容之間的平衡——“影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影視是一種最具有大眾基礎的文化載體,在整個IP的塑造過程中,它所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程武說。——這將問題具體化,影視改編中原創與IP之間的關係。

陸川強調了原創的重要性,“IP要轉化成影視的時候,我認為要符合一些改變的規律,就是首先要提純,然後濃度要加上來,要把符合世界潮流的三觀加進去,同時符合影視和創造的規律,表現的規律。所以這是一整套的東西,不能偏廢。不能說幾百億就是一個偉大的電影,或者是一個偉大的作品。”

這一點與新文創的理念不謀而合,重視IP原生內容,也尊重行業規則,這也是程武堅持的原則。“IP是各自的領域用戶產生的認同,但同時要尊重行業的規律,一定要有優秀的編劇,優秀的導演,製片,才有可能做出一部好的作品。這個理念不僅適用於文學改編成影視,包括文學改編成遊戲、動漫等所有領域。有改編非常成功的遊戲,也有改編不成功的遊戲,也有原創成功的遊戲和原創不成功的遊戲,這個就是要客觀和均衡的來看,而不是一窩蜂的看,我們騰訊的理念是同時注重原創及IP的改編,但是我們希望是優秀的改編,而不是急於變現的改編。”

2018年騰訊UP大會上,騰訊影業推出了包括“時代旋律”、“東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國科幻”、“國際探索”等5個文化維度, 打造更多元的中國文化IP。“基於新文創生態,影視業務作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除了實現產業價值,同時需要承載起更大的文化價值。”彼時程武在發佈上提到。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IP?程武:深耕細分、表達內涵、創新協作

而如何承載起文化價值,論壇上程武給出了回答,“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專業,需要建立自己的專業壁壘,我們有編審團隊,希望建立人員體系,包括建立自己的宣發能力以及跨產業鏈打通的能力,只有有了這些專業能力才能跟合作伙伴一起更好的溝通合作。 騰訊一直在講連接,我們在講開放,我們希望是開放的平臺。”

除了平臺基礎,還需要內容生產者的耐心與匠心,“我感受到不管我們有資本、IP、系統、遊戲、動漫、影視等,但真正要把作品做出來,需要最優秀的創意,但是這些創意的產生者就是人才。我想做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跟騰訊連接起來,我們一起打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這是國內互聯網內容平臺流露出的真心,在互聯網化的工業革命裡,在新的互聯網文化和藝術結合過程中,所有人都一心虔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