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家庭影院-視聽室裝修設計全攻略

家庭影院-視聽室裝修設計全攻略

一、地面

瓷磚:容易造成高頻刺耳。

石材:同瓷磚

木地板:

1.將木板直接鋪在水泥地板上,其音效與瓷磚地板的效果差不多

2.將木地板架空釘成空腔,會對100Hz以下的頻度有很好的吸收能力,音響的低頻效果會很不錯。如果能在地板下面鋪上小石子,則正好能填補容易引起駐波和共震的空隙,連空腔木地板的弊端也能克服了。

3.地面採用木質龍骨基層墊高 50-100mm,中空層中可以填充鬆軟材料,但要注意放水處理,龍骨面上鋪設軟木地板(同時加強了室內的吸聲效果);

二、牆面

“前牆硬、左右側牆吸音、後牆擴散”

1.前牆:要做得硬碉,可以保存一定的低頻,使低頻能更好的向前延伸。

2.左右側牆吸音:確保聲音定位清晰、音質純淨

3.後牆:處理成吸音和擴散均可。但建議坐椅較好離後牆0.6m以上,將吸音材料貼粘在擴散板上,這樣做可使聲音的吸收與擴散兼得。

4.牆角:是駐波最強的地方,地牆角擺放書架、CD架等特件能對聲音有很大的幫助

5.牆面採用木質吸聲板面層,背後鋪設 50mm 聚酯纖維吸音棉,再預留 50mm的空氣層;

家庭影院-视听室装修设计全攻略

三、天花

天花板:較好是吸音與擴散功能兼備

1.輕鋼架加礦纖板:它對抵制過多的室內混響很有效,但沒有擴散功能;

2.採用小片弧面板:在弧片向下的一邊貼上PVC紙,內凹那一面粘上吸音棉,這種設計不僅兼具吸收與擴散的功能,還不會形成吸收中低頻的空腔;

3.採用小片弧面板、外表繃布的設計,既漂亮又實用。

4.在天花板的頂裡鋪滿吸音綿,並用木條固定。而管線則可以從天花板裡穿過。

5.由於普通住宅層高較矮,天花部分採用內裝設計方式,但是要注意任何與結構間的剛性連接必須採用橡膠墊等減振材料進行隔離。

四、門

要有一定的隔音和吸音功能

1.增加門的重量和厚度,也可以在雙層門中間填充吸聲材料。

2.在門縫粘貼密封膠條。

3.常用木門面密度按 11kg/ ㎡計算,其隔聲量為 27dB左右,若門縫未作專門處理其隔聲量僅為15dB左右。

4.將門體改換成隔聲量較高的隔聲門,並且門縫加強密封措施。此方案保證了門的隔聲量,但會有門體過重,不易開啟的問題存在。

5.採用“聲閘”式雙層隔聲門。即把牆體加厚,設置內、外開兩道木質門體,這樣相 當於兩層門且加入了空氣彈簧,會彌補木門由於質量不足從而導致的隔聲量不高。 兩扇木質門體可採用多層不同厚度的板材且在門體空腔中填充鬆軟吸聲材料的方式 製作,為了避免吻合效應,也可以在板體內側塗刷阻尼材料(如瀝青漆、纖維噴塗 材料),來抑制板體的共振。如此實施,在保證整體裝飾外觀的情況下,很大程度的 提升了隔聲量。

家庭影院-视听室装修设计全攻略

五、窗

1.直接採用磚砌體封堵。此方式隔聲量較佳,採光的不足可以採用人工照明,通風可 採用空調系統;

2.窗戶改造成兩層、甚至三層的玻璃窗,玻璃與框架之間再用橡膠條連接。

3.窗縫粘貼密封膠條

六、窗簾

1.視聽室應該安裝深色的厚重窗簾或遮光型百葉窗。

七、其它

1.管道洞:隔音處理

2.吸音材料:壁布、地毯

3.書架:擺放書籍、CD,這些物品對聲波具有吸收性和反射性,可以改善聽音效果。

4.音響設備減振處理:為了避免結構傳聲,地面及吊掛音箱必須採用減振措施。吊掛音箱的上端加設彈簧吊架減振器,地面音箱應該有獨立的基座(或者在後期加裝一定厚度的減振墊,但效果可能有限)

八、一間理想視聽室的標準有以下 5點要求:

1.足夠的響度(聲壓級),在沒有噪音幹攏情況下,觀眾聽到的重放聲應即感不到費力,又感不到振耳。 通常要求85DB的平均聲壓級,考虎到聲音音高潮不失真重放 ,可再留有10DB餘量,數字環繞系統應有20-30DB動態餘量。

2. 均勻的聲場分佈,聲場分佈均勻可保證整個廳堂內各點聲能分佈均勻,各區域觀眾聽到的響度基本一致,不過應保證整個廳堂內較大聲壓級和最小聲壓級之間不超過6DB,較大/最小聲壓級與平均聲壓級之音較好不超過3DB。

3.合適的混響時間,混響時間是影響影院音質的一個重要參數,混響時間控制合適就能擔高語音清晰度和音色豐滿度。

4.頻率響應和有效頻率範圍,頻率響應是指有饋給揚聲器是壓(一般為1/10頻定噪聲功率電壓)不變情況下揚聲器在參考軸上距參考點為,一定距離時輸出聲壓隨頻率變化特性,它反了揚聲器對不同頻率聲波的幅射能力。頻率響應通常用揚聲器輸出聲壓級隨頻率變化曲級表示,稱為頻率響應曲線。

5.聲噪比就滿足要求,室內環境噪音對正常聽覺會產生幹攏和掩蔽作用影院內噪聲應不低於42DB。

家庭影院-视听室装修设计全攻略

九、房間設施的擺放方式

1.由於視聽室對於長寬高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

2.沙發貼牆擺放會導致環繞效果的喪失,導致視聽音質的下降。

十、混響時間控制的實現

家庭視聽室在500HZ的較佳混響時間為 0.4~0.6s,根據賽賓公式可以計算出房間的總的吸聲係數。根據現場情況可以參考如下設置:

a. 牆面吸音的設置。前牆及側牆採用深色木質吸音板(做法見隔聲部分的說明),可以保證足夠的吸聲。顏色採用深色,是為了更好的還原視覺效果。

b. 為了避免駐波的出現,在前牆牆角設置低頻陷阱(為 1/4圓柱形吸聲體)。同時, 在頂面一反射區設置擴散吸聲結合結構(可以採用“十字柵格+吸聲體“的方 式 );側牆設置擴散體(可以用連續的半圓或者三角柱體形態,面層為吸聲材料)。

c. 地面為了避免過強的聲反射,採用軟木地板,在沙發區可以放置一定厚度的地毯。

十一、室內傢俱陳設

1.在視聽室內,佈置一些吸聲材料,如壁掛毛毯,地面地毯,軟包,鬆軟的木材等,避免大面積的玻璃、石材等鏡面材料出現。在側牆擺放碟架等裝飾架,能夠實現擴散體的作用。沙發的選擇靠背也不一定要太高,一般要低於視聽室內人正常的聽音高度。

十二、材料說明:

1.木質吸音板:如果採用的是共振吸聲結構板體,那麼背後便不能加設吸聲棉。結構 做法應該改變為:“龍骨+空氣層+吸聲棉+石膏板+共振吸聲結構板(包括了空氣層和板體)“

2.聚酯纖維吸音棉:比岩棉和玻璃棉更加環保,一般應用於民用裝飾。

3.彈簧吊架減振器/阻尼減振墊:此種材料設備比較常見,但要注意其型號與重量的對應關係。

4.軟木地板:很多軟木地板自帶了結構層。文中所述結構方式,也可採用實木地板代替。

5.替代方案在隔聲效果上會有一定折扣,最根本的實現還是要依據“房中 房“的設計原則。

6.聲學設計按照流程應該是先行進行現場勘測,經軟件計算得出詳細數據,以上經驗設計滿足大多數需求,如果要實現效果和性價比的平衡,仍需要進行深化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