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安廣仁寺——康熙皇帝修建喇嘛廟 我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


西安城牆內西北角有一處佛寺,它不但是陝西唯一的喇嘛寺廟,還是我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也是陝西地區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玄燁皇帝來陝西巡視時,撥專款敕建。

廣仁寺是包括達賴和班禪等西北和康藏一帶大喇嘛進京朝覲路過陝西的行宮,因此又稱"喇嘛寺"。

清朝初年,清政府在西藏、青海藏傳佛教上層喇嘛進京朝見皇帝的沿途,建立寺院,向蒙族、藏族表明,清政府充分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習俗和保護藏傳佛教,籠絡人心,達到鞏固西北邊陲的目的。

康熙賜名為廣仁寺,同時又為之親書"慈雲西蔭"橫匾和撰寫《御製廣仁寺碑》銘。寺名、匾額和碑銘真跡成了康熙皇帝給廣仁寺的"三大御賜品"。由於康熙皇帝建寺的用心在因循蒙藏民族的風俗去綏定西北、西南邊疆,所以,寺院建成之後,便被欽定為弘揚喇嘛教格魯派"緣起性空"學說的專門道場。西藏、蒙古、青海、甘肅等地區的活佛、喇嘛路過陝西時,均住寺瞻禮。

辛亥革命後,廣仁寺一度被理門公所佔據,不久即恢復為喇嘛教寺院。民國二十年(1931年),寺門外城牆所埋火藥忽然爆炸,東門外樹木全毀,殿堂的屋瓦也被炸壞,方丈室轟倒,唯經像安然無損,後由楊虎城將軍出資修復。


1952年,人民政府撥款整修了廣仁寺。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路過陝西時,都受到廣仁寺僧眾的歡迎,班禪大師還在廣仁寺為眾說法。喜饒嘉措大師也多次在廣仁寺"為大眾說皈依,普結法緣。1983年以來,廣仁寺交給僧人管理。同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寺院內供奉有世界上僅有的兩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之一、陝西省境內最大的千手觀音,擁有中國唯一的精品千佛殿,同時也是文成公主在長安的奉地。

廣仁寺內具有濃烈的藏傳佛教寺廟的特色。從殿外的裝飾看,天王殿的正脊上,兩鹿相對,中立法輪,這在漢族地區的和尚廟(青廟)大殿的裝飾中,是少見的。

從殿內佈置看,文殊殿內供著喇嘛教黃教始祖宗喀巴的銅像,且頭戴尖帽。兩壁的木格上亦放著宗喀巴的小銅像,號稱千尊。大佛殿內,正中供著彌勒佛銅像,兩壁的經架上放著藏文經書《甘珠爾》和《丹珠爾》。因為廣仁寺是喇嘛廟中主修密宗的寺廟,所以殿內還有許多銅鑄的牛頭佛、馬面佛、雙身佛(或叫歡喜佛、歡喜金剛)等。

主要建築有廣仁寺廣場、山門、影壁、、康熙御碑亭、觀音殿、護法殿、長壽殿、綠度母殿、千佛殿、藏經閣。

公交線路:乘坐703路公交車可以直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