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蟬噪,林逾靜

東方。生活。 美學。

最美微雜誌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

夏日的鳴蟬連綿成片,

開始在枝頭喧鬧了起來。

“蟬”是形聲字。小篆從蟲,單聲。隸變後楷書寫作“蟬”,漢字簡化後寫作“蟬”。

蝉噪,林逾静

《說文解字》:“蟬,以旁鳴者。從蟲,單聲。”蟬,用翅膀摩擦而發聲的蟲子。從蟲,單聲。“蟬”的本義為一種會鳴叫的蟬科動物的通稱,古時也叫蜩、螗。

夏日的蟬,這種自然界的生物,看似與人類無關,實則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常有鳴蟬的閒趣。

蝉噪,林逾静

文人認為蟬棲高樹,飲清露,生性高潔,像君子達人一樣潔身自好。而蟬的幼蟲經歷蛻皮的過程,有道家所謂羽化登仙的靈姿。《史記·屈原傳》說:“蟬蛻於蝕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

由蟬聲的連續不斷引申指連續不斷。如常用詞“蟬聯”就是指連續不斷。“蟬”輕薄的翅膀一向引人注目。三國時魏文帝宮人發明一種蟬鬢妝梳,兩鬢望之薄如蟬翼。後借指女子。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蝉噪,林逾静

農人把蟬鳴作為夏收的信號。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蟬鳴蛙叫,爭唱雨晴。趁著雨歇,走出門外,踏著厚厚的雜有麥秸的淤泥,在村子裡穿行。人們站在綠葉簇簇的房前採摘梅子,女人在地裡種植甘薯。

田裡大都插了秧,苗稀水漲,田田嫩黃。蟬鳴漸消。水從一塊田流向另一塊田,汩汩有聲,只有梅雨時節才會聽到如此浩蕩的水聲。河流如膏脂,碧潮滿滿,一捆金黃的麥秸,上下浮沉著漂走了,岸邊的蘆葦,陸陸續續地吐穗了。

蝉噪,林逾静

年輕的父親爬上樹,快而準地捏住一對蟬,放入火柴盒裡。火柴盒被打了幾個小孔,隱約有光影和空氣的流動。盒子裡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沒完。等孩子聽夠了蟬鳴,就會把火柴盒抽出來,夏蟬就會自己離開。

這是中國人才懂的夏天裡的小樂趣。

蝉噪,林逾静

中醫裡有一味藥,曰“蟬衣”。蟬入中藥,最早是用蟬身,稱為蚱蟬。到南北朝《名醫別錄》,才將蟬蛻(蟬衣)收錄,今人多用蟬衣。

蟬衣,是蟬褪下的外殼。《本草綱目·蚱蟬》認為:“蟬乃土木餘氣所化,飲風吸露,其氣清虛。故其主療,皆一切風熱之證。”《醫學衷中參西錄》說,蟬能治與發聲有關的病症、皮膚癢疹和過敏性疾患等等。據《中國藥材學》記載,蟬蛻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

蝉噪,林逾静

而在食客的眼中,蟬是一味上品佳餚。兩廣一帶還會以蟬入饌,據食客說,蟬肉香又十分酥脆,吹著夜風、配上啤酒、吃著知了,可謂一大幸事。

知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蛋白質佔了70%,尤其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還有8種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的氨基酸,都可以通過吃知了獲取。夏天吃知了,還可以降暑、涼血、祛風、祛疹。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