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蝉噪,林逾静

東方。生活。 美學。

最美微雜誌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

夏日的鸣蝉连绵成片,

开始在枝头喧闹了起来。

“蝉”是形声字。小篆从虫,單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蟬”,汉字简化后写作“蝉”。

蝉噪,林逾静

《说文解字》:“蟬,以旁鸣者。从虫,單声。”蝉,用翅膀摩擦而发声的虫子。从虫,單声。“蝉”的本义为一种会鸣叫的蝉科动物的通称,古时也叫蜩、螗。

夏日的蝉,这种自然界的生物,看似与人类无关,实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常有鸣蝉的闲趣。

蝉噪,林逾静

文人认为蝉栖高树,饮清露,生性高洁,像君子达人一样洁身自好。而蝉的幼虫经历蜕皮的过程,有道家所谓羽化登仙的灵姿。《史记·屈原传》说:“蝉蜕于蚀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由蝉声的连续不断引申指连续不断。如常用词“蝉联”就是指连续不断。“蝉”轻薄的翅膀一向引人注目。三国时魏文帝宫人发明一种蝉鬓妆梳,两鬓望之薄如蝉翼。后借指女子。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蝉噪,林逾静

农人把蝉鸣作为夏收的信号。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蝉鸣蛙叫,争唱雨晴。趁着雨歇,走出门外,踏着厚厚的杂有麦秸的淤泥,在村子里穿行。人们站在绿叶簇簇的房前采摘梅子,女人在地里种植甘薯。

田里大都插了秧,苗稀水涨,田田嫩黄。蝉鸣渐消。水从一块田流向另一块田,汩汩有声,只有梅雨时节才会听到如此浩荡的水声。河流如膏脂,碧潮满满,一捆金黄的麦秸,上下浮沉着漂走了,岸边的芦苇,陆陆续续地吐穗了。

蝉噪,林逾静

年轻的父亲爬上树,快而准地捏住一对蝉,放入火柴盒里。火柴盒被打了几个小孔,隐约有光影和空气的流动。盒子里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等孩子听够了蝉鸣,就会把火柴盒抽出来,夏蝉就会自己离开。

这是中国人才懂的夏天里的小乐趣。

蝉噪,林逾静

中医里有一味药,曰“蝉衣”。蝉入中药,最早是用蝉身,称为蚱蝉。到南北朝《名医别录》,才将蝉蜕(蝉衣)收录,今人多用蝉衣。

蝉衣,是蝉褪下的外壳。《本草纲目·蚱蝉》认为:“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蝉能治与发声有关的病症、皮肤痒疹和过敏性疾患等等。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蝉蜕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蝉噪,林逾静

而在食客的眼中,蝉是一味上品佳肴。两广一带还会以蝉入馔,据食客说,蝉肉香又十分酥脆,吹着夜风、配上啤酒、吃着知了,可谓一大幸事。

知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蛋白质占了70%,尤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还有8种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氨基酸,都可以通过吃知了获取。夏天吃知了,还可以降暑、凉血、祛风、祛疹。

蝉噪,林逾静
蝉噪,林逾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