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說起茶壺就不得不提

宜茶性能最佳的紫砂壺

紫砂泥世間獨一無二

只有宜興方可出產

紫砂泥燒製的壺

胎體會生成“雙重氣孔結構”

此結構的產生

使得紫砂壺具有良好的

吸附性能和透氣性能

吸收茶之香味

並較長時間地保持茶的味、香、色

用的越久,器身色澤越發光潤

沏出的茶也會越發馥郁芬芳

這些特質使得紫砂壺備受茶人青睞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紫砂陶起源於何時?

這個問題到目前還沒個明確定論

但一般說法是始於北宋

北宋文人梅饒臣

在《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其中的“紫泥新品”就被認為是

紫砂陶在茶文化殿堂的最早記錄

這雖是紫砂泥所作的器具

但與今日的紫砂壺形式仍存在差別

只能算作紫砂器在宋代起源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元代,宜興紫砂壺未見發展

唯在明代文人蔡司霑的《霽園叢話》記有

“餘於白下獲一紫砂罐,

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

知為孫高士遺物。

每以泡茶,古雅絕倫。”

這是迄今關於元代紫砂壺

唯一文字記錄十分珍貴

文中所提的“孫高士”

為孫道明,元、明之際的隱士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早期紫砂殘片(宋元時期)

-

到了明代,紫砂壺開始發展興盛

正德年起,以供春為代表的紫砂壺藝人出現

紫砂壺藝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到了萬曆年間,紫砂名工輩出

紫砂壺的三大壺式

筋紋型、自然型、幾何型具有上佳作品問世

在紫砂壺製作上

沉澱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文人氣息

這一時期的紫砂壺

造型渾厚,比例協調

“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慄”

是當時以時大彬為代表的壺藝家所崇尚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到了清朝

紫砂壺的發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康雍乾三朝是紫砂壺發展重要時期

宜興紫砂受到皇室的極大重視,成為貢品

品種繁多,紫砂壺形制多彩,工藝精湛

泥料配色也豐富起來,以朱泥、紫色仍為主體

雍正對宜興紫砂壺的美妙造型

泥色天然之美產生濃厚興趣

乾隆一生嗜茶,講究品飲

每每出行都隨身攜帶宜興專門定製的

成套茶壺和茶葉罐

此時最著名的紫砂壺大師是陳鳴遠

壺式講究自然天趣,壺體上鐫刻詩銘

是最早在紫砂壺上鐫刻詩銘的藝人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嘉慶、道光年間

紫砂壺形制裝飾發生了重大變革

這場變革由文人參與紫砂壺設計而引發

首倡者為嘉慶時,溧陽知縣陳鴻壽

後繼者有道光時,瞿應紹、鄧奎、宋堅等文人

紫砂壺的器型變為以幾何體為主

壺體上裝飾線條簡練

光潔面積擴大,以便文人應喜好刻畫裝飾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清代,紫砂壺發展至巔峰

形成了三大涇渭分明的風格

一是傳統文人審美情趣風格

這一風格主要講究壺的內在氣質

二是富麗豪華,明豔精巧的市民風格

這一風格壺面繪有各色山水花鳥

配有各種明豔的釉色搭配,鑲金鑲銀

三為貿易外銷風格

隨著茶葉對外的販運

少量紫砂壺也傳到國外,引起歐洲人的興趣

為了滿足外貿審美需求

會包金銀邊,加制金提樑等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清末至民國初期,宜興紫砂壺又一次復興

這一時期的紫砂壺壺式沿襲清代

較為注重刻畫雕飾

飾紋盛行摹刻名畫、書法、碑版等

素材多來自《金石索》等古彝器及石刻拓本

這一時期的紫砂藝人,善於仿古

在1911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

宜興紫砂陶行業局面繁榮

但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爆發

宜興紫砂十條龍窯有七條

被日寇和國民黨軍改築碉堡

廠房全部被毀

許多老藝人在貧病交困中死去

幾乎到了人亡藝絕的地步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自20世紀50年代起

宜興紫砂業開始恢復發展

因戰事流散於各地的紫砂藝人

被政府組織起來

於1954年成立蜀山工場紫砂生產合作組

開始招收徒工,紫砂壺藝隊伍壯大

“文化大革命”之時國內文化系統無一倖免

茶具屬於消費高雅藝術品,自然遭受冷落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四人幫”遭到粉碎後

紫砂壺的外銷市場不斷恢復

紫砂壺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機

1976-1981年

紫砂壺迎來明清以來的一個新高峰

恢復了對名人名作精品的珍重和宣傳

當代許多紫砂壺大師的作品

被工部及故宮博物院收藏

許多人對宜興紫砂壺產生濃厚興趣

以至於在港臺、東南亞等地區

出現了紫砂收藏熱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現代紫砂陶藝也是一種藝術創作

與傳統紫砂的“千人仿一壺”不同

現代有兩種藝術表現形式

一為壺形紫砂陶藝

有些壺形紫砂陶藝保留了壺身、壺把等基本結構

器形做了很大變形,更新穎

突破使用功能限制,強調壺形的思想寓意

二是非壺形紫砂陶藝

器形可是瓶罐盤碗,也可是幾何形

或為更抽象的形體

越是器形簡練的作品其中蘊含的思想文化

及陶藝家對社會自然人生的感受越是深厚

在欣賞把玩之餘,能有所感所悟

風雅紫砂|不務妍媚,樸雅堅慄

| 互動 |

Hu dong

“你有哪些關於收藏紫砂壺的趣事或知識?

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們分享交流哦”

•參考書目:《紫砂壺精要圖鑑》吳雲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