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金融危機是不是十年一輪迴

金融危機是不是十年一輪迴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2018年美國對中國、歐洲等發起了貿易戰,貿易戰將對世界經濟形成巨大沖擊,目前來看美國人真的不是“鬧著玩”。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做空泰國貨幣泰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房貸巨頭債券風險,那麼2018年美國挑起全球貿易戰或許是另一場金融危機的的導火索。

2018年部分新興經濟體國家的貨幣持續貶值、股市下跌,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貨幣貶值。我國香港港幣持續貶值,港幣兌美元匯率處於近35年內的低點,香港政府連續出手干預並未取得積極效果。6月人民幣貶值速度加快,6月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6.54,處於近6個月內的高點。中宇資訊安光認為美元走強是全球其他貨幣貶值的主要原因,6月底美元指數升至近1年內的高位,年內美聯儲仍有兩次加息可能,美元指數繼續衝高是大概率事件,將可能導致其他經濟體貨幣繼續貶值。

今年意大利債務危機即將爆發,歐債危機可謂雪上加霜。據悉意大利債務2.3萬億歐元,約為其GDP的130%左右。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拒絕減免意大利債務,且伴隨著美國正式退出量化寬鬆政策,2018年歐盟也即將結束數以萬億歐元的量化寬鬆政策。意大利債務危機將可能超過之前的希臘債務危機,將衝擊歐洲金融體系及世界經濟。在希臘債務危機、英國脫歐等問題上焦頭爛額的歐盟可謂內憂外患,特朗普趁機對歐盟發起了汽車、鋼材為首的貿易戰,歐盟誓言報復,後期美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從中美數次談判直至最終雙方正式加稅開打來看,本次美國的態度異常強硬甚至有些漫天要價的節奏,側面反映了美國幾無和談意向。因為美方認為中美貿易戰關乎未來世界領導權,所以中美貿易戰具有持久性,不應妄想善變的特朗普突然止戰和談。我國經濟結構轉型,GDP增速下降,金融去槓桿+環保督查的雙重利空導致實體經濟的壓力較大。2018年我國央行已經3次定向降準,共計釋放流動資金1.55萬億元及0.9萬億元中期信貸便利。雖然今年我國金融去槓桿的大勢未改,但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壓力有增無減,市場恐慌情緒較濃,中宇資訊安光推測後期我國仍會有定向降準。

2017年全球GDP總量共計81萬億美元左右,其中美國GDP為19.4萬億美元左右,而本輪美國貿易戰對手國GDP共計大約在40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約12.3萬億美元),也就等於佔全球GDP總量25%的美國正在與佔全球GDP總量50%的其它國家進行貿易戰。中宇資訊認為若貿易戰持續升級,全球金融危機10年一輪迴的猜測就要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