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買寶馬當棺材下葬,給我們的啟示

看仔細了,這是買寶馬當棺材下葬,而不是買寶馬下葬。剛看到這個高居搜索風雲榜的新聞標題時,本君的正常理解就是有人了買了一個做成寶馬狀的器物來當棺材下葬。估計還有人會理解為是,像我們中國人燒給過世的親友們的紙糊的冥器,那種寶馬車或是別墅,房子之類的。
買寶馬當棺材下葬,給我們的啟示

埋葬汽車

可是當我看了這條新聞之後,才知道自己完全是搞錯了。因為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1日的報道,尼日利亞一名男子在父親死後沒有將亡父放進棺材裡下葬了,而是放進一輛嶄新的寶馬車裡一起埋葬。這名有錢的男子為什麼要這麼做?據尼日利亞當地媒體報道稱,是因為其曾承諾會給父親買一輛酷炫的豪車。所以其花了66000英鎊買寶馬車給父親作為最後一次旅行的禮物。

此事曝光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過很多人都對這名富豪的行為持有不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浪費行為,也有網友認為這是愚蠢和炫富的行為;甚至有網友說,這明顯是不讓老人安息,因為埋了豪車,必須得24小時看守者墳墓,不然會有人前來盜墓……

你可以說,別人有錢,別人願意這麼做,其他人管不著。的確是這名有錢的富豪他有買了豪車埋在地下墳墓中的自由。問題是正如部分網友質疑的,既然是富豪,很有錢,為什麼在自己父母活在自己身邊的時候,不滿足他們的願望,死後讓其安然歸去呢?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身邊,部分成年人在自己的親人年老身衰時,不聞不問,極力撇親自己的贍養責任。兒女好幾個人,在一線城市各個都是居有其屋,行有汽車,可是就是不願意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自己的雙親卻在城市裡流浪或是睡橋洞。這是現實存在,絕不是臆想出來的虛無故事。因為大眾媒介時不時就去曝光出來這樣的人間冷漠劇。

可是一到老人身故後,身後的喪事卻是大操大辦,生怕別人不知道這後事是自己料理的。請戲班子,吹鼓手,站禮唱祭文的——大大的排場,就怕丟了自己的面子。到頭來,為了一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遺產,兄弟姐妹們又是爭個面紅耳赤,不濟的還會上演全武鬥,文雅的對簿公堂,法庭上見。總之和和氣氣的是越來越少了。

似乎大家都忘了老人生前沒人照顧,四處遊走的作難景象。城市裡有時候還有救濟場所或是公園之類的可以去。農村裡說好了是輪流照顧老人起居或是一人為一個老人養老送終,可是有人照顧照顧著就會撒手不管,因為老人年紀大了,病災多,情緒也多變,時間久了,年輕人就會覺得破煩。久病床前無孝子,恐怕就是從這裡來的。

雖然有的地方有敬老院或是養老院,不過中國人還真不太習慣這個,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農村人。因為在傳統的思維認知裡,只有無兒無女,亦或是兒女不管不顧,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去那種地方。城市裡的人,現在年齡稍長的老人,兒孫滿堂的恐怕願意去養老機構也不多,要麼是老兩口相依為命,要麼自顧不暇,請了保姆照料生活。‘’

一來本身國內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令人堪憂,養護人員虐待老人的新聞時有發生,導致人們不放心去那些地方,不管是老人自己還是老人的家人,二來國內的老年護理機構嚴重短缺,大大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因此在當下看來,許多老人的贍養還是要靠子女來完成,這是由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經濟國情決定的。

希望買寶馬車當棺材為親人下葬的事例只是偶爾出現的社會新聞,類似的事情最好是不要在大家的身邊上演,侍死不如侍生。活人都不聞不問,視若路人,卻對死去的亡人尊敬不已,糊弄的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