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翻出舊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子孫們(一)

聽王志才講趙先友和他的子孫

看過電影《英雄兒女》的人都知道王成的故事,該電影是導演武兆堤、編劇毛烽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小說《團圓》描寫“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影片中,王成連續呼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拉響爆破筒,與蜂擁而至的敵人同歸於盡的壯舉,令人熱血沸騰。然而,王成的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兒子、孫子三代在同一個連隊戰鬥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題記

翻出舊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子孫們(一)

趙先友遺照

我與趙先友烈士是同村人,我倆於1947年10月同時參軍後,被編入冀東軍區48團。1949年2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65軍194師582團。直至趙先友犧牲,我倆仍是一個營的戰友,所以對趙先友和他家事的瞭解莫過於我。每次我看到《英雄兒女》這部電影,每當我講述起趙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蹟時,都是含著一眶熱淚!

翻出舊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子孫們(一)

2000年,我懷著對英雄的敬慕,又一次來到了我和他們祖孫三代所在的團隊。在華北小鎮柴溝堡,立過戰鬥大功的194師582團營區廣場上,漢白玉的趙先友塑像高高矗立,英雄年輕俊秀的臉上既剛毅又親切,炯炯的目光在昭示著後人奮勇前進……。約2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方形底座上,是放大了的巴老金光閃閃的題字,“王成式的戰鬥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塑像背面是張振川將軍寫的碑文,敘述了趙先友和六連的英雄事蹟。在趙先友烈士塑像前,我眼含熱淚回想起以往……

1952年10月當時不到50歲的著名作家巴金赴朝鮮戰場採訪,當他了解到在開城戰役中立下顯赫戰功的某大功團六連副指導員趙先友英勇戰鬥到最後一刻,抓起報話機,向指揮所喊出:“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與敵同歸於盡的感人事蹟後,被烈士的英雄事蹟深深打動了。於是,趙先友烈士的形象成了他的小說《團圓》、後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中戰鬥英雄王成的創作原型。

翻出舊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子孫們(一)

趙先友舊照

解放戰爭初期,在河北省樂亭縣,我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故鄉,有一名人人喜愛的支前模範、遊擊能手,他就是姜各莊鎮莊東村民兵趙先友。趙先友是該家的獨生子,全家省吃儉用供他讀完小學六年級,由於他的父親去世家境貧寒中止學業。他從小就經受過炮火硝煙的洗禮,小小年紀的他就立下了報國之志。如今,19歲的趙先友已是一個英武、健壯的小夥子了,經人介紹與臨村的一個叫陳連華的姑娘相識,她是一名聰明、伶俐、俊俏、賢淑的姑娘。經幾個月的相識,兩顆年輕的心,在炮火硝煙中迸發出了愛情的火花。不久,倆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新婚佳期,趙先友身在洞房,心早已飛到了前方戰場。陳連華也讀過小學,是一位思想進步、深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先友要去參軍的想法,首先得到了連華的支持,便鄭重向全家提出。1947年10月的一天,先友撇下了多病的母親和才過門幾個月並已有身孕的妻子陳連華,告別了鄉親們,加入了轟轟烈烈的百萬解放大軍。儘管連華不想讓先友走,但還是眼含熱淚說:“男兒當為國分憂,你走吧,我等著你立功的消息。”臨別那天,連華淚水漣漣,依依不捨,直到滾滾塵煙淹沒了先友遠去的身影。可誰知,這次離別竟成了他們的永別。

趙先友在部隊遵守紀律,團結同志,吃苦耐勞。入朝作戰前,他曾隨部隊轉戰冀東,後又參加過新保安、太原、蘭州、寧夏等幾十次戰鬥。每次戰鬥他都英勇善戰,奮勇殺敵,曾三次榮立戰功。1949年1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被評為模範共產黨員。

翻出舊照片——“王成”生活原型趙先友和他的子孫們(一)

"王成"的原型,特等功臣趙先友的後代

1949年9月,我們部隊解放了寧夏北部各縣後,便進駐在寧北的黃渠橋。野戰軍號召全體指戰員“下定決心紮下根,建設大西北!”此時先友已當上了排長。1950年先友參軍近三年,家中音信皆無,也很惦念家裡人。當時因部隊比較固定,便給家裡寫了從當兵到犧牲唯一的一封信,並隨信郵來一張穿軍裝和一張戴著軍功章的照片。當先友的母親、妻子和家人接到先友的來信和看到照片時喜不自禁,激動地都哭了起來。此時連華便產生了去部隊看望先友的想法,經全家人的同意,湊足了路費,便和鄰村的一名與先友同在一個部隊的家屬,帶著先友兩歲多的兒子奔向了寧夏的黃渠橋。經長途跋涉,在到達寧北的黃渠橋時,已是1950年12月上旬。連華與當地老鄉打聽才知道先友所在部隊剛剛離開寧北。直至先友犧牲,連華只知道他又去執行新的任務,不知是入朝作戰。連華痛失這次相逢的機會,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終身遺憾的是先友犧牲前,還不知在1948年3月陳連華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名叫趙緒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