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啥一些城裡人寧可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

程咬金的斧頭把


其實現在不管是城裡人不願意工地,農村人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在工地幹了,現在的80,90,00後這些有多少人在工地幹呢?基本上都是一些四十歲以上的農村中年人才願意在工地幹。

工地的工資確實比一般的白領工資要高一些,但是一個是靠腦子吃飯一個是靠力氣吃飯。對於城裡人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普遍的學歷要比農村人高很多的。現在在農村還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年輕人很多上完初中高中之後就選擇不讀書了。但是城裡人不一樣,即使沒考上大學,但是他們有關係,有錢,而且一些大城市的人考大學本來就比農村人要容易的多。對於這些高學歷的城裡人來說,他們即使是窮死也不會去工地上乾的。

其次就是他們也確實吃不消,受不了那個苦,別說是他們了現在對於很多農村人而言有多少人吃得消呢。城裡人從小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端水都要兩隻手你覺得他們能幹的起這麼粗活嗎?

再就是城裡人的關係,現在很多人說農村戶口值錢,但是農村的戶口能給你帶來多少利益呢?城市的就不一樣,他們下崗的補貼放扶持就要比你在外面打工的還要高,就是說他們不工作也不會餓死,但是你不工作估計撐不了多久。還有他們的老一輩人,現在退休的工資估計比農村人一家人在外面打工的工資還要高,還有自己的一些不動產,坐在家就能收錢,你覺得他們會害怕下崗嗎,你覺得農村戶口值錢嗎?當然還有城裡人的關係多,即使自己下崗了,不幹這個了,但是自己還可以通過親戚朋友的關係去另外的公司上班。

而且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工地上的工作,不管是對於城裡人還是農村人來說都會看不起。農村人自己看不起工地上的工作。對於城裡人就跟不能接受了,他們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基本上都在社會的中高端人群,要是自己去工地上幹活,估計沒被累死,也會被笑死。


三農帝國


好像不全是你說的這樣,我認識一個二十來歲的城裡小夥子,頭腦靈活,個子高大,初看給人的感覺有點蠻可愛的憨憨感覺,美中不足的是有點肥胖,幹活也沒有一般人利索。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身體超胖的原因,找了許多工作都不稱心,後來進了醫院的臨床支持中心,就是配合剛進院的病人陪送做檢查的那種,專門負責用醫院車床接送病人進出各個科室,號稱擔架員。他家就住在挨近醫院不遠的廣州市海珠區,標準的城市戶口,沒想到他這樣一個大學生、城市人,也幹上了這個連一些農村人都不願乾的二千多元錢一月的體力活,而且一干就是幾年,身體也眼看瘦了許多,但他感覺蠻喜歡的。聽說他在醫院處了一個對象,女朋友是護士,倆人相見挺歡,很是談得來。



北獵狐


首先必須論明白一個事實,城裡人文化水平比農村農民普遍高,他們大多數人是大學畢業生,而農村打工崽一般是初高中畢業生,咱們農民工知識不如他們高,城市環境沒有他們城裡人熟悉,人脈交際圈也沒有他們城裡人廣泛。


城裡失業,只是暫時待業在家,其實他們也天天託人,在各領域部門打聽,適合於自己上崗就業的信息,而自己也沒有消停,也在通過各大網站,人才招聘市場在尋找工作,並不是寧可失業,也不願去工地幹活,是他們體力確實不行,再加上個人面子關係,也沒有必要去工地幹活,失業在家可以充實調整一下自己。

再者,城裡人比農民工家中經濟富裕,人口少,既是自己夫妻雙方失業在家,家中有存款,有的人還有房地產,可以把租金作為家中開支是吧,再加上雙方父母親都有退休工資,養老金,雙方老父母親看到兒女們失業在家,也會心急如焚,大託小抱,利用自己的老關係,去為兒女們找找工作,儘快上班賺錢。



再者現在城裡的老人家們,比農村老父親們殷實多了,比年輕人存款多,退休福利穩定,他們見到兒女失業,一定會拿錢出來支持一下他們,所以城裡失業並沒有農村人失業那樣可怕,還能勉強支撐生存,也沒有必要去工地活受罪幹苦力,再加上現在城裡人,有政府下發的最低生活保障,再就業免費培訓,他們並無後顧之憂。


北斗七星92070701


首先是沒逼到那個份上,畢竟大多數的城市生活的人群都是靠腦力去獲得收入,他們會有很多辦法去找到合適的自己的工作,即使長時間沒有收入。

第二,體力不行,你讓你個長期蹲寫字樓的和一個長期搬磚的工人比體力,工人可以讓你一隻手效率都比你高,城市居民的體力體能完全不能做這些重體力活的工作,即便勉強去幹,工地上要不要你都另說。

第三,城市大多數居民都有存款或者良好的理財觀念,不會因為失業就要餓肚子,正如第一條說的那樣,還沒逼到那個份上。

最後就是面子問題,你從一個階層走向另一個同階層沒什麼大問題,但是讓你走向底層基層的工作,城裡人面子抹不開,人際交往的圈子會很快讓他無地自容。

所以,失業對於這些人群來說並不等於飢餓,無生活來源,反觀工人,大多數都是外地務工人員,一個人的收入可能要供給全家的支出,有工作有收入就好,養活全家老小比什麼都重要。

以上如有對工人對農民工不敬的言辭還請各位手下留情,沒有你們就沒有城市的今天。


穆銫嬣靜


大家都說城裡人工資高,其實我看未必。

以是所在的城市鄭州為例。雖然不算什麼大城市,但平均工資也六七千了,但我認識的很多朋友,每個月依然是三千左右的工資。

如果在超市上班的話,一個工資也就兩三千,雖然有空調,不用風吹日曬,但工資實在不高。如果在小單位上班的話,一個工資還是三四千,真正達到五六千的也不算多。

找個固定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未必有農民工的工資高。可是,為啥一些城裡人寧可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

第一,吃不了那份苦,受不了那份罪。

不要以為農民工的活是輕鬆的,不如,砌磚也是需要技術的,別說城裡人幹不好,就算幹好了,也捨不得受這份苦。夏天站在日頭下,冬天冷風吹,沒有節假日,沒有養老金,一般的城裡人都受不了。

第二:丟不起這個人,感覺沒有面子。

工地幹活,因為乾的都是累活,不管穿什麼衣服,都是汗流浹背的,衛生條件相對差了一些,導致很多人對民工有偏見。而城裡人,如果跟民工一樣去工地幹活,總覺得特別沒有面子,擔心被人笑話。

作為一個農民工的孩子,我特別理解農民工,他們是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一群人,是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快樂農人驛站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因為如此,不少的農民工就成了工地上的主力軍,正是他們,讓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也正是他們,卻不能享受城市變化帶來的成果。

一,一些城裡人拉不下面子,也幹不了工地的活。

拉不下面子應該是主要的因素,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城裡人,怎麼還去幹這些髒活累活苦活?尤其是到工地這樣上不了檯面的活。

另外一個方面,到工地幹活也是要有一定能力的,農民工因為在農村幹過體力活,吃過很多苦,所以到工地上幹活也就有些順手了。可是我們不少的城裡人,恐怕在體力活方面就做得不夠多了。

二,城裡人必須要善待農民工,沒有農民工,很多的髒活累活苦活真還沒有人能幹。

每年到了春節,城市裡就變得空蕩蕩的,那是因為有不少的農民工都回到了家鄉,這也使得一些行業的價格大幅上漲。

比如家政服務,快遞業等,就是明顯的例子。還有城市裡的環衛工人,保安等等,也多半來自於農村。

如何善待農民工是當前城市面臨的一個問題,如何將他們吸納為城市人,讓他們共享參與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成果,更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三,對待每一份工作,不能有貴賤觀念,其實在不少國家,體力活不僅是工作,還是一種生活樂趣。

比如在有的國家,自己的房子自己修建,就是很多人的一種工作或樂趣。他們並不是去找裝修公司,而是完全自己在做,這恐怕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在今天,我們很多人連基本的體力活都不會幹了,不能幹了。如果沒有專門從事體力活的人,或者公司,恐怕很多人已經無法生存了。


碧翰烽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供朋友們參考。

一:認識問題。城裡人大多有一種心態,認為自已比農村人高檔一些,是所謂的吃皇糧的上等人,在計劃經濟時代,他們就形成了一種養尊處優的性格,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下一代人的思想。所以,在很多城裡人眼裡,在這方面的看法都差不多。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時候,我記得家鄉有一句順口溜:朝陽橋,打火機,黑色皮鞋短大衣。(城裡人生活)經濟煙,爛火柴,麻布衣裳破草鞋。(農村人生活)由此可見,在一些城市人的眼裡,農村人是貧窮愚昧的象徵。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農村人的觀念有所改變。但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但是,我們還會常常在一些場合聽到有辱農村人的風言風語。



二:經濟問題。由於一些複雜的歷史原因,城裡家庭的經濟條件總的來說比農村家庭好得多,國家雖然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但由於農村人囗龐大,底子薄,基礎差,所以到目前為止,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有三點幾比一的差距。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從小的方面而言,城市家庭裡的父母有的經商發了財,有的有高額的離休金,有的有衣食無憂,還算得上可以的退休金。可以提供二至三個閒人的基本生活。另外城裡人長期失業的話,可以到社區申請低保,短期失業的話有原單位提供的失業補助金。(指在原公司交了五險的)



三:關係問題:城裡人情商高,關係廣。三親六戚,好同學,好朋友在行政事業單位,在各企業任職的較多。如果子女失業了,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再給他(她)找一個好一點的職業也並非難事。

四:體能問題。城裡人缺乏體能方面的磨鍊,力氣較差,即使有願意放下身價去幹工地活的,可能也沒有幾人能夠承受得了。


手機用戶弘毅


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僅供參考。

一,體力方面的不支持:有很大一部分城裡人,雖然也不是高級知識分子,從事的都是普通工作,但是很少去建築工地幹活,因為之前並沒有從事過建築工地上這種高強度的勞動,所以,即使失業了,在體力方面也很難支持他在工地上堅持。

二,家底的影響因素:有些事實,可能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個時期以來,城市裡的福利資源總體要比農村好的太多。所以,很多城裡人即使出現短暫性的失業,還會有一些失業險,職業技術培訓等,即便是沒有任何出路,靠啃老生活,也比農村的啃老有奔頭。也不會因此出現無米下鍋的情況。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選擇去工地幹活。

三,觀念的影響因素:農民工,搬磚,鋼筋水泥,衣著襤褸,風吹日曬,高強度勞動,這些詞彙在很多城裡人的觀念裡,即便不會歧視,也不會與之同流。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找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儘可能的不去做這些工作。很少看到家住市裡的人經年累月的以工地搬磚維生。

四,資源的影響因素:農民如果不種地,不出去打工,那麼可能會出現第二年沒錢花的情況,很多農民工這一個月的工資,要供孩子上學,要給老人治病,要給家裡寄錢,一份工資就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農民在面對現實情況前,沒有選擇。而相比較好的城裡人,在失業狀態下,可能會多方面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家裡的親戚朋友也是城裡人,這就是城裡人和城裡人的人脈圈,再加上社會資源福利的照顧,即便是最最低生活保障,也比農村要高很多,所以,在面對失業的情況下,城裡人的選擇性會更多,自然就不會把工地幹活作為考慮。

這是我總結的城裡人即便失業,也不去工地幹活的幾方面的影響因素,可能不是很全面,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新農微視野


第一,怕丟面子。實事求是地講,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的問題長期存在,這也導致一些城裡人優越感很強,看不起農民、看不起農村。現在農村的條件雖然改善,甚至有的農民收入遠遠高於城裡人,但是仍然有一些城裡人對農民是有偏見的。別的不說,單從生活環境、基礎設施等方面來講,有的農村環境真的太差。在那樣的環境裡,你就是有錢,也是很難受的。這是一種不可迴避的客觀現象。正是因為城裡人有優越感,才不會舍下面子,跑到工地上跟農民一樣幹苦活兒。在他們眼裡,那是很掉份的事情。

第二,還沒餓狠。事實也是如此。別的不說,單從基本保障來看,城市低保要比農村低保高出不少。城裡人只要失業沒了收入,找政府哭哭窮,就有可能被納入低保對象。一個月啥事不幹能拿幾百元,雖然有些拮据,但也不至於餓肚子。有這樣的好事情,對於一些沒有追求、安於現狀的人來講,自然是不會出去吃苦幹活的。

第三,身體不行。說了也不怕挨磚,單從身體素質上講,城裡人是遠遠比不過農村人的。大家可以看看,那些跳廣場舞的都是老頭老太太,徒步健身的也大都是中年人,雖然偶爾也有些年輕人,但是這樣的運動量不可能強健他們的體魄,頂多就是健身,並且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多的時間,城裡年輕人們都宅在家裡、捧著手機吃雞,連二兩力氣都沒有,人家工地也不會要的。農村就不一樣了,平常幹農活兒,閒下的時候還找事做,一天一天練就了強健的體魄。無論是搬磚還是提灰桶,對人家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所以,怕丟面子不想幹,沒有力氣幹不了,實在不行吃低保。這三個因素造成城裡有些人寧願失業在家,也不願到工地幹活。

笑哥不知道說的對不對,歡迎批評。


莫莫莫momomo


還不是城裡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n

社會主義只有工作性質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再說了,城市裡少一個辦公室白領和少一個打掃衛生的務工人員,肯定後者更嚴重!



\n

平心而論只要是拿著別人給你發的工資的都一樣,學歷高不代表教養就好,年齡大不代表人品就行,戴眼鏡不一定就是教授,有可能是禽獸!!只要你拿工資,給別人服務,看別人臉色,那麼你也是個打工者,城市農村都一樣!只不過是你的優越感比較強而已!大家覺著我說的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