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說起唐朝的定安公主,真是不幸。她一生結婚三次,兩任丈夫都是因唐朝皇帝的爭權奪利被殺,到了她病逝時,卻不知道該和哪一任丈夫合葬,她與第一任丈夫生的兒子想讓她和第一任丈夫合葬,可是她的第三任丈夫卻不同意,這是怎麼回事?

定安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第三個女兒,庶出,生母不祥。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在武則天當皇帝的時代,她那時被封新寧郡主,後來改封安定郡主,下嫁給陳侍中、駙馬都尉王寬的曾孫王同皎。她為王同皎生了一個兒子王繇,後來也是駙馬都尉,娶唐玄宗長女為妻。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王同皎是擁護大唐皇室的,公元705年 “神龍事變”中,大臣們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李顯復位,王同皎也參與了,他是功臣之一,所以被封作琅邪郡公,賜實封五百戶。

唐中宗復位後,安定郡主自然進封為定安公主,王同皎成為駙馬都尉。

可是唐中宗是昏庸的,他的皇后韋氏開始干政,韋氏和武三思關係很好,武三思就有了權勢。武三思是武則天的親侄子,自然恨推翻武則天的人,於是他誣陷擁立唐中宗復位的張柬之、敬暉等功臣。張柬之等人被貶被殺。

這時唐朝大臣對武三思很是氣憤,尤其是王同皎。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武則天崩逝了,王同皎計劃趁為武則天送葬時,殺掉武三思,為國除害。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可是人心難測,王同皎的同謀人撫州司倉冉祖雍居然找武三思告密,武三思就讓校書郎李悛上告訴唐中宗。唐中宗這個糊塗皇帝竟為了情敵武三思就以謀反罪將自己的女婿王同皎在都亭驛前處斬。

王同皎臨刑前神色不變,天下人都知道他是正義的,都說他太冤枉了。後來唐睿宗即位後,就為王同皎平反,諡曰忠壯。唐睿宗還追封王同皎為“琅耶文烈公”,贈“太子少保”。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而此時定安公主就成了寡婦,她還很年輕,她的嫡母韋皇后就把她嫁給了自己的孃家親戚韋濯。韋濯是韋后的從祖弟,從輩數來說,他是定安公主名義上的堂舅(事實上沒有血緣關係),婚後,定安公主給韋濯生了一個兒子韋會。

從此之後,韋皇后就把定安公主看成了自家人,她對定安公主很好,定安公主

開始風光起來。韋皇后讓定安公主和新都公主、宜城公主、長寧公主、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金城公主成為開府的七位公主。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駕崩,小皇帝年幼,韋后主政,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率兵打入宮城,殺死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擁立唐睿宗登基。

韋后家族也跟著受誅連,被滅族,韋濯是韋后的親戚,當然被殺。而定安公主作為皇家公主,她和她的兒子韋濯自然不受誅連。唐睿宗還是對親戚講情義的,放過了侄女和侄女的孩子。

定安公主又一次改嫁,嫁給了嫁太府卿崔銑,婚後有沒有子女,史書上沒有記載,應該是沒有吧,因為定安公主和兩任前夫所生的孩子都記在史書上。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二月,定安公主病逝,駙馬崔銑還健在。

這時定安公主和第一任王同皎生的兒子王繇想讓父母合葬,唐玄宗當然同意了,因為王同皎是李唐皇室的忠誠功臣。

可是有一個人堅決不同意,這個人就是定安公主現任丈夫崔銑。妻子和前夫合葬,這叫他這個現任丈夫的臉往哪裡擱?他和定安公主已經是二十三年的夫妻了。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給事中夏侯銛亦反對定安公主和王同皎合葬,他對定安公主的兒子王繇說:“您的母親已經改嫁,和你們王家恩斷義絕,不是一家人了。她生是崔家的人,死是崔家的鬼。就算她肯跟你爹合埋,你爹只怕也不願意呢!“

夏侯銛這句說得很刻薄,王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王繇跑去找自己的堂舅唐玄宗告狀。崔銑也去找皇帝申訴,不允許妻子和前夫合葬。

於是唐玄宗覺得此事難辦,就集思廣益,讓大臣們討論。絕大多數大臣認為夏侯銛的話雖然刻薄無理,卻是細想想很有道理,話燥理不燥。 於是唐玄宗判決,讓定安公主不和前夫王同皎合葬,將來與後夫崔銑合葬。

為了安撫堂外甥王繇,唐玄宗貶說刻薄話的夏侯銛為瀘州都督,讓王繇出氣。

(夏侯銛真是不理智,人家的家事你攪和什麼,定安公主和誰合葬,關你什麼事?你強出頭,結果倒黴了吧?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公主結了三次婚,兒子卻想讓她和前夫合葬,後夫堅決不同意

定安公主最後還是與最後一任丈夫崔銑合葬,並陪葬唐中宗的定陵。而王同皎也是陪葬中宗定陵的,“遙望”著自己的妻子和後夫在一起。殺掉王同皎的是唐中宗,王同皎竟然給唐中宗陪葬,實在是匪夷所思,當然,也許大臣陪葬皇帝是一種尊榮。

嫁了三任丈夫的定安公主最終和最後一任丈夫合葬,她的前兩次婚姻因李唐皇室的爭權成為悲劇,也許和第三任丈夫在一起的日子,才是她安靜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