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三月煙花四月雨,五月賞荷正當時!

這時候,是適合去江南的,去了江南必定要去杭州,而去杭州必然得去西湖,要吃上幾杯龍井茶! ,自此,這吃茶便帶上了幾許禪機。

靜了心神,收斂快樂肆意的玩笑,一杯清香逸人的龍井茶吃完! 便自覺帶著一股子江南女子的婉約與清雅了。走出茶社, 我們這些塵世之人還是要食人間煙火的,所以看了雷峰塔,走過了斷橋,便循著味兒問著道找那些鮮美的吃食兒去了。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龍井蝦仁是來杭州一定要吃的,我們選擇的日子是恰到好處的,清明剛過,新茶初成,河裡的蝦子也正是飽滿的時候。所以一行人都笑著說,人生美事竟湊得如此美妙,三五好友相伴,柳陌如織,江南春雨,哎呀!,真是美的很呢,禁不住都笑成了一朵朵俏麗的梔子花了。

在西湖邊上找了一家看上去頗為潔淨的小店。店面不大,二層小樓,順著樓梯上去的時候,旁邊的扶手經年的摩挲都有了些許潤澤的包漿,如同手腕上浸潤了日光歲月的珠珠串串,讓人心裡有了幾分敬畏的親暱。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是的, 我們在歲月面前都是抱著一分敬畏之情的。

推開窗子,引進來一襲春色,杯子裡的茶必定是龍井茶。到了西湖若是不飲一杯,那該是多麼懊惱。杯中雀舌恰到好處, 嫩綠的芽兒,清澈的茶湯,啜一口,順喉而下,心都柔潤開來。此刻的我們,倚靠在厚實的月白色繡了梔子花的靠墊上,人都變得嬌慵了。話兒,要慢慢地說,笑也要輕輕地笑,這一刻,彷彿江南的柔曼已經浸潤到了骨子裡。

要了一尾醋溜魚,點了一壺桂花酒,幾道爽口的小菜,當然,壓軸的還是那道心儀已久的龍井蝦仁。 雖然茶葉入饌在北方也早已經不稀奇,比如濟南大街小巷口熱乎乎的大鍋子裡的茶葉蛋,是每天早上必吃的早餐,但茶葉也只是家裡的老葉子茶,取那點子微末的茶香而已,提味兒的還是適合於我們北方人腸胃的八角小茴香之類的香料。所以總是有些粗陋得不好意思說出口,哪比得上這道龍井蝦仁來的雅緻吆。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月白色的細磁盤兒,瑩白的蝦仁,碧青的茶葉點綴其間,旁邊還綴了一朵兒雪白的梔子花,清淡得彷彿這江南的風這西湖的水,讓人一看就忍不住食慾大開。但絕對不會若饕餮一般,而是帶了幾分小心的,夾起一粒蝦仁入口。

呀! 好嫩!忍不住輕嘆一聲。蝦肉的新鮮,茶葉的清香,頓時把我的味蕾沉醉了。上菜的老闆娘說,這看似極為清淡的蝦仁已經浸潤了茶葉的清香,中和了蝦子本身略帶的土腥味兒,但還保留了蝦肉極為新鮮脆爽的口感,這叫淡而不寡,清而不濁。不由得心下歡喜,難得這老闆娘也是個不俗的妙人兒呢。

幾杯桂花酒下肚,話語不由得濃稠了起來,雖然我們只是江南的羈旅客,鄰桌的客人卻是江南的夜歸人。吳儂軟語說起這龍井蝦仁的來由,竟然把我們這群微醺的女子吸引了過來。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這道龍井蝦仁也不例外。

那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恰逢雨天,避雨在一農舍,村姑用山泉水沏了新採的龍井茶。 乾隆爺一品此茶, 妙哉!入口清香,回味悠長,想討要卻不曾張口。臨走偷偷握了一撮茶葉在袖中。來到西湖邊一酒樓,取出袖中茶要小二沏茶,不料露出龍袍一角。小二驚慌,急忙跑進後廚告知店主,廚師正在烹製新鮮的河蝦仁,慌亂之中把小二手中茶葉當成蔥花兒撒入鍋中,沒想到這歪打正著,這道蝦仁茶香馥郁,色澤誘人,只把這乾隆爺吃得龍顏大悅!賞賜百金。從此以後,一道龍井蝦仁成了西湖邊最誘人的佳餚美饌之一。

且不說故事是真是假,但其中的乾隆爺袖裡藏茶的故事卻讓龍井茶有了一種格外矜貴的身份。

在江南,每一道菜都是一道風景一個故事

說到江南的美食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做得東坡肉寫得好文章的蘇軾蘇大學士。傳說江南杭州酒樓天外天的廚師就是受了蘇大學士 《望江南》中名句“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選用色綠、香郁 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製而成這道龍井蝦仁,成菜之後蝦仁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緻,滋味獨特。

美食家高陽在《古今食事》,裡曾提及:“翁同龢也創制了一道龍井蝦仁,即西湖龍井茶葉炒蝦仁! 真堪與蓬房魚匹配”。蓬房魚不曾吃過! 這道龍井蝦仁倒是讓我們這群貪吃的小女子在回到北方之後還唸叨了許久呢!

美術教師,電臺主播,網絡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