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審計署點名違規現金貸 有個人消費貸流入樓市

6月20日下午,受國務院委託,國家審計署審計長鬍澤君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相關審計方面,重點關注了地方政府債務、金融運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等風險及防範情況。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情況

在2017年持續組織開展地方政府債務審計基礎上,2018年一季度重點審計了5個省本級、36個市本級和25個縣級政府債務的管理情況,截至2018年3月底這些地方出臺債務管理制度132項。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相關地區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增強,舉債衝動得到有效遏制,違規舉債問題明顯減少,目前債務風險正得到有序有效防控,但仍發現5個地區2017年8月以後違規舉債32.38億元,還有3個地區政府違規提供擔保9.78億元;11個地區發行的政府債券籌集資金中,有39.22億元結存在財政部門,其中29.2億元閒置1年以上。一些地方落實債務管理要求還不到位,有14個地區化解債務方式過於簡單,造成重點項目建設資金接續不暢等;5個省本級尚未籌建債務大數據監測平臺,14個市縣未按要求全面摸排融資擔保行為或未按時整改到位,5個市縣未將政府購買服務等事項納入監測範圍。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地方正在整改。

金融風險防控情況

各項審計都關注了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情況。從審計情況看,金融機構和有關企業風險防控工作持續加強,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對高風險行業和領域整治力度。審計發現,9家大型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360.87億元,抽查的個人消費貸款中也有部分實際流入樓市股市;一些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短期封閉式理財產品吸收資金,用於投資長期項目等,存在期限錯配風險。網絡貸款領域風險管控還不到位,抽查在重慶註冊的29家網絡小額貸款公司中,有12家主要在浙江等地經營,以規避實際經營地區的准入審查,由此導致的網絡客戶信用識別不精準、非法冒用他人名義借貸等問題較突出;抽查60家“現金貸”機構發現,其中40家無從業資質,有的以學生為主要客戶,存在較大隱患。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方面正在整改,8家銀行已收回貸款等45.86億元。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風險防控情況

截至2017年底,審計的9個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1.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8%,總體收大於支,但省級統籌在一些地方落實還不到位,6個省有60個市2017年當期結餘554.25億元,而省內其他45個市當期缺口460.55億元。32個市存在通過佔用財政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向銀行貸款等方式彌補基金缺口的現象。還有4個省存在違規調整繳費基數下限等問題,造成少繳或欠繳保費11.94億元。審計指出問題後,相關地方和單位已收回財政資金80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