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也非主流一把。拍于喀什老城。

去年新疆发生了让人发指的事件,没有网络,接不到短信,都拜了那帮混蛋所赐。然而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我选择来到南疆,支教半年。远离城市,远离人群,远离家乡,远离网络,远离新闻,远离猪肉。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跑到维族老师家里蹭抓饭。勺子是特地给我们准备的。

所有人都说新疆美,新疆羊肉香,新疆葡萄甜,新疆好地方。以前去北疆玩的时候也这样觉得。

但是南疆不是北疆。阿克苏的乌什县,一个只有一条路进出的小地方,想去任何地方都要通过那条唯一的道路去市里,然后转车;没有工业,经济落后;民族覆盖率高达97%以上,很多人不会说汉语;这里的梨子多的烂在树上没人摘;这里离喀什非常近,北面就是吉尔吉斯;这里号称小江南,但是南面的柯坪县紧靠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火,感冒是家常便饭,肠胃炎发高烧几天天水米未进,直线减肥……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街头美食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这叫羊肠子,下面白白的叫面肺子。看着很有食欲,但是面肺子有点骚,怕骚的吃不了。

若不是支教,我不会在这里生活这么久。如果不是我倾心于未被破坏的维族风情和文化,我不来这支教。

就这样来了。教书,走路,喝酒,和维族朋友扯淡。那时候没有单反,不叫摄影。只有几张记录。

朋友问我过,什么都没有你还不郁闷死?其实不郁闷。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信息的确爆炸了。我躲在小地方反而很清静。所有人在大城市里疲于奔命的时候,我正在班里给孩子们上课,趴在床上看书,和同学下下象棋,和维族人坐在一起吃大盘鸡,跳民族舞。不但没受罪,在那边肥美的羊肉还把我养的白白壮壮,面色红润。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5毛一串,羊肝子

现在上班坐的腰疼的时候,总是怀念那些日子。人的自由属于内心,不属于任何发达与不发达。我在那个小城镇反而经常想写东西,回到北京,笔头却日渐生涩。

半年的感受岂是只言片语可以讲完的。小统计了一下,半年时间写了185页日志,看了8本小说,上了70节课,出了一本内刊,写了无数报告和上万字的教案、总结,照了两千张照片,走遍了乌什县的每一个乡,去了喀什,去了四次柯坪。吃够了羊肉,吃够了馕,也吃够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干果。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辣椒

这样的总结算不算苍白,应该算。照片挑来挑去也还是那些,拿出一百余张给朋友瞅瞅。那些就是掠影而已。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房檐上的导水管槽,拍于阿帕克霍加麻札。

在那教维族孩子汉语,除了上课还要生活,每天都在和不会说汉语或是汉语说得不好的民族同志打交道,到最后却整了一嘴当地的“维普话”(维吾尔口音普通话),弄得自己都觉得好笑。

也非主流一把 拍于喀什老城

白山,白狗,帕米尔高原。叫葱岭也可以。圣僧走过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