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窮?

用戶69330831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收入低,二是成本高。

既然講到年輕人,那麼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具有典型性了。

上圖是2017大學薪酬榜排行前十和第87-100的高校。

最高的清華大學接近15000元,第100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9300多。

至於平均水平,只有4800多元。

看完了工資,我們看看房價吧:

以工資收入最高的清華大學為例,15000/月,一年則是18萬。房價70000/平,80平米的話就是560萬,如果工資不增長的話,不吃不喝也要30年。

這可是最優秀的年輕人啊,而且人也不可能不吃不喝的嘛。

其他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呢,一個月三五千塊錢,扣完各種費用,還有房租、交通、通訊、餐飲,還剩多少呢?

這賬沒法算啊,所以題主才會說,平時過日子也是省吃儉用,但是存款卻越來越少,即使工資在漲,畢竟工資漲幅是很有限的嘛。

所以那些真正過得很舒服或者很成功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 官二代:你懂得,可以通過關係進入各種肥差,家裡又啥都不缺,優哉遊哉。

  • 富二代:掙那點工資還不如車的油費,所以,憑藉老爹的金錢和人脈、資源,自己創業,開公司,起點就比普通人高了太多。

  • 少數牛人:極個別天賦異稟、或是資質頂尖的牛人,慢慢在一個行業或領域做到拔尖的水平,成為大牛,比如劉強東這種。


剩下的普通人,沒啥關係和背景,沒啥資質和人脈,尤其是一些“窮二代”,壓力真的還是蠻大的,大城市一套房就夠受的了,還有其他各種生活成本和開支,生活真的很容易就捉襟見肘。

這也是為何很多年輕人越來越窮的原因!


馮起升


80年,從小就家庭富裕,88年我家就起樓房了,到93年我就沾染了手淫的惡習,到現在我還沒戒掉,我小學到初一學習成績都很好,初二起成績下降,初三起被差生帶壞,開始不學好了,高中分數不夠找人上的,可高中那幾年是我爸最輝煌的幾年那時我家裡有錢,我就想女生心思,寫情書,學習不用功,一直手淫,結果會考不過關沒有參加高考就當兵去了。

在部隊兩年,第二年還手淫,父母要我轉士官我沒聽執意退伍了。

回家後參加分配工作的考試可我作文寫走題沒考及格沒有考上事業單位,只分配到一個廣場做保安,剛上班五險一金扣了拿404元,到2004年結婚,當年有了女兒,在2001年我就嫖娼玩小姐,還一直手淫,這些邪淫行為導致我一直婚的不好,到2008年又沾染上賭博的惡習,輸的多贏的少就虧錢,有時還做兼職但餘不到錢,和老婆感情就漸漸不怎麼好,而且我一直嫖娼還有過婚外情對夫妻感情傷害大,到2011年我兒子又出生,家裡卻窮了 可我還是嫖賭抽,我平時不喝酒 ,後來因為賭博還借債,到2017年我犯錯誤又下崗,就更窮了,再找工作又不順利,老婆又逼我離婚了,慘啊!都是賭博和邪淫害了我啊!

後來又找了許多工作我都沒能做好,最近幾個月才在一家商城做保安,工資4200,不繳五險一金,現在才穩定點,可我老婆不願意和我復婚,我現在每天都在後悔和痛苦中度過,但願看到的人都不邪淫,我不淫人妻女,我的妻女也不被人淫,我遭到了因果報應,真的不能賭博,我沒想到結果這麼悲慘,我現在不幸福了,是我自作自受,還窮,沒有什麼存款,害苦了兩個孩子,我懺悔,我希望兩個孩子將來都考上大學,將來找到高薪的好工作,我的家才有希望。

我真的只能期盼來世幸福了,來生找個老婆過一輩子不離婚。


浪潮518888


我是80後,家庭條件一般,自己也沒好好上學,初中畢業後,沒有上高中,當然我想上也上不了,因為分數不夠, 後來上了職專,我現在也搞不清楚職專和中專的區別,學的是會計專業,那個時候幾乎所有的學校專業都差不多,要麼英語,要麼計算機,學了三年就這樣畢業了,畢業後分配到一家五星級酒店當門童,搞笑吧,學會計去實習門童, 沒辦法幹唄,這一干又是1年。對了忘了說工資了門童實習的工資是180快,沒錯是人民幣啊,不是美元,那時候覺得誰一個月500那就是大款了哈哈。

我的第二個工作是超市理貨員,一干也是3年一個月工資400多塊,那時候工資都差不多,周圍沒有上千的,或者我沒有接觸到上千,哦對了,我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我父母工資多少。

第三份工作是在一個服裝店賣衣服,工資忘了,估計也差不多幾百塊。

第四份工作,對我來說簡直就是質的飛躍,二手房置業顧問 ,乾的我是如魚得水啊,那段時間就是我最美好的回憶了 ,那段時間房價沒有現在高,沒有百萬以上的房子,80平米的房子50萬左右,現在想起來後悔,當初怎麼沒給自己弄套房子啊,那個時候我的工資3000左右,是我朋友裡面工資最高的了,當然我也沒存錢,發工資就花掉了,還到處借錢,當時真是沒腦子啊。

後來,就開始自己創業啦,我剛開始和朋友經營一個水站,沒有送水工,就我自己,一邊聯繫業務一邊送水,騎個三輪車,不是電動的啊,人力的,幹了三年存了5萬左右,後來水站不幹了,我發現人一不能閒下來,5萬元不到一年被我花光了,現在想起來真想找個地方扇自己幾個耳光。後來又幹保險了,讓後又雜七雜八的亂幹,大家知道我現在幹什麼嗎?對,送外賣,還是體力勞動,我根據我的生活經驗給大家總結以下幾點:

1.我沒有定期儲蓄的習慣,沒有理財的習慣,可能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其實每個月存一點,積少成多也不錯啊。

2.沒有執著一個領域。大家發現沒有,我都是這幹那幹,沒有鑽研一個領域。

3.沒有一技之長。我沒有學習技能,我一個朋友從事美髮行業20年,從來沒換過,很執著,現在是我認識的朋友裡面,過的最好的。

4.懶惰,執行力太差,有的時候想幹個生意,當時激情澎湃,轉天一起床該幹嘛幹嘛。

5.不懂得投資自己,亂花錢。希望大家儘量把錢用在自己身上,學習技能也好,聽課也好,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價值,遠離酒肉朋友,那些吃吃喝喝的朋友很消耗你的精力。

6.提升自身價值,和能力,這個很重要,你和富人之間區別 就在這了,大部分人每天的工作,朝九晚五,其實是進入一個死循環,沒有出路的,別看你幹了很久,你其實是在原地踏步的,舉個例子,就好比送外賣,馬路書隨便一個人就能幹,替代性很強,但是演技好的演員全中國你也找不到幾個,所以你要提升你的稀缺性。


我也是在一直摸索,通過觀察周圍的人,總結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幫到你。謝謝閱讀哈哈


國際大豬


年輕人為啥越來越窮?毫不誇張的說其他年紀的人也沒富過。

所謂年輕人窮,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我生活在二線末三線初的城市,按照我們這裡的生活水平和正常開銷舉例說明,你就知道為啥這麼窮了。

位置山東某城市,年齡23歲大學本科畢業一年半,換了三份工作,現在某事業單位,現在每月收入3500-3800。當地平均工資水平3000-3500。我的收入不算太少了,可是依然很窮。

每月花銷:

租房-600單間離單位近不需要坐車。

每天三餐8-15-10合計30-35,一月不下管子900左右。

電話費網費每月150。

洗漱基本生活物品、衣服、鞋子200(男人偶爾也要買點衣服、鞋子穿穿)。

每月同事聚會聚餐300(很不願意參加,但是不去不行)。

每月女朋友衣服化妝品等等800(還算通情達理,可是還是蛋疼)。

這都是基本的花費算算都3000塊錢了,如果碰上這個同學結婚,那個同學生孩子,這個同事添喜,最少也得300,每月都是緊吧的。

這就是為啥年輕人這麼窮,最後總結九個字:掙得少,花的多,窮嘚瑟!

我是孫十三,喜歡加關注!


孫十三聊球吧


就以我自己以及我身邊的90後女孩子為例,普通大學畢業出來工資兩三千,工作個三四年之後,工資翻至少翻一倍,五六千的樣子。



但同時所面臨的要花錢的問題要比剛就業時多很多。比如各個階段的跟你年齡差不多的同學,同事都開始結婚,你要是人緣好一點,朋友多一點,那分子錢絕對的。



而且隨著錢越來越不值錢,早兩年普通同事,還能以兩三百塊錢發個紅包應付,現在感覺沒個500擋不下。像好閨蜜,好兄弟那種,2000打底,很容易給到5000



另外除了結婚,還有生孩子的,週歲宴等等。

日常應酬以前剛畢業吃個街邊攤或者來個自助就能解決,現在出去一趟沒個兩三百根本擋不住。



平常較好同事過個生日,女孩子一根口紅兩三百很容易了。

另外,進入社會後可再也不能像大學那會穿的那麼學生氣,隨便,還想好好捯飭捯飭自己,稍微挑個版型面料好的,破千輕輕鬆鬆,除了衣服還有鞋子,包包,化妝品,如果稍微講究點吃喝,那花錢的地方更多了。


你覺得這可以省,可以換個方面想,誰喜歡和個長的不好看,穿的不好看的人在一起,別說靈魂重要,前提是他得先接受你的皮囊,才能去認識你的靈魂啊




另外如果你在本地有房,或者跟父母住還好,要不還要付房租,現在房租是工資漲它也漲。

男生就更難了,除了自己,還有女朋友,雖然現在年輕人相對來說都更容易接受AA,但是總得大頭來說還是男生佔主力,與此同時還有,結婚買房,買車壓力。。

而且以上都是日常生活,你要是有個什麼愛好,那更花錢了。比如我有個朋友玩手帳,一個限量膠帶,也就一米長四五十,可能很多人都不可理喻,但是這年頭真的想有個愛好,玩好一個愛好,不花錢是不可能的

綜上,一般的普通年輕人怎麼能有錢!同志們啊,好好努力吧


詩與遠方的騙子


因為不會過日子吧,不會攢錢啊,掙得少,花的多,能不窮嗎?

就說我現在的宿舍,有幾個小夥子是能攢到錢的,基本上寥寥無幾。

他們的工資大概有3500吧,住宿不用交錢,食堂需要走六七分鐘的距離,可是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不願意去吃食堂,都是在宿舍點外賣。

一份外賣多少錢,有十幾的,有好幾十的,每天至少點一份外賣,兩份的話差不多就是50塊錢,你說你一個服務員,一天也就100來塊錢,外賣你能吃的起嗎?

除此,他們還經常去看電影,上下山打車,網上經常購物,我現在下鋪的一個後廚的,昨天還給他爸打電話,說沒錢了,熬不過去了。

還有就是,他們還抽菸,一包煙又得十好幾,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心疼錢,辛辛苦苦一整天,一會就消耗完了,真不是過日子的人啊。

前天有個小夥子,買個大西瓜,吃了兩片,剩下的都給扔了,我看著真的很心疼,難道他們真的不缺錢?不是的,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攢錢罷了。

還有就是,對於他們越來越窮,我覺得這是正常現象,社會嘛,優勝劣汰。


小幸福的萌萌雷


97年的,現在想想走過來的路其實只是皮毛,和上學的人不同,我們這裡都結婚比較早,我十九就結婚了,和我老婆是同班同學,我們從初中畢了業就開始談,一直到結婚,現在想想有點後悔結婚那麼早,結了婚就在工地幹活,做溫室大棚本來就是我爸自己包的,總感覺在哪裡幹自己長不大,所以就出來做消防了,16年我當爸爸,生了個千金,現在也在做工地上做消防,結婚後父母給了八萬讓買車的,我們也沒有買,家裡茶米油鹽也不用我們管,但是總感覺現在過得很壓抑,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想去拼一拼,但是沒有那個勇氣!


A請叫我小半仙13


工資在漲,存錢越來越少,肯定是你平常的花銷增大了,不然不科學呀,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錢都是在不知不覺間都花出去了。

我是87年的,10年大學畢業,上過兩年的班,後面就一直走在創業的路上,現從事餐飲行業和互聯網創業,以前每個月的花銷心裡都有一個明確的數字,只從支付寶,微信便捷之後,錢就像流水一樣往外流,不知不覺間錢都花出去了,到月底賬單出來的時候自己都不敢相信會花這麼多。



還有一個就是信用卡的流行,現在都是可以提前消費的,買車,買手機甚至買一瓶洗髮水都可以做分期付款了,以前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現在就是沒有錢你也可以充一次胖子,但是你的這些消費終會還是你自己去還,這有可能是存錢越來越少的原因。


你如果不相信,平時你可以統計一下一個月的開銷,這些錢都花到哪個地方了,這些花費是不是必要的,如果不是必要的花費我們完全可以把這筆錢省下來,到月底你就會發現你這個月會省下一筆不少的錢。

為什麼都說做生意的人都比較摳門呢,其實這完全是對做生意人的誤解,因為在他們的思維裡面每次花出去的錢都要有一定的收益,他們不會將自己的錢花在沒有收益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做生意的人都比較精明的原因。

一定要懂得“開源節流”這個道理,不然不管你的工資再怎麼漲,還是一樣的會越來越窮。


大永隨記


最近很火的“用一句話證明你很窮”,被網友玩壞了:

刷牙從來不擠牙膏,因為買不起。
一切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我都解決不了。
兩塊錢以上的活動,就不要喊我了,因為我連公交都坐不起。
小時候喜歡吃方便麵,夢想以後每天都吃方便麵,果然長大後這是我唯一實現了的夢想。

網友的調侃真的好心酸。生活不易,尤其是在北上廣打拼的年輕人,無背景、無資源,僅憑一腔熱血想要逆襲談何容易。

為什麼感覺自己越來越窮,普通人註定一輩子一事無成嗎?

今天金館長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深度思維》。一本讓你真正投入並開始認真思考的書。

沒錢不是智商在作怪,而是思維

面對工作、生活、學習中的諸多問題和任務,有的人工作速度快、質量高。有的人學習效率高,每次考試總是屢屢第一,還有空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難道是我們的智商不夠嗎?學術理論與生活實踐結果告訴我們,智商不是決定因素,思維方法才是。

過去十幾年的房產投資,窮人由於缺乏資金無法早點買房,等到終於攢夠首付了,房價早已漲上天了;然而較為富裕的人早早購置多套房產,在房價高漲的趨勢中,他們的資產又繼續大幅增值。

富裕者容易賺到更多的錢,貧窮的人則更傾向於一直貧窮下去,這就是馬太效應。

如果你每月的儲蓄接近0元的話,那麼,馬太效應真的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窮。

在消費時你也許會有這樣的思考,如果不買這件東西,省下的幾百塊也買不起房,即使攢一百年也不夠,不如花了還能享受當下。

但你應該有這樣的意識,你今天省下的這幾百元錢所帶來的收益,可能遠不止眼前的幾百元錢,它會在未來帶來更大的回報。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積攢的這筆小錢,能夠帶來一個讓你多賺三五倍的機會。如果沒有這筆財富的原始積累,就有可能錯失一次重要的時機。這種深夜難眠的後悔,比花幾百塊錢消費的樂趣大得多。

不同的思維,代表著不同人群的階級屬性。有人能在思維中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成為人生贏家,有人卻在同樣的條件下,只能做著最基礎的工作,為飽腹而忙活。

轉變思維,真正把事情做起來的人,考慮問題的過程其實是這樣,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麼東西我去想辦法去爭取。而什麼做不起來的人,永遠在等待時機成熟。

投資知識技能

在30~40這個年紀的飛行乘客中,在頭等艙的乘客基本都是看書,公務艙的乘客大多用筆記本辦公,經濟艙則看報紙電影玩遊戲和聊天的較多。在機場,貴賓廳裡面的人大多在閱讀,而普通候機區全都在玩手機。

需求的不同決定了行為的不同。頭等艙的需要大局觀,戰略的眼光,即便是看書也是那種高於專業書籍水平的書。商務艙的大多還是為生活奔波,只不過職位高了一點,所以他們是側重於辦公和欣賞雜誌,當然飛機上的雜誌比火車上的要高級。普通人只能是為了愉悅自己,打發時間,所以大部分是聊天和玩手機。

很多人確實也有儲蓄意識,可是僅每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就已消耗了大部分的工資,想要每月攢下一兩千元非常困難。

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有其他的辦法利用馬太效應的正面作用。知識技能很容易轉換成財富,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隨著我們的學習和成長,錢之外的資源相比起來會更稀缺,不斷提升學習力,可以讓我們學會投資去買入其他稀缺資源,進而為自己買入一個持續的未來。

所以,投資學習,就是在投資未來。

專注做一件事

除了積累財富和投資知識技能外,還有一個讓普通人成功逆襲的關鍵因素:專注。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畫家達·芬奇,當初從師學藝就是從練習畫一隻只雞蛋開始的。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變換著不同角度、不同光線,少說也得練習一萬個小時,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從最簡單一萬小時定律提法來源於《異數》最枯燥的重複中掌握了達到最高深藝術境界的途徑。這才有了後來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蘋果計算機喬布斯,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投注都超過一萬小時以上,他們專注的閱讀、思考、研究、實踐,才有今日的成就。

一個不具備條件的普通人應該做的,恰恰是反跨界,專注才是最好的選擇。

專注,就是把你所有的時間、精力、資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是分散到多個地方。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似乎效率很低,人生進展得很慢,不夠精彩,但請記住:

專注努力與漫長命運旅程中的堅韌,才是普通人命運破局的武器!


人人貸財富


年輕人越來越窮是因為當前的就業不易、收入不高、房貸壓力、生活成本日益高漲等因素導致的。

近年來,就業壓力一年高過一年,而工資收入卻猶如“小二黑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位大學畢業生,如果沒有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你想找到一份既體面又收入較高的工資簡直就是“痴人做夢”。

我身邊有許多朋友的小孩在大學讀書期間都是非常出色的班幹部。可是當他一踏入社會,馬上就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似的。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之中屢屢碰壁,失去信心。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五、六千元的工資,還沒等賺了幾個錢,緊接著又面臨結婚娶妻、生子,購房購車。最終,婚是結成了,可欠銀行的幾百萬房貸又一下子把自己的腰給壓跨了,從此過上暗無天日為銀行打工的苦逼日子。

我們平時時常掛在嘴邊說的,社會上的“官二代”、“富二代”,這畢竟是少數群體。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家子女,父母輩都是勤勤懇懇企業工人出身,家庭底子薄,積蓄少,況且父母還要自己養老,子女也就很難有所依靠,一幅擔子全部都壓在了自己的身上。於是,現在社會上也出現了許多個“屌絲”、“草根”、“苦逼”之類的新名詞來形容當今這一代年輕人的不易生活。

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生長在教育體制存在諸多弊端的那個時期,在因試教育、唯分數論、一紙試卷定終身的不良環境下,死記硬背考取了大學。畢業後,說是“書呆子”吧也不像,更成不了什麼人才。眼高手低,缺乏創新精神和自主創業能力,成不了大氣候,埋沒了這一代人的聰明才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