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再推制度創新新成果 打造自貿建設升級版

“設立全國唯一船舶航運專業性融資中心”、“創新跨境融資服務”、“‘ 監管流程再造+共同檢驗’監管模式”、“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服務”-----近日,隨著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新一批創新舉措的實施,這塊實驗田如今已是枝繁葉茂,欣欣向榮!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冷鏈物流規模持續增長,現代服務業加速聚集,跨境電商實現集群發展,一些大型國企總部經濟體落地,外商企業投資潛力進一步釋放,貿易便利化水平再度升級,航運中心建設提檔加速。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再推制度創新新成果 打造自貿建設升級版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大連片區緊緊抓住這一“牛鼻子”,深耕自貿試驗田,續寫自貿區發展高含金量的“大連經驗”。2017年推出20項制度創新案例之後,今年上半年又總結評估推出20項創新案例。截至目前, 累計向商務部上報創新案例26個,其中12項創新案例在全省複製推廣,“保稅混礦”成為國務院第四批在全國複製推廣的自貿試驗區經驗,這也是我省此次唯一入選的創新案例。普華永道諮詢公司對大連片區的第三方評估認為,大連片區掛牌一年來,充分發揮了創新“排頭兵”和改革“試驗田”的作用,現已初步建成開放度較高、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和法治環境規範的自貿園區。今年4月,中央改革辦督察組對大連片區進行了專項督察,並對大連片區一年來在制度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問需於企 精準發力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再推制度創新新成果 打造自貿建設升級版

在制度創新中,大連片區始終堅持問需於企問計於企,傾聽企業的合法、合理訴求,找準“堵點”“痛點”“難點”,精準發力,縱深改革,讓制度創新更加貼合市場主體的需要。今年以來,大連片區先後組織召開了5場政企對話會,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和需求,找準制度創新的主攻方向,主動出擊深入調研,直面涉及面廣的問題和障礙,發揚啃硬骨頭的精神,攻堅克難,一一突破。

截至目前,工商銀行大連分行、建設銀行大連分行、中國銀行大連分行等金融部門主動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創新推出7項金融創新案例,使金融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為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其中,中國銀行總行在大連中行設立全國唯一船舶航運專業性融資中心,有力提升了大連自貿區航運金融中心功能;工商銀行大連分行創新跨境融資服務方式,通過提供跨境風險參貸融資方式,為多家企業辦理跨境本外幣風險參貸業務,累計辦理業務量超6億元;大連建行為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量身打造了“通港達”供應鏈融資服務,打破了糧食流通中轉的資金瓶頸,豐富了港口融資模式等。

突顯大連特色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貢獻大連智慧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再推制度創新新成果 打造自貿建設升級版

大連片區自掛牌之日起就注重強化與國家戰略的聯動,開展差異化試點任務,圍繞港口經濟和貿易便利化這一重點領域,向縱深探索改革,向“系統集成”轉換,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和配合,形成了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貿易便利化創新舉措。

在兩批40項制度創新案例中,涉及貿易便利化方面的有21項,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保稅混礦、進境糧食全流程監管、服務貿易在線退稅等10餘項制度創新經驗為全國首創;國際貿易“單一窗口”2.0版的上線,實現了與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口岸部門的“無縫對接”,辦理業務綜合覆蓋率排名全國第2位;“三互”大通關深入推進,通關流程進一步簡化。80%檢驗項目實現網絡報關報檢即審即放的“秒通關”,通關成本平均降低10%,國際貿易線下辦理手續時間縮減1/3;開通國內首條直達斯洛伐克中歐班列,“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大連”回程班列常態化運行,去年全年海鐵聯運完成41.2萬標箱,位居全國之首。

今年上半年,大連口岸管理部門又創新推出“‘檢企集控’檢驗檢疫快速驗放模式”、“‘監管流程再造+共同檢驗’監管模式”、“創新推動糧食國際中轉貿易發展”、“推進郵輪食品供應檢疫無紙化模式”、“平行進口車簡化流程”等9項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創新案例。自貿試驗區在貨物中轉通關、檢疫驗放、審批簡化、創新集成等方面,又一次受益於“大連智慧”。

注重創新成色 釋放自貿紅利

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再推制度創新新成果 打造自貿建設升級版

注重含金量是大連片區一直堅持的創新試驗原則。“一企一策”,“量身定製”,有針對性地開展制度創新,是大連片區的常規做法。因此其制度創新舉措成效明顯,制度紅利不斷釋放,企業獲得感大幅提升。

疊加利用“分送集報”“自行運輸”等創新監管制度,使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貨物流轉速度提升20%,每年節省2萬小時通關時間,減少申報近萬次,創造了英特爾世界工廠投產新項目的最快紀錄。無獨有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優惠政策正式落戶大連片區,僅2月至4月期間,英特爾公司因此節約成本達1.4億元。而市國稅局量身打造的“英特爾出口退稅系統”,未來3年企業將獲得出口退稅12億元。“保稅混礦”監管模式去年為大連港淨增2000萬噸吞吐量,創造近2億元經濟效益,使混礦企業甩掉了虧損8000萬元的包袱,一年內扭虧為盈,等等。

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隨著創新制度的不斷推出,自貿區的虹吸效應、聯動效應不斷顯現。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冷鏈物流規模持續增長,現代服務業加速聚集,跨境電商實現集群發展,一些大型國企總部經濟體落地,外商企業投資潛力進一步釋放。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大連片區新增註冊企業3717戶,佔遼寧自貿試驗區新入駐企業總數的47%以上,新增外資企業46戶,佔遼寧自貿試驗區新入駐外資企業總數的42%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