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大專生沒什麼用?網友:本科也只能打工!

網友一:

因為教育資源的過剩和不平衡,我們就覺得大專生都是當年一本、二本學生中淘汰下來的。繼而覺得這些上大專的學生都是不優秀的,覺得他們都是些紈絝子弟,每天不做正事,只知道玩。

我認為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是否優秀。這些上大專的人中可能確實高中學習不夠努力,或者找不對方法,又或者很多人是貪玩的,導致他們上不了本科。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有部分人從未放棄過奮鬥或者迷途知返。

再說誰規定一定要優秀才行。我們這個社會太追求成功了,希望每個人都是非常努力非常成功的,但是有的人他就是隻有混吃等死才覺得快樂,他再努力也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放過這些人呢?

說幾個我的高中同學的例子吧。有三位同學他們都上的是大專的電子商務,A在上學期間自學PS和前端,現在在一家新媒體工作,拿著和本科生一樣的工資,B現在在一家商務中心上班,C在做電商運營。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大專生沒什麼用?網友:本科也只能打工!

網友二:

一是因為上大專門檻低,學校氛圍差,大部分學生無上進心。二是長期以來大專生的負面消息多。其實,所謂的歧視大專生,和歧視大學生、90後等是一樣的。與其說歧視,不如說看不慣而已。而且現在的人很喜歡給某類人群打標籤或者說以偏概全。

因為確實大部分的大學生,畢業了之後,沒有什麼能力,所以導致就業很困難,所以社會就說念大學一點用都沒有。但是,你不能否認,好的學校,各種機會很多,氛圍很好。一些很有能力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找各種機會實習,我就認識一些應屆生,大學期間把BAT全去過了,而且崗位也不水,導致剛畢業的時候能力就不差。

網友三:

很多人現在都看不起大學生,因為本科生畢業一樣出來給老闆打工,何況是大專呢?大專的門檻比大學本科低很多,有些大專的要求真低到,只要交了錢,你就可以去唸,給人感覺很low。這也是成為你說的歧視的一大原因。拿我自己來說把,我之前就是上了一個只要交錢就可以唸的大專,一年以後我退學了,因為學不到東西。

之所以會覺得歧視大專生,是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大專生的生活狀態是:吃喝玩樂,沒有上進心,家境好一點的就準備啃老或者靠關係,家境差的一部分很上進求出路,另一部分就開始各種懷疑人生又不作出任何改變。 而往往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們總喜歡放大不好的事情,不去放大好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大專生沒什麼用?網友:本科也只能打工!

網友四:

其實真的有部分學歷高的,會歧視學歷低的。就像重點看不起一本,一本看不起二本,依次往下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帶有一種自我的優越感。現在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特別歧視大專生,可能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就是覺得大專的門檻太低,感覺想上大專的差不多都能上,而且上了之後覺得沒啥用。甚至有些人認為大專生不算大學生的範圍,當然這樣就顯得過激了。

其二就是,現在大學生實在是太多了,一本二本都能隨手抓一大把,在社會上如果單純靠大專學歷,自然是沒有什麼優勢。甚至可以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大專的學歷可能相當於現在來看高中的學歷。

而且,還有一個社會現象是,學歷有時候往往是敲門磚。很多人或許會說學歷不重要,不過有時候硬性規定卻不管那麼多,本科碩士就是一個門檻,過不了這個門檻,簡歷都不讓投。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大專生沒什麼用?網友:本科也只能打工!

網友五:

有一部分人的確是抱有這樣的觀點,大專學歷不如本科學歷,這個是一個事實,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大專生未必就會輸給本科生,因為大家的專業課學的都差不多。

空洞的呼籲公平,是沒有什麼作用的,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讓整個社會都平視這個問題。但是個人是可以改變的。要麼就去專升本,提升自己的學歷,要麼就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

客觀的來說,上大專的確是在學歷上輸了,要麼是自己當初不夠努力,要麼就是自己偏科吧,總之,這也是證明了當初的一個成績。我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同時把學歷也提升上去,這是最好的反擊。

網友六:

高校之前有一個歧視機制: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專科。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為什麼歧視大專生嗎?因為他們也只能看不起大專生。就像父輩那一代看不起90後,覺得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是最後21世紀還不是90後在奮鬥工作,撐起來的。誠然有一些專科就是混時間,但是有一部分學校確實不錯,大學生好像今天就很努力一樣,我們班不一樣睡覺玩手機嗎?有一個視報道是一個投簡歷狂魔最後還是不能被錄取的,人力資源總監說非985、211我們一般不看你的簡歷,難道不是歧視普通一本,二本的,不要說只有那一家公司,事實上有很多公司都這樣。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大專生沒什麼用?網友:本科也只能打工!

切記:

不管你什麼學歷,假如你想去有外國人、留學生的英語角,看上圖右下角水印,找到它,裡面會印度腔、倫敦腔、美音的人都有,小編等你來一起聊天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