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企業想要面子和裡子,就先要給用戶面子和裡子

企業想要面子和裡子,就先要給用戶面子和裡子

有兩隻老鼠,一隻居住在圖書館裡,另一隻居住在糧倉裡,有一天它們兩個相遇了。

圖書館裡的老鼠擺出一副學者的架子,傲氣十足地對糧倉裡的老鼠說:“可憐的傢伙,為了填飽肚子,你們甘願住在乾燥、憋悶的穀倉裡,那裡除了稻穀之外什麼也沒有。可想而知,只有物質滿足、缺乏精神享受的生活該有多麼乏味啊,圖書館裡是那麼安靜,古今中外,經史子集,我都能見到。”

“這麼說,您一定是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了?”糧倉裡的老鼠羨慕地問道。圖書館裡的老鼠說:“那當然,每本書的一字一句我都要細細咀嚼,一頁頁裝進肚子裡。”

“這太好了,我正有一事需要請您這樣知識淵博的老兄幫忙。” 說完,糧倉的老鼠把圖書館的老鼠帶到一座糧倉裡,指著牆角的一個瓶子說:“您認得字,能幫我瞧瞧這標籤上寫的是‘香麻油’還是‘滅鼠藥’嗎?”

糧倉裡的老鼠殷勤地盯著圖書館裡的老鼠,但它並不知道這隻自稱知識淵博的老鼠,其實根本就不認識字。

看見標籤上三個黑糊糊的大字,是“香麻油”還是“滅鼠藥”呢?圖書館的老鼠十分尷尬,就在它進退兩難之時,有一股香油味從瓶口飄出。於是,它憑直覺猜測:“這是香麻油。”

“真的?您看清楚了嗎?”糧倉裡的老鼠遲疑地問著。

“沒錯,不信,我先喝給你看。”為證明自己博學多才,同時也為一飽口福,圖書館的老鼠扳倒瓶子喝起來,誰知才喝了幾口,就渾身抽搐,不久便四腿一蹬,死了。

後來,過了許久,糧倉的老鼠才知道,瓶子上寫的分明是“滅鼠藥”。

因此,不難看出,只有有了裡子才能有面子,圖書館的老鼠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為爭一時的面子,竟然害得自己喪命。假如它不裝模作樣,坦言自己不認識字,也許它現在正在圖書館裡勤學苦讀,沒準將來真能成為一隻博學多才的老鼠,從而受到越來越多老鼠的追捧。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道理大家都懂,為圖一時之快,最後像這隻老鼠一樣自受其害。但就算明知代價如此慘重,卻依然有人更在乎面子,為什麼?

在營銷學中有一個術語叫“虛榮效應”,是指消費者渴望擁有隻有少數人才能享用或獨一無二的商品,並因“幾乎沒有人擁有與我一樣的東西”這一事實而獲得特權、地位和排他性等精神享受。

也就是說,為了面子而“消費”可以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人本來就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而一個人的總效用水平來自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兩個方面,“面子”屬於是精神產品,有了面子,也就直接增加了一個人的精神收益,從而增加了一個人的生活總效用水平。

企業想要面子和裡子,就先要給用戶面子和裡子

除了滿足精神需求外,“面子”也會間接產生經濟價值。“面子”已經不僅僅侷限在體現個人尊貴和身份的層面,它更是一個人的品牌和形象,和一般人相比,人們更樂於和有面子的人打交道以及進行各種交易。

在這種情況下,有面子的人就比一般人有著更多的謀利機會,並且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也較大。所以,從長遠看,面子本身也具有一定潛在的經濟價值。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裡有一句話:“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過度追求“面子”帶來的精神收益,或許並不足以支撐你支付其代價,打腫臉充胖子就是同樣的道理。

而適度的“面子”消費還是可以有的,但“面子”只是表象,如果真想保持持續的效用收益,還是得更注重“裡子”的投入。

對於我們企業家而言更是如此,想要一直有面子,就不能少了裡子,曉芳2018全新音頻,七大課程,從領導學到金融學,從博弈論到營銷學,全方位為你打造一個優秀企業家必須具備的關鍵內容,從商業本質出發,教你各種思維模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思維模型來解決企業的種種問題,讓你既有面子,也有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