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一名军转干部转业后明白的几件事,句句在理!

一名军转干部转业后明白的几件事,句句在理!

每个军转干部,在转业后都会有一段痛苦、焦灼、迷茫的时期。这段时期,或长或短,感受或深或浅。可是在痛苦和迷茫之后,我觉得自己比从前更加理解生活、更深认识人生。比如,下面我要和诸位分享的这几件事,就是转业之后的发现。

空白也是一种色彩

转业待安置的时期,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熟悉的圈子,也没有太多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生的一段空白。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爱人和孩子一大清早就上班上学走了,留下我一个人一整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后来,慢慢发现,这段空白,其实也是一段珍贵的时光。因为,利用这段时光,可以做许多从前想做没有时间做的事,可以静下心来读一些从前没有来得及读的书,也可以去一些从前没有时间去的地方,还可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画画的高手总是非常重视留白,他们认为那些空白的地方是一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决定了画作的优劣和成败。

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些没有空白的生命,永远都不会有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也是一门留白的艺术。

活法并不止一种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周围的人大多过着相似的生活,每天宿舍、办公室和训练场三点一线,每年都是开训、考核、休整周而复始,每个人的职务都是等着三年或四年一调整。

回到地方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种活法。有的在机关朝九晚五,有的在企业天南海北,有的做着生意忙忙碌碌,有的赋闲在家轻轻松松……

转业后,我慢慢发现,在人生的道路上,干什么工作、过什么日子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过得舒心就行。

人与人之间无需比较

转业安置之所以令人焦灼,并不是没有单位可以去,而是因为大家认为有所谓的“好单位”“ 差单位”。同样是转业干部,为什么他能去那个好单位、而你就只能选相对“差”一点的单位?就是这种心理上的不甘心和不平衡在折磨着你。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一棵树的话,就会发现,树上的每一片叶子看起来都是相似的,但实际上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有的长一点,有的宽一点,有的绿一点,有的黄一点。这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就我个人的转业安置经验来说,不盲目随大流挤热门,而是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才是最恰当的选岗“打开方式”。

一名军转干部转业后明白的几件事,句句在理!

脾气不能大过能力

很多地方的朋友,都说当过军人的人往往脾气比较暴躁。客观来说,军营的环境和作风,确实容易催生“暴脾气”。到地方后,这种作风一定要转变。

曾国藩曾经把身边的人分为四等,他说,第一等的人是有本事没脾气,第二等的人是有本事有脾气,第三等的人是没本事没脾气,第四等的人是没本事有脾气。按此分类,肯定大家都讨厌第四等的人。因此,作为转业干部,我们更要注意,常有自知之明,不要乱发脾气,那样只会让人笑话。

学会玩也很重要

和地方的人比起来,转业干部通常在“玩”上面要差一点。这个“玩”不是指打麻将、K歌之类的,而是指那些终身有益的嗜好。

待安置期间,我才发现原来学会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乐器、书法、跑步、游泳、摄影、骑行……每一样兴趣爱好,不仅能增添个人魅力,还能帮助你找到新的朋友,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想想如果到退休的那一天,你还是没有培养出一样自己的嗜好,那么人生是不是真的太无趣了呢?

“孤独”是人生的奖赏

确定转业后,有不少转业干部是静不下来的。在待安置这段时间里,就像只无头苍蝇,不是整天抱着手机,就是四处找人打牌喝酒。我觉得这是对这段难得时光的极大浪费。

无论是身处军营还是社会,我们都仿佛踏在一条“名利”的不归路上。这条路一直往前,没有休息站,没有回转站,没有终点站。在这条路上,我们的心不断地累积忙碌和钻营的灰尘,不知不觉中厚厚地蒙住我们的心灵。

唯一可以除尘的时刻, 就是那些孤独静处的时刻。待安置期,难道不是人生对我们的“奖赏”吗?

带着温情与敬意迎接现实

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过,对自己的历史有所知的人,必然会有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在转业的过程中,不少转业干部都尝到了冷暖,感到了艰辛。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怎样,愿望有没有实现,都让我们带着温情与敬意去迎接吧。

对于历史怀有“温情”是因为,你看到了前人的伤痛之处;保持“敬意”是因为,你懂得了前人的艰辛之处。对于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不完美甚至是不公平,我们也不妨以多一点的温情和敬意去理解。

对现实怀有“温情”是因为,这是一个阵痛的时代;对现实保持“敬意”是因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转业不易,祝所有转业干部好运!

退役找工作,上81联聘。如果有任何关于退伍军人相关问题,关注【81联聘】公众号或在在文末留言,聘姐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