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田漢,1898年3月12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東鄉茅坪田家塅一戶貧農家庭。乳名:和兒,學名:壽昌,筆名:田漢。他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早年留學日本時曾自署為“中國未來的易卜生”,又被譽為“當代關漢卿”。

田漢也是我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為我國的電影創作開了許多先例,如為電影插入大量音樂作為插曲和片頭曲片尾曲,田漢為這些曲子寫詞,其中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了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是田漢,作曲是聶耳。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田漢和聶耳)

田漢的一生愛情經歷極其豐富,共有四位愛人。第一位愛人是他舅父易梅臣的女兒易漱渝。

易漱渝(1903—1925)是田漢的表妹,活潑純真。田漢與她從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但田漢家境貧寒,卻無能力提親。田漢6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帶著他們兄妹3人艱難求生。

田漢自小聰慧,很得舅父易梅臣的喜愛。易梅臣把田漢當成兒子一樣看待,並想把女兒許配給田漢,親上加親。可是易漱渝的母親卻堅決反對與田家結親,原因很簡單,田家太窮了,連田漢的學費都是易家資助的,怎麼能指望獨生女將來在田家獲得幸福呢?

易梅臣為了避免女兒的婚事橫生枝節,他親自為兩個孩子謀劃設計,拿出家裡的積蓄給田漢,讓他帶上女兒一起私奔去日本留學。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左三為田漢)

在日本很長一段時間兩人之間彼此仍保持純潔的兄妹關係。好友郁達夫時常開田漢的玩笑,說他這是“睡在未婚妻身邊讀聖賢書”。

家族的突然變故,促使了田漢與易漱渝的迅速結合。舅父易梅臣因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被軍閥趙恆惕殺害。噩耗傳來,兩個年輕人抱頭痛哭,他們彼此撫慰、彼此相依。1920年底,田漢與易漱渝在日本正式結婚,他們相愛至深,使田漢的話劇創作進入了豐收期,如《鄉愁》和《咖啡店之一夜》等。

1922年,田漢與易漱渝回到上海。不幸的是,易漱瑜的身體每況愈下,最後一病不起。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田漢在桂林)

1925年1月,易漱渝合上眼睛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哥,你不規則的性格,丟下你,我不放心,讓黃大琳嫁給你吧,她是我最好的好朋友……”

遵妻子的遺囑,田漢於1927年2月19日續娶易漱瑜的同窗好友黃大琳。由於雙方誌趣相異,又加上感情上的相互猜疑,遂於1929年11月分手。兩人在《良友》畫報和《南國月刊》分別發表了離婚合影,然後田漢用自己的稿費資助黃大琳到日本留學。

在田、黃婚戀期間,出現了一位在南洋教書的女性林維中。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林維中)

林維中,她蘇州人,因為逃避包辦婚姻,她從蘇州偷偷乘船到上海,再由上海赴印尼華僑學校當教員。

1925年,林維中讀到田漢的散文,尤其在讀到田漢為易漱瑜病故所作的《悼亡妻詩十首》之後,被字裡行間那哀痛深摯的情感所深深打動,她不僅對田漢的身世產生了同情,而且對田漢的才華更是十分仰慕。於是,她情不自禁地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遠在上海的田漢,向他傾吐心聲,表達其愛慕之情。兩人鴻雁傳書來往不斷,日久情深。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安娥)

此時田漢的身邊又出現了一個奇女子安娥。

安娥是一名熱情似火的革命女性。1926年底,安娥被中共黨組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鄭家康的引導下走上了紅色特工生涯。1929年,年僅24歲的安娥學成歸國,受中央特科負責人陳賡派遣,打入國民黨情報機構,擔任國民黨組織部調查科駐上海“中央特派員”楊登瀛的秘書,獲取了不少重要情報。由於情報工作的隱蔽性,除了少數研究者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安娥的這一重要人生經歷。

讓"安娥"這個名字家喻戶曉的是她作詞的三首歌曲:《漁光曲》、《賣報歌》、《打回老家去》。《漁光曲》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歌,參加莫斯科影展時獲得了榮譽獎。聶耳說,從此中國影片要配上一個插曲才能賣座,成為一個潮流。《賣報歌》朗朗上口,成人兒童都十分喜愛,原因之一是源自生活。比如“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等,就是根據一個女報童的建議由安娥添加的。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安娥)

1931年,因為顧順章的叛變楊登瀛被捕,安娥立刻退出了上海,從此跟黨組織失去了聯繫。此時,她結識了田漢,兩人培養出了感情。

這段感情並沒有好的結果。林維中此時來到上海,踐行她與田漢兩年前所訂下的婚約,在上海與田漢結婚。

田漢陷入了痛苦的愛情漩渦中,他面臨著愛情選擇上的彷徨之苦。間他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安娥悄悄離開了田漢。

安娥發現自己懷了田漢的孩子,但是她為了和田漢徹底決斷,隱瞞了懷孕的消息。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田漢和林維中)

林維中與田漢結婚後,很快就身懷六甲。在安娥的兒子出生兩個月後,林維中為田漢生下了一個女兒。生產時因為難產,飽受磨難,而忙碌的田漢卻不在她身邊,這使林維中不免生出幽怨。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安娥跟田漢在烽火歲月中重聚。這時,安娥已結束了跟作曲家任光(即《漁光曲》、《打回老家去》的作曲者)為期四年的婚姻。直到此時,田漢才知道,他跟安娥同居時所生的兒子並沒有夭折,而是由安娥的母親撫養,如今已滿6歲,不但已經長得很高,而且相貌酷似乃父。於是田漢和安娥的愛火重燃,在武漢的永貴裡再次開始了同居生活,名副其實地做了四年相濡以沫的“抗戰夫妻。”

《國歌》詞作者田漢:一生重情,一生多情,一生為情所累

(田漢和安娥)

1946年3月,田漢與林維中經過協議,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田漢與安娥,歷盡情感的波折和磨難最終走到了一起。從此,兩人攜手度過了20多年幸福的後半生。田漢1968年去世。1976年5月,安娥也離開人世。

田漢之子田申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父親這個人,成也在他太重情,敗也在他太重情。”這很能概括田漢一生。

(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