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植觉先生 潘锐:像植物一样静静成长

植觉先生 潘锐:像植物一样静静成长

到底该何去何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潘锐自己也找不到答案和方向。直到有一天,当他目光无意中触到桌角一盆随意种植的苔藓时,他烦躁杂乱的内心在那一刻突然安静了下来。

杭州西郊外桐坞村的一处古朴小院落,绿树环绕,竹门轻掩。推开虚掩的门,里面却别有洞天:高高低低的架子上,一盆盆形态各异的苔藓正安静而恣意生长着。院墙边,屋顶上,到处都是植物的绿色身影。一个身着布衣素服的年轻男子,却正拿着剪子给各色苔藓修剪着,那样投入,专注,忘记了时光,忘记了一切,他就像与所有绿植融为一体般。

而这个用一盆盆苔藓点缀时光,人称“植觉先生”的就是潘锐。

“植觉”先生的“苔藓直觉”

在成为“植觉先生”之前,潘锐的人生走过不少弯路。

潘锐生长在大山,从小与植物做伴。13岁那年,潘锐离开生养他的大山,外出打工养活自己。为了生活,他陆续做过焊铁匠,锅炉匠等多种工作,但都不稳定。

直到有一天,当潘锐看到一家花店的招聘广告上写着“月薪3000元包吃住”时,心动的他立马买了车票从深圳来到了杭州。

在杭州的花店,潘锐成长得非常快。生长在大山中的他似乎天生与植物有着某种无法言说的默契,经过他手的花束,总能比别人多出几份美感。再加上潘锐非常好学,没多久,潘锐就从学徒开始,一路上升到花店的花艺师,进而成了花店花艺总监。

这时候的潘锐,薪资也由当初的每月几千元变成了年薪几十万元,成为了人人羡慕的“金领”。随着职位的上升,工作的忙碌,潘锐却越来越不快乐。他从心底厌倦这种纯粹为了钱的工作。

潘锐尝试着一次次去调整自己,他买了机票天南海北地旅行,希望旅行可以让自己放松,进而找到对工作的兴趣和热爱。可惜的是,一次次的远行之后,他的心灵并没有变得轻松自由。

到底该何去何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潘锐自己也找不到答案和方向。直到有一天,当他目光无意中触到桌角一盆随意种植的苔藓时,他烦躁杂乱的内心在那一刻突然安静了下来。借由苔藓那浓重的绿,潘锐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也许自己可以尝试着种植苔藓,向苔藓学习,找回久违的自由和快乐。

于是,潘锐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走遍杭州郊外的各处大山,找来各种各样的苔藓研究种植。

从野生苔藓到苔藓盆景,让苔藓成为艺术品

但最开始的时候,潘锐种植苔藓却非常不顺利。从山里挖来的野生苔藓,刚移植过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没几天却开始枯萎。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潘锐百思不得其解。没办法,潘锐只好慢慢研究。他一次次从山里挖来苔藓,从湿度、温度各方面研究。

就这样,种了死,死了种,长达一年日夜不停的研究,潘锐终于掌握了种植苔藓的诀窍。这时候,他已经能种植出上百种苔藓了。而潘锐原本浮躁不安的心,在日复一日的种植和研究苔藓中,也变得日趋平和安宁。

多年花艺师工作带来的高超审美,让潘锐决定为每一盆苔藓都打造不同的造型,让其“鲜活”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走遍杭州的大街小巷,找来各种花盆和老物件,和苔藓搭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独特的苔藓盆景。

眼看着手里的苔藓盆景越来越多,潘锐便把自己制作种植的苔藓盆景拿去送给朋友们。意外的是,朋友们对潘锐制作的苔藓盆景欣赏不已,都说这样独特的苔藓盆景比花店里卖的花束,甚至是一些绿植盆景还要有意趣,更有欣赏价值。很多人都爱上了潘锐的苔藓盆景,不少人甚至还专门打听哪儿还有卖,还高价求购。

潘锐的一个好朋友就非常看好苔藓盆景,此外,他也非常欣赏潘锐像苔藓一般不争不抢,安静做好自己的那份执著劲。在朋友的大力邀约下,潘锐决定辞职出来种植苔藓。最终由朋友出资20万,潘锐在杭州外桐坞村租下一处小院,作为工作室。

刚开始决定辞职时,潘锐也曾经犹豫过。一边是高薪稳定的工作,一边是内心的深爱,他也曾有过迷茫纠结的时刻。但最终,潘锐决定应该趁着年轻拼一次,这样老了也才不会后悔。当时的他对着一无所有的空空小院,暗暗下定决定心对自己说,一定要像苔藓一样,默默努力,静静生长,终有一天发出属于自己的绿色光芒。

忠于“植觉”,做一辈子安静的苔藓

刚开始时,租来的小院一片败落,房屋破败得看不出颜色,屋顶则是漏水的。而院门口,原来的墙皮都脱落了,斑驳一片。没人帮忙,潘锐买来工具,一点一点慢慢收拾。

潘锐足足收拾了半个月,小院才有点像样。潘锐去旧货市场买来很多的货架,再把自己种的一盆盆苔藓放到架子上。爬山虎,凌霄,油麻,木香,迎春花,金银花,薄荷,迷迭香,薰衣草⋯⋯潘锐在小院四周洒下各种植物的种子,期待来年花开满院的样子。

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把时间都花在了苔藓种植上。地上种不下了,潘锐就把更多的苔藓搬到屋顶上去种。当各种绿色的藤蔓植物开始长出来,有的甚至开始开花结果,小院变得像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般幽静安宁。哪怕再炎热的夏天,一走进小院,都让人心里立刻清凉一片。

刚开始时,有人力劝潘锐,尽快把自己种出来的苔藓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才能盈利。说这种话的人越来越多,但潘锐都只是笑笑不说话。很多时候,他的目光都只是定格在那一盆盆小小的绿色苔藓上,看着它们努力向上,却不争不抢,安静做自我的样子,他的心里就无比地欣喜与快乐。

杭州各大古玩市场,旧物市场,郊外的每一处深山,都被潘锐跑了个遍。旧石器,古饰物,断木枝,被他拿来和一盆盆苔藓搭配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个有生命的物体般,自在,从容。

2014年底,潘锐准备充分的“植觉”小店正式在淘宝上线。太美了,简直是鬼斧神工的艺术品,植物系美学⋯⋯在收获了一大波赞美和惊人的成交量的同时,潘锐也得到了“植觉先生”的美誉。

很多人蜂拥至杭州郊外的“植觉”小院,不仅仅为了一睹那绿荫遍地,静谧安然的世外之所,更多的还是对潘锐本人的好奇。还有人因为喜爱潘锐的设计,不惜花几十万抢购潘锐的苔藓盆景,更有甚者,更主动提出要出资几百万几千万投资潘锐。

但潘锐还是固执地把所有的投资都拒绝了。来小院的人们,每一位他都当作朋友,除了一些他最爱的苔藓盆景,更多的时候他都以随心的价格卖给了那些喜欢苔藓的人。

他只愿把更多的时间和心力都花在苔藓种植上。就像他最开始的心情,像苔藓一样不争不抢,安静自然地生长,长成自己喜欢和想要的模样。

在潘锐看来,“植觉”二字是有深意的,“植”,代表了植物造景,“觉”,则表示视觉听觉还有触觉味觉。

他珍惜自己这份上天恩赐的与自然植物不言而喻顺利沟通的“直觉”,他愿意一辈子沉浸在自己与苔藓相通的“植觉”中,不受名利的浸染,安静地自在地活下去。

作者/刘燕

来源/青春与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