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邊城,劉鄧大軍由此拉開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的紀念碑,聳立在洪安鎮信合賓館前的廣場上.

碑文由重慶直轄市市長王鴻舉題寫。紀念碑高十餘米,造型獨特,為三稜形。三個面分別代表著接壤於此的一市兩省,整座碑體像一把雪亮的刺刀,直指雲霄,令人為之一震。

1949年10月,劉鄧大軍揮師向大西南挺進。11月6日下午5時,沿渝湘公路入渝的解放軍先頭部隊攻佔洪安,與從川北入境的賀龍部隊遙相呼應,拉開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因原渝湘大橋被敵人燒燬,解放軍在兩岸百姓的協助下,在拉拉渡碼頭用8只可以拖帶小船的“娘娘船”,裝成兩艘簡易渡船,載送二野三兵團及三十六師一〇六團渡入洪安。隨後,他們在清水江上架設浮橋,使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的向秀山挺進。

11月7日,秀山縣城得到解放。11月31日,劉鄧首長進駐洪安,駐紮在拉拉渡碼頭邊街口處的復興銀行內。復興銀行解放後被改為中國農業銀行在洪安鎮的營業所,門楣上面“中國農業銀行”幾個大字至今仍醒目清晰。

整座樓房一樓一底,正面的牆上寫滿了毛主席語錄,門楣上方有一個大大的五角星,在這裡放射出紅色的光芒。

當晚,司令部用汽油機發電,把整個洪安古鎮照得通明,給洪安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光明。劉鄧首長就是在這裡小樓挑燈,渡口立馬,指揮著大軍繼續向大西南挺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