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真的會像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的那樣,在8月轟炸伊朗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美國即將攻打伊朗的勁爆消息,通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出來,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就算是真的要對伊朗動武,恐怕在戰前也是美國的最高軍事機密吧!因為兵法雲,出奇制勝。美國人可是從戰爭中一路走過來的,難道不懂最起碼的兵法?



果不其然,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於7月27日就說,澳大利亞媒體日前稱美國正準備轟炸伊朗核設施的報道“純屬虛構”。不過,馬蒂斯的快速闢謠,也同樣有一種“欲蓋彌彰”之嫌。

現在看來,美國防長馬蒂斯這是給了澳大利亞媒體一記“響亮耳光”!無論美國對伊朗動武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澳大利亞媒體都有點操之過急啊……雖說媒體是搶新聞的,可也得看該不該說,何況事關重大呢!


其實,就在澳大利亞媒體曝光這一消息後,其國總理特恩布爾就已經回應說,不相信美國準備對伊朗動武,認為有關報道只屬猜測。估計他本人也被本國媒體驚出一身冷汗哈……如果美國真的與澳大利亞高層通了氣,要動武的。那還了得,這樣的盟友豈不是成了“豬隊友”嘛!

不管怎樣,近期美國與伊朗高層更是不斷升級口水戰,互相警告對方不要挑起戰爭。其中特朗普連發幾推,警告伊朗永遠不要再威脅美國,否則將會遭受前所未有的後果,並讓其“小心點”!而伊朗總統魯哈尼更是憤怒回應,與伊朗的戰爭是一切戰爭之源,並警告特朗普說“切勿玩弄獅子的尾巴”。



相信美國是有此打算的,但並非澳大利亞媒體說的那樣。眾所周知,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目前在美國一再威脅下已經上下同欲,凝聚起了強大的民心,這一點與當年一盤散沙的伊拉克完全不同。另外,伊朗控制著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水上要道,即霍爾木茲海峽,它也是全球海上石油運輸的一條戰略通道,佔據全球海運石油出口的30%以上。現如今,伊朗也已在霍爾木茲海峽沿岸豎起了上百枚導彈嚴陣以待。與此同時,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可以向美國重要盟友以色列狂下“導彈雨”。因此,美國是不會輕啟戰端的。


東震木


攻打伊郎,美國發不了財還要賠本,商人味十足的特朗普決不會幹這種虧本的買賣。

伊郎是中東大國強國,政教合一適合伊郎國情,有比較成熟的體制和法規。軍事上有一千多枚不同型號的導彈,有強大的海軍扼守地球通道海峽。美國前幾任總統都曾動過軍事打擊伊郎的念頭但都胎死腹中。因為伊郎不同於伊拉克敘利亞和中東任何一個國家。小打解決不了問題,大打又拖不起本錢不夠。如一旦開火,最倒黴的是以色列。以色列雖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國土小經不起炮彈傾池。攻打伊郎首先以色列不會同意。小打小鬧是可能的,沒有瘋子不會大打。能用戰爭解決問題,決不會拖了幾十年還未見炮聲。

真要攻打伊郎,美國會在政治上軍事上輸的很慘。伊郎是俄羅斯一面安全屏幛。俄羅斯不會不管,軍事上會大力支持伊郎,而且牽扯到奧盟大多數國家利益。整個世界會重新組合,出現新的反美統一戰線,美國承擔不了這種巨大損失。

特朗普算帳,以他的性格和作風,首先算的是經濟帳,入不敷出的買賣他是絕不會幹的。

澳大利亞媒體爆出美英澳三國8月攻打伊郎的消息,是地球上“口水仗”的漣漪,沒人相信。消息傳出後,美國和澳大利亞很快作了否定。

特朗普上臺後首先否定了與伊郎的核協議,對伊郎經濟制裁。但伊郎不服軟,鬧了一年多,特朗普沒取的任何成效,反導傳統盟友離心離德。從現在架勢看,最後服軟很可能是特朗普。特朗普如何找臺階下,看下一埸戲的角本。

“口水仗”還的繼續,嘴硬解決不了問題。問題最後還的坐下在卓上解決。世界不是美國一家的世界,經濟制裁軍事施壓的老套路,對付弱小國家能起作用,對付伊郎只會引起更強烈反抗。


情歡江川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軍事打擊是最後不得已要用的手段。


對美國的戰爭行為認識目前又走入了兩個極端:一是認為美國想打誰就打誰,戰爭就跟玩兒似地;二是認為美國昨天“嚇尿”了、今天“認慫”了的標題黨橫行,類似於業餘拳手找泰森的自我刷存在感。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相信這句人類歷史閃耀兩千餘年的中國古代兵聖孫子的金玉良言,美國人早已是奉若圭皋感同身受。

關於美國會同英澳八月開打伊朗的傳言大致不會成真,但也絕非空穴來風。

美國目前針對伊朗的策略:首先是制裁先導,綜合施策。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就是經濟打壓的釜底抽薪,看看世界多個大公司紛紛從伊朗的抽身而退,再看看印度、日本轉頭沙特、科威特、阿聯酋的油氣採購,美伊口水戰的逐步升級,由此可見美國的施壓效果顯著。其次是阿拉伯版中東“北約”的謀劃啟動。以海灣六國再加上埃及、約旦,美國借力打力的戰略日漸成熟,制衡中東、圍堵伊朗的大網呼之欲出。眼下伊朗在敘利亞飽受以色列的狂轟濫炸,也門戰事的久拖不決,建構“什葉派之弧”的耗子巨大,都已讓伊朗失血多多難以承受,孤立之苦日漸加深。再次是美國的高壓連連以拖帶變。這不,伊朗自2017年末歲首的反政府騷亂後,近來接連有民眾罷市發生。更可怕的是,沉寂多年的伊朗庫爾德武裝突然攻城略地,這給外患巨大的伊朗又舔內憂。


八月轟炸伊朗的傳言恐怕更多的是激變伊朗民心士氣,以達到美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戰”效果。

如此節奏,美國何樂而不為?


今古達觀


第一,這個報道是假消息。如果報道屬實的話,這東西早就成了各大網站的頭版頭條了。

第二 如果真要偷襲核反應堆的話,不可能這麼的囂張,而是應當應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第三點伊朗對於澳大利亞這種,反應強烈,聲稱要報復澳大利亞


第四點。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趕緊出來澄清此事,說並沒有此事,再說澳大利亞,那是嫌命長了呀。。。。

第五點澳大利亞軍事實力不怎麼滴。伊朗報復不了美國還報復不了澳大利亞嗎?

第六,襲擊核反應堆可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兒。對以色列幹過外科手術一樣的事兒。精準打擊一擊致命,但是你們是不是忘了,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世界各國越來越反感對,反應堆,正義和形式的打擊,胡塞武裝曾經襲擊過沙特的核反應堆,直接導致沙特加大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力度。

法國的環保組織也打過法國的反應堆,法國政府也沒有那麼閒的感慨,這又是掀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如果造成核洩漏的話,那麼這算誰的?

美國是拍拍屁股走了,中東各國呢。伊朗的反應堆可不是在沿海扔的。

第六核反應堆被攻擊等於,發動核武襲擊,美國應當不會這麼,愚蠢


嘯鷹評


我分析美國不會輕易攻打伊朗,因為美國推翻伊朗政權會損害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伊朗的存在對美國是有好處的。



1.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美國計劃聯合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組成聯軍,準備最早在2018年8月份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很多朋友都會說美國和伊朗將要發生戰爭了,中東地區的安全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而我個人分析美國不會輕易攻打伊朗,除非特朗普瘋了。因為伊朗是中東地區的軍事大國,伊朗也是俄羅斯的盟友,伊朗北部與俄羅斯隔裡海相望。伊朗又靠近中亞地區,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那麼就會引發中東和中亞地區的局勢進一步混亂。如果美國真的推翻了伊朗政權,那麼美國下一個要干涉的地區一定會是中亞地區。中亞五國都信仰伊斯蘭教,而俄羅斯國內也有2000萬穆斯林。如果中亞地區一亂那麼就會引發俄羅斯國內發生混亂,到那時會刺激車臣地區的伊斯蘭民眾爆發獨立運動。所以俄羅斯一定會阻止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



2.美國從1979年起就對伊朗進行了長達29年的經濟制裁、政治孤立和軍事威懾。美國是全球第一軍事大國和經濟大國,美國擁有推翻伊朗政權的軍事能力。可是29年來美國經常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卻沒有推翻伊朗政府。主要原因是美國並不希望真正推翻伊朗政權,因為伊朗與沙特、以色列這些美國的盟國處於敵對狀態。美國希望用伊朗來牽制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如果伊朗被美國推翻了,那麼伊朗就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和利比亞,伊朗將永無翻身之日。到時候中東地區的土耳其、以色列、沙特等國就會因為失去伊朗的牽制而逐步在中東地區做大做強。而美國害怕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情況出現,所以美國並不願意推翻伊朗政權。中東地區最希望顛覆伊朗政權的國家就是以色列和沙特。而特朗普需要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因此他希望在美國國內得到猶太財團的支持。所以特朗普上臺後承認了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且退出了伊朗核協議。特朗普一系列針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其實是為了迎合和討好美國國內的猶太財團。



3.此外如果伊朗政權被推翻了,那麼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將會失去一個潛在的敵人。因此這些中東國家將會減少進口美國的軍火,這會導致美國的軍火商收入下降,也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此美國說要對伊朗發動戰爭只是放狠話,目的還是希望通過制裁和打壓伊朗來逼迫伊朗向美國屈服。另外伊朗擁有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如果美國真的進攻伊朗,那麼伊朗一定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會導致很多中東國家的石油出口受阻,也不符合美國和中東國家的經濟利益。所以我分析美國不會輕易對伊朗動武。


香堂風子


根據澳媒的報道,美方要與英、澳兩國在8月對伊朗實施轟炸。英國和澳大利亞也將參與其中,雖然並不是直接加入,但是英方為其截獲情報,而澳方則為其提供戰場輔助,而美國就是直接實施轟炸了。雖然美伊兩方矛盾一直熱化,但是是否真的會像報道所說8月份就會直接轟炸還有待考量,但是當澳媒剛放出這個消息時,美方國防部長於7月27日回應,澳大利亞媒體的報道並不是真的,全是捏造的。同時澳大利亞的總理也對此進行了回應,認為純屬猜測。

而在之前,美國找藉口出動了“杜魯門”號,駕駛它前往了中東地區。其上還搭載有60架左右的FA-18戰鬥攻擊機,這是一種對地對空的全天候艦載機,它更注重平衡並且具有優秀的電子處理系統。另外它還搭載有數架EA=6B徘徊者以及E-2C預警機,大大增強了其偵查能力。此外還有巡洋艦、導彈驅逐艦、攻擊型核潛艇等。

而伊方表示根本不畏懼美方的威脅,據說它已經在霍爾木茲處部署了大量的導彈就等著美軍開戰了,並且其聲稱如果開戰,對方一定會後悔的。要知道伊朗國內含有近有千枚“流星”系列的中近程彈道導彈,而它們的射程覆蓋從700公里到將近2000公里。另外還有其研製的泥石-2型導彈,它的射程則覆蓋達到了2000公里,美國在中東的大部分軍事基地都在其覆蓋範圍。另外相比於美國的地勢,伊朗大部分地勢在於複雜的山地和高原,配合上導彈,讓其有足夠的自信了。


紫龍防務觀察


咬人的狗不叫,既然說出來了,那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了。

參考歷史上的轟炸核設施事件,即1981年,以色列轟炸伊拉克核設施的“巴比倫行動”,以空軍14架飛機,採用超低空機動的形式,沿著沙特、約旦邊境飛行,以躲避防空雷達,經1個半小時抵達目的地,投擲16枚炸彈摧毀了伊拉克核設施。



巴比倫行動之前是嚴格保密的,知情人只有以色列內閣總理和指揮人員,飛行員也僅僅是在行動前一天才得知行動目標。嚴格的保密措施麻痺了伊拉克的神經,才讓襲擊成功。事後按照伊拉克預估,需要五年時間才能恢復原樣。



嚴格的保密是突襲成功的關鍵。無論是以色列還是美國突襲核設施,本質上都是拿小股部隊當刺客用,如果對方知情,調動部隊做重點防護,無論多強的特種兵,都難以成功。用一句話來形容突襲行動就是“我悄悄的來,正如我悄悄的走,我揮一揮匕首,不留一個活口”。



典型的如索馬里行動,美軍特種兵部隊“遊騎兵”的小部隊,突襲索馬里摩加迪沙,抓捕索馬里的兩名高級將領,行動中未切斷抓捕目標與外界聯繫,導致大批索馬里民兵前來增援,美軍陷入包圍之勢,遭遇很大損失,此事件被改編成電影《黑鷹墜落》。



索馬里之戰說明一個問題,無論再精銳的小部隊,執行突襲任務沒有嚴格保密,遭遇對方大部隊,是很難完成任務的,畢竟雙拳難敵四手。

假如美軍真心想襲擊伊朗核設施,從戰術上講,需要和伊朗緩和關係,以麻痺伊朗軍隊的防備之心,再找一個合適的時間,一擊中的,這樣的成功率更高。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在突襲珍珠港之前,和美談判中以妥協削減美國的防備。



在報紙上宣稱要突襲,這是在提醒對方加強防備而已,就算執行也很難成功。而且一旦突襲失敗,伊朗勢必會在核設施周圍加強防禦,再次突襲更難成功。



從消息來源來看,是澳大利亞報紙捅出的消息。這個消息究竟是美國官方有意洩露還是無意洩露,如果是有意洩露,這是威脅伊朗,但不是真要突襲。

如果是無意洩露,說明美國真有打算突襲。但是消息已經走漏,突襲就不可能了。這樣澳大利亞報紙就是洩露了美國絕密信息,美軍心裡可能有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我是采薇,為您深度解讀歷史和國際關係,歡迎關注。



野望史今


“美國將要空襲伊朗”這個說法實為虛假消息,美國並不會空襲伊朗。

此報道來源於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該媒體在沒有通知澳政府的情況下,擅自表態說,美國8月份將對伊朗發動空襲,澳大利亞將全力配合。媒體的這種表態十分不負責任,已經給澳大利亞造成了外交上的困擾,伊朗對此報道反彈十分強烈,表示將給澳大利亞顏色看看。於是,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趕緊出來澄清此事,說並沒有此事,即便美國要打伊朗,澳大利亞也不會直接採取軍事行動,而是給予情報幫助。澳大利亞政府也緊急開會以討論如何阻止媒體亂髮言論。

這次烏龍事件其實是美國和伊朗嘴仗的延續,伊朗與美國之間火藥味越來越濃,最近在推特上頻發嘴仗。而其他國家的一些媒體也是秉著熱鬧不怕事大的原則看好戲,甚至有推波助瀾的行為也在所難免。實際上,別看美國和伊朗現在鬧得不可開交,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這麼說,如果美國想打伊朗早就動手了,不必如此大費周折。美國退出伊核協定,恢復對伊朗的制裁,經濟上孤立伊朗其實就是為了削弱伊朗以及煽動伊朗內部動亂。美國現在很聰明瞭,不會輕易挑起戰爭,它要想搞垮一個政府,用兵是下下策,利用經濟外交手段制裁孤立削弱對方,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有可能的做法。

鑑於伊拉克戰爭的教訓,美國不會輕易使自己陷入戰爭的泥潭。目前不是動武的時候,美國將會繼續加大對伊朗的制裁以破壞伊朗的經濟,煽動伊朗的社會矛盾以動搖其根基,這才是美國最擅長的做法。從今年5月退出伊核協定以來到現在的口誅筆伐,都是在做這件事。

但是,伊朗不同於伊拉克利比亞之流,它有俄羅斯的幫助,有敘利亞、伊拉克等一干兄弟,其政教合一的政權凝聚力也非常強,美國想要通過制裁來搞垮伊朗政府難道非常大。


萌叔觀世界


澳大利亞人太有想象力了,真以為自己是什麼大國嗎?就近欺負東帝汶或帕勞這樣的太平洋小國也就罷了。如果美國想要打伊朗,怎麼會請求你去幫忙?

伊朗核設施在哪裡早已經不是秘密了。首先,國際原子能機構就定期對其進行檢查,監測設備還在。其次,以色列偷取大量伊朗核情報並公之於眾,裡面就有核設施位置、建築情況和地理座標,甚至哪有大門和窗戶都知道,怎麼會輪上你澳大利亞瞎嚷嚷。最後,美國的偵查能力會比你差嗎?如果真想打,怎會坐等你來提供情報?即使你提供了,人家也未必看得上。

不過,看到你把英國也拉進這個虛擬的戰爭場面裡,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因為你們這個組合在斯諾登解密的稜鏡門裡就有提到。你們在美國'指揮下監聽全球通信網絡,不僅監視你們的敵人,甚至連日本首相和德國總理都不在話下。你們是那麼瘋狂,整個地球都很難把你們的野心裝下。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時,你就很高興,因為嗅到了戰爭的味道,終於有機會活動一下筋骨了。也難怪,天天守著袋鼠和鴕鳥確實悶得慌。

在美國猶豫是否打伊朗時,你謊報軍情,挑起事端,就像是一個催生婆,總想看到血光。你像惡魔一樣想要看到四處有戰亂,你想趁機喝幾口血解解饑荒。

你的陰險我們早已領教過,在礦石貿易上你們就曾經做足了文章,就曾攫取過超高利潤,更可氣的是你們得了便宜還賣乖還罵娘。現在好了,你的礦石堆滿了港口貨場,無論叫爹叫娘,我們這裡已經沒有你們想要的市場。所以你們開始叫囂威脅論,開始磨刀霍霍亮刀槍。東亞搗亂還不過癮,就想著、盼著讓中東也能血洗一場。但美國豈是你能'指揮的?伊朗豈是你們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的傭人或廚娘?

這下好了,狂話還沒有繞樑三日,就沒美國戳破了氣球,你威武的澳大利亞的臉往哪兒放?

收收心吧,不要總想當鬼魅魍魎。

當個人多好,去大堡礁曬會兒太陽。




新文化街男孩


美國和北約盟友在軍事打擊伊朗的問題上,從來不缺少計劃和外交口水,缺少的是決心和勇氣。對於老美來說,經歷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之後,在經濟基礎和支持能力上,還有與伊朗這個更強的對手搞軍事攤牌的底氣嗎?

馬上就進入八月份,即便老美轟炸伊朗的D日是八月的最後一天,那麼他和北約盟友的準備時間也不夠一個月了。這對於一場趨勢和後果不可控的戰爭顯然是不夠的,而且相差太遠。這一點請讀者對照美英兩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的提前準備措施和軍事調動部署密度就可以瞭解。跟重要的是,伊朗要比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更不好對付。

有人會說,美英採取外科手術式的轟炸行動,剪除伊朗境內的所有類似核設施的可疑目標,並不需要做太多準備。美國駐中東周邊基地的空軍或者戰略打擊司令部,可以利用重型戰鬥機和戰略轟炸機遂行任務。但事情真的會這麼簡單的話,老美幾任總統早就動手了,何必把機會留給特朗普。

應該說老美想對伊朗進行一次“先發制人”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並非難事。不過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要做兩說,畢竟現在伊朗的防空和反導預警以及反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老美最關心的是,一旦不能通過先發制人的手段制住伊朗,那麼伊朗接下來的反擊報復會讓中東美軍和沙特等周邊盟國感到多麼的痛苦。

當前伊朗的什葉派之弧戰略基本落實。美國敢於對伊朗開戰,伊朗的代價將是會是難以描述的慘痛。不過美國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也將是二戰後發動的所有區域戰爭中最不可承受的一場。伊朗有上千枚各種射程的導彈,並且通過介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反恐戰爭把軍事實力投射到以色列家門口。

澳大利亞是個主要以資源出口和農業、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國家,當然不會理解歐盟那些工業大國的能源痛處。估計除了英國和澳大利亞之外,不會再有幾個國家跟風了。另外,伊朗戰爭一旦爆發必然會成為歐盟與北約和美國分道揚鑣的戰略分水嶺,那麼北約也就徹底散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