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还记得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蒙达饰演的宇航员被困火星,自制肥料种土豆、分解火箭燃料制造水养活自己的故事吗?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如今,这样的科幻设想或将因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实验而成为现实。

这个实验名叫“月宫365”,是一个多人次高闭合度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

名字听起来很复杂,简单来说,“月宫365”研究的是人类在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中,依靠“生物再生”实现自给自足的可能性。

2017年5月10日,“月宫365”实验正式启动,来自北航在读研究生的8名志愿者分两组、三个班次交替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进行实验。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昨天,经过长达370天的实验,4位志愿者拿着亲手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微笑着走出“月宫一号”舱门,宣告“月宫365”实验正式结束。这也意味着,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圆满成功。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志愿者出舱

此次的出舱时间比原定的365天延迟了5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心理状态。

虽然与《火星救援》的情节类似,但总设计师刘红介绍说,“月宫一号”绝不是借用《火星救援》的想法,“我们的项目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

“月宫一号”坐落在北航大院南门附近一座彩钢板房内,是一个“冂”字型的密闭实验舱,内壁全部由304不锈钢无缝焊接而成。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它由1个综合舱、2个植物舱组成。综合舱包括居住间、人员交流和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昆虫间;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

“月宫一号”具有世界上第一个由植物—动物—水—微生物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生态系统。除电力供应外,舱内的物质,包括空气,都与外界全部隔绝。

用一句话来说,“月宫一号”是中国科学家在地面上建立的模拟月球环境的密闭循环基地。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2014年,“月宫一号”一期系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高闭合度集成实验(3人105天);2016年“月宫一号”完成升级和扩建,3个舱室达到总面积15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植物种植面积120平方米。

而这一次的“月宫365”实验,空气、水等全部在舱内循环,废弃物也由舱内自主处理,全舱闭合度达到98%以上,在全世界的类似实验中遥遥领先。

住进“月宫一号”,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首先面对的就是吃喝问题。比电影中的马特·达蒙幸运的是,志愿者们在实验舱内不仅能吃到土豆,还能吃到种植的黄瓜、草莓、小麦、大豆等30多个品种的农作物和蔬菜。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为了让实验者能有动物蛋白的摄入,项目团队还筛选出了最适合加入外太空生态系统的动物:黄粉虫。

黄粉虫对环境要求不苛刻,在28℃、70%湿度的环境里可以迅速成长,由卵长到可食用的2—3厘米幼虫只需50天。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图中黄粉虫为志愿者蛋白质摄入来源。

“其实吃虫子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不恶心。”志愿者刘慧说。每次食用前,志愿者会让黄粉虫饿一天,排空排泄物,之后磨成粉加在面粉里做馒头,或与菜一起炒熟,“就是蛋白质嘛!炒熟后香香脆脆的,很好吃”。

种菜、养虫子、做饭、完成实验、搞科研……“月宫一号”舱内的生活简单而充实。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图源:航天面面观

按照志愿者刘佃磊的介绍,大家每天的工作都是按照工作手册的安排进行的,每人每天都有不同的分工:

“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记录身体指标后开始洗漱、做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实验任务。快到中午时开始做午饭,午饭后午休一小时,下午继续实验任务。下午四点会有半个小时的茶歇,几个人坐在一起说一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讨论解决办法。五点半开始准备晚餐,晚餐后大家会处理一些没有完成的实验任务。”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远离了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也远离了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志愿者们在“月宫”中的生活质量还是相当有保证的。

因为舱内有大量植物,“月宫”里的空气清新无雾霾,负氧离子充足。吃着亲手种植的无公害绿色食物,喝着健康无污染的冷凝水,志愿者们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工作,作息十分规律。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看起来,“月宫”中志愿者的生活,可能比经常熬夜、吸霾、吃垃圾食品的我们健康多了。但整日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实验舱内,如何排解寂寞以及克服对于家人的思念,依然是志愿者们面临的问题。

为了丰富生活,大家安排了许多实验项目和业余生活,志愿者刘佃磊说:“晚上大家可以骑单车、看书、听英文广播、写毛笔字、玩飞镖、写论文、跟家人发微信等。”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志愿者刘慧在植物舱骑动感单车。

2017年的中秋,志愿者们把小麦磨成面粉,用蔬菜、水果自制了马铃薯月饼和胡萝卜月饼。而今年的2月15日除夕夜,志愿者们洗菜、和面、备馅,在封闭的“月宫”中吃上了年夜饭的饺子。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月宫”中的年夜饭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现实版《火星救援》上演,他们在“月球”上住了一整年!

志愿者在“月宫一号”中进行植物传粉工作。

未来,“月宫一号”团队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为未来应用于人类探测月球、火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助力。

对于将来的科研,刘红很有信心:“以终点为起点,我们仰望星空永不止步!”

作者:力力(本文参考观察者网、航空知识、中国新闻周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